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注意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0-01-09天津市河西区第二十四幼儿园薛伟琪
■天津市河西区第二十四幼儿园 薛伟琪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在一点的人或物上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常指注意力障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促进幼儿的健康和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这一工作放在首位。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不仅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要重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见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教育活动时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频繁改变注意对象,不能全神贯注,对教师的指令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学习拖拉,不断以喝水、小便等理由中断。有些幼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教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教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之一。
观察记录:小开心,5岁,幼儿园中班。教师经常向开心妈妈反映小开心在幼儿园里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游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她对教师的提问要么装作听不见,要么答非所问;教师进行美术活动,她在绘画纸上画几笔不成形的图案,就托着脸颊发呆,嘴里念叨着什么,时不时还哼着小调;即使是她喜欢的语言领域,她的注意时间也不会超过3~5分钟。小开心的妈妈也发现:在家里进行亲子游戏时她丢三落四,注意力分散,常常半途而废,爸爸妈妈说的话似听非听。为此,小开心的妈妈很苦恼,也经常和教师沟通小开心的在园情况,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小开心集中注意力。
二、影响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一)成人对注意力的不重视
幼儿注意力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培养建立起来的,尤其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组织和引导下发展起来的。但是,一些教师和家长经常忽略对幼儿进行注意力的培养,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在幼儿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意或者无意的干扰,就会瞬间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导致半途而废。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教师常常在不经意间分散、干扰幼儿的注意力。如一个孩子正在专心地画画,教师走近问道:“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呀?”孩子嘀咕着:“还没好呢!”要知道这一打岔,也许孩子的灵感就消失了。又如,孩子在专心看书时,妈妈给孩子端来一大盘水果,或者指使他帮家长拿东西,总是不让孩子把一件事做完。
(二)学习环境的影响
幼儿所在的幼儿园对其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幼儿喜欢鲜艳明快的颜色、生动活泼的形象、热烈喜庆的音乐、新鲜奇特的科学现象,这些总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并且是无意注意,这是占幼儿注意力发展的主体地位。幼儿园的主要功能就是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双向作用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民主温馨、亲切和蔼的师幼关系能诱发他们良好的情感和情绪;和谐温馨、轻松愉快的精神氛围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与互助互爱、和谐相处的同伴关系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总是给幼儿以游戏情境做导入,大灰狼的头饰、小兔子的手指玩偶、去森林参加动物音乐会等都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这样,幼儿就会出现《小花猫上学校》儿歌里的情境:教师讲课,他们睡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一些枯燥无味的大理论和说教,则无法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从而注意力不集中。
三、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幼儿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的优劣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分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联合家长做好家园共育,对孩子合理期望,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一是开展各种亲子游戏。亲子游戏是亲子交往的一种形式,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幼儿园可以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亲子游戏的机会,如运动会上的亲子游戏《有趣的空气棒》、联欢会上的亲子游戏《抢椅子》。二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要过多播放音乐、电视节目,让孩子在学习时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同时不要让孩子过多观看电视节目,要多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与亲子游戏,加强交流沟通与双向互动。
(二)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
有时候幼儿遇到困难,会以各种理由中断学习或游戏,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对不喜欢学或学不会的事物缺乏兴趣和主动学习。然而,每个幼儿都想自己被欣赏、被关注。那么,教师和家长就可以针对以上表现,加强延迟满足的训练,要求幼儿坚持完成某一学习活动,再进行具有吸引力的奖励,用奖励的方式让幼儿敢于直面困难,敢于集中精力去完成这一件事,在攻破困难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多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多给幼儿输入一些积极的语言,如“加油,你可以的”,让幼儿在教师的赞美中拥有自信。
(三)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
浓厚的环境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工作中最细致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一是幼儿园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个陶冶心灵、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可以让孩子多多接触大自然,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自由的活动、游戏场所,以及具有吸引力的玩具和多变的环境布置,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自由地游戏。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充分挖掘学习游戏的趣味性,用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和新鲜的游戏活动为幼儿创设浓厚的学习情境,让幼儿乐于融入其中,不断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二是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活动团体,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有一个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建立幼儿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同伴间的互相影响和榜样作用,可以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有助于促进幼儿个体心理发展。三是合理开展教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活动设置,要带有趣味性并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要做到让幼儿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产生驾驭真理的感觉,并且思想上有一种自豪感,使幼儿总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幼儿的注意力要从小培养,潜移默化地达到很好的培养效果,给他们时间、空间,给注意力一个“温暖的巢”,让它陪伴着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