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法课堂中的“多变、分层、整合、折射”

2020-01-09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淞江实验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3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法治道德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淞江实验小学 方 珮

一、多变,改变观念,让儿童思维多一点

根据当前的教育大纲,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建立起对国家、公民等宏观概念的认知,初步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以及严格的法治意识。这一要求的内容较为明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小学生应该掌握至何种深度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点出发,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立场和思维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有效地获取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较为典型的有关交通规则的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理论知识的灌输,效果势必较差。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好奇,对卡通形象有好感等特点和思维出发,将一个个交通知识、符号通过卡通形象的图片展示出来,将具体的交通规则通过动画等形式形象地表现在学生面前。如此,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二、分层,化难为易,理论少一点

由于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特殊性,其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式说教等问题。再加上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当前的升学考核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导致现有道德与法治课程普遍存在学校不重视的现象,导致整体的教学有效性较低。为了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其教学有效性。而创新教学模式,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创新教学内容。当前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过于依赖教材、照本宣科的局限性。当前的教材虽是经过多方共同研讨、多轮筛选才形成的,内容经典、准确,但是普遍还是存在内容过于陈旧,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问题。

此外,教材为了追求普适性,往往与教学当地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使教学与实际脱节。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创新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层,结合当地实际,不过分追求理论,力求通俗易懂,使小学生能较快理解和接受。除了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式也应该积极创新,以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先进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面对社会热点时事老人该不该扶这一问题上,教师可以充分给予学生空间,组织班级讨论、辩论、演讲等各种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整合,让课外活动与课内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殊性,使其教学既追求理论知识传递,更注重生活实践践行。而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时间以及小学生人身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生活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为零。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体验理论知识,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成效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教学实践可分成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不是相互独立的,更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课内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初步具象化,便于学生对于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则是更深层次地对学生所学的进一步践行和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验证。两者共同作用,有机结合,方能真正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新学期,新学校”时,教师不能直接说学习、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将自己的思维和价值观移植到学生身上,而应该给予学生自由,让学生确定自己理想中的校园和学习是什么样的,然后经过全班的探讨与筛选,由教师汇总出学生整体的思维成果。通过这一课内活动,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思考。

四、折射,课堂活动教学与学校其他教育途径主动接轨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主体,但是不能只是德育工作的唯一。德育工作,必须依靠课堂、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意识上的引导。只有全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到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让德育工作折射进学生的全部生活,其效果才能持久。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折射进校园,依托校园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应该充分通过学校的主体班会、学校各部门组织的活动等契机,在其中积极渗透和折射德育工作的思想。比如,针对安全教育,教师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宣讲,而能组织学生参与安全演练活动,为学生直接创造机会,在实际演练活动中掌握各种技巧与知识。在防火教育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进行学校的消防演习,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消防防毒面具。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也深化了学生对安全逃生技巧的掌握,取得了更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折射进家庭,以家庭这一重要教育环境促进其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家庭教育是学生最为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家庭能给学生的思想、性格以及品质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以积极寻求家庭的帮助,通过家庭这一学生最为熟悉和亲切的纽带,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例如,教学《亲亲热热一家人》时,从展示台“我来介绍我的家人”入手,先请学生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自己的家人,在课堂上通过向小伙伴、教师介绍自己的家人,增进儿童与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培养儿童对家的自豪感和对家人的情感,体味一家人的幸福。

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折射进社会,通过整个社会的环境、资源大幅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最终会走入社会,社会提前介入学生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好处。因此,教师在一些特殊的教学内容上,可以积极寻求社会资源的介入,以最为鲜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在涉及自我人身安全教育时,教师可以积极邀请政府相关专业人士以及社会上的资深人士走入课堂,以讲座、演练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又如针对道德教育,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改善周围的环境,从中体会为人奉献的雷锋精神。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有显著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