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语文教材中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不足
2020-01-09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中心小学 张 娟
语文课程教学期间的重点内容为语言教学,是一种以语言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为基础创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开展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在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内涵,进而实现学习过程中满足语言运用需求的学习目标。同时促进表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但针对当前高中语言教学现状而言,依旧存在些许不足和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合理性。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积极投入语言教学活动当中,进而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一、现行语文教材中语言教学的具体特点论述
众所周知,汉语博大精深。多数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后,掌握了基础的汉语言知识,并且由于处于个性发展思维改变较大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积极开展语言教学。熟练掌握汉语,于学生而言,可为日后的学习乃至进入社会奠定基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言作为人类产生认知、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工具,具有植入性、具体性、工具性,同时语言又可进行概括,对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进行概括,可以忽略其中的细微差异性,这样才能够成为人类共同接受和产生正确认知的事物。
比如说,红色对比其他颜色是具体存在的,但红色又可分为多种具体的其他色系,例如玫红色、紫红色、浅红色等。但当具体到红色概念时,就可以忽略上述的内容,所以不难看出也是抽象的;深红色也是和其他不同红色的区分,深红的深浅程度在此也会被忽略,进而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期间,注意语言的此种特性。之所以语言具有区分事物的植入性,是因为语言是具体存在的事物,因而在选取语言期间可能会有绞尽脑汁的情况。通过一个动词的合理应用,使论述对象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形容词的应用,使论述对象的性质更加鲜明立体,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而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发现这些渗透作者心灵的词语、句子段落,认真地进行对比分析,感受其中的奥妙,揣测作者的用心,产生教学共鸣,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的驾驭能力。此种教法和语言教学的特点相符,也可以跟上作者的创作实践需求。语言还具有概括性,因而会经常将意向一般化,金圣叹曾讲:“作诗须说其心所诚然者。”所谓心中所诚然者,是指诗人所书写出的内容必须深刻包含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且能够在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同时,使自己的个人感受化成所有阅读者都能接受的事物。只有这样,所表达的内容在可以感动到自己的同时,才能打动其他人,语言概括性正是这一媒介的巧妙所在。
二、语文教材语言教学的应用现状
首先,没有设计较多语言教学的相关内容。当前受传统落后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相关人员在具体编撰语文教学所应用的教材时,重心放在读、写等方面,希望通过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考取高分,获得好成绩。这种为了应付考试而编撰的教材,无法帮助学生提升实质性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虽然很多学校按照新课改文件的指示做出了改变,明确意识到需要在语文课程教学期间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认识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但在教材实际编纂时,忽略中引入丰富的语言教学内容,不利于语言教学的深入开展。
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所应用的语言教学模式有所不足,缺乏科学性和理性。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文件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具有积极开展语言教学的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实现语文学科基础性、人文性特征的目的,培养出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型人才。要想做到此种转变,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态度,具有以生为本的意识,并可以通过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展开语言教学。然而针对实际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在语言教学方面缺乏经验,应用的教学方法较单一;并且教学期间忽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课堂之上没有开展相应的语言技能训练环节和活动,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三、针对语言教学问题的有效性优化途径
对于当前国内语文教材中语言教学内容缺失的问题,曾经有学者指出,另设语言教学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未被广泛认可与采纳。笔者认为,对于当今语言教学的缺失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合理优化:
首先,积极优化语文教材中和语言教学相关的课程体系建立,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正确开展,就需要有意识地完善语言教学课程体系,能够按照既定的培养目标实际情况、阶段性教学目标为基础,在教材中编撰更多和语言教学有关联的内容,丰富语言教学的不同内容,重点凸显出语文学科的专业性、工具性、人文性。通过设立开放式的课程学习体系,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可以贯穿语言教学的理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影响,愿意积极开展语言学习活动。其次,制定科学的语言教学方法。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需要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在开展语言教学之前具有制定优化科学语言教学方法的意识,并投入具体实践当中,进而可以更加高效地达到预期的语言教学目标。
四、结语
综合上述,在当前高中学科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存在未应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学体系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领域引起重视,致力于语言教学特点的解析,并针对不足展开优化,教材中有关语言教学的内容相比其他版块依旧较少,并且受落后教育思维的影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基于此种时代发展背景下,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而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此时种情况的存在,需要语文教师积极直面现阶段语言教学工作开展的不足,针对语言教学的特点,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教学设计的完善,建立更加科学的语言教学机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促进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可以接受更好的语言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养和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