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高郝小学赵才新

天津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毛巾生活化数学知识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高郝小学 赵才新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数学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更有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课堂中加入生活化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改变数学知识枯燥而又抽象的形象,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中,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无法使注意力始终投入课堂学习中,并且数学知识专业性较强,教材中包含很多复杂的知识点,小学生对于抽象性的理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理解困难,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经常出错,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环境中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一天比一天低。教师想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其数学成绩,就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多侧面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授课时要改变讲课方式,省略专业化的教学语言,将其转化为学生便于理解的生活用语,生活化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处于熟悉的环境中,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能更加轻松地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式时,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应用题设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10 以内加法”的含义:“XXX同学的生字作业完成得特别好,获得了五颗小红星,不过计算作业比生字作业完成得稍微差了一点,获得了三颗小红星,同学们知道他一共获得了几颗小红星吗?”小红星是教师给予学生的鼓励,因此学生对小红星十分敏感,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得出计算结果,有的同学靠数数的方法得出答案,有的同学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时候导入加法运算规则,通过讲解告诉学生如何列式、如何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生活化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其掌握教学重点,并且教师的课程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其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数学学习。

二、教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生活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需要教师仔细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与数学教学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增添生活化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其数学成绩。

例如,教师进行“统计与可能性”的课程教学时,可以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开场,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经过课前预习的同学会快速回答出“统计与可能性”,随后教师可以进行课程引导:“老师在给大家讲课之前,想让大家想一下,可能性是不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理解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例如,今天会下雪吗?下雪的可能性是多少?今天老师会不会临时决定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今天进行随堂测试的可能性有多大?”当教师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后,学生会对教师所说的内容进行探索,并且会结合之前所学的概率相关知识进行思考,这样教师对于可能性的教学难度就会降低,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轻松。教师进行生活问题设置,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是需要把握问题的层次,对于问题的提出要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提出的顺序不能颠倒,也要避免一步到位地提出问题,一步到位的问题模式只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第二点要注意问题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保证问题的提出能够被班级所有学生理解,能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避免教学出现局限,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并且问题的设计要符合现实生活,兼顾班级优差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就要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加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将教材知识和生活情境相融合,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并且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开展“认识图形”课堂教学时,可以将动画片融入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有一天,柯南、灰原和原太要参加自行车骑行比赛,但是赛方要求他们自行设计参赛自行车,柯南设计了圆形轱辘的自行车,灰原设计了三角形轱辘的自行车,元太设计了正方形轱辘的自行车,同学们觉得谁会获得比赛的胜利呢?为什么?”学生会积极地投入课程讨论中,仔细研究图形的特点,并且结合自身实践,对自行车设计可行性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更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将生活化情境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便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其数学成绩提升有着促进作用。

四、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共鸣

数学知识一直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会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并尝试着让学生试图帮助家长计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找到价值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以小学数学“数一数与乘法”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场景,假如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毛巾,一共买了2 条白毛巾,2 条粉毛巾,2 条蓝毛巾,每条毛巾售价均为5 元,那么请同学们帮助小明和小明妈妈算一下,他们买毛巾一共需要花多少钱?这种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以帮助别人的数学题目,会立刻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地投入算数题目中。

教师:有哪名同学帮助小明算出了答案?

学生甲:小明一共买了6 条毛巾,每条五元钱,那就是用6个5相加。

学生乙:小明一共买了6 条毛巾,每条五元钱,那就是用6×5=30。

教师:很好,两名学生回答得都对,但是学生乙的方法计算速度明显更快。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图形模式,将学生甲的解题方式进行表示,使学生对乘法的产生过程一目了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6个长方形代表毛巾,1个长方形又代表5元,因此在每个长方形下面画5个小圆形代表5元,那么6个长方形下面数一数共有30个小圆,因此用上面的长方形的总数6乘以下面的5个小圆,同样会得出数字30。这种形象直观且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会激发学生共鸣,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数学习题的解答。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在教育环节中增加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语言、设计教学问题以及创设教学情境入手,打造生活化数学课程,使数学课堂更加灵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其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其数学学习,为学生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毛巾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毛巾
同一条毛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推理:大毛巾,小毛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