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0-01-09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崇明岛路小学宋云健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崇明岛路小学 宋云健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及价值
在新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项必要任务及内容,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更有效开展及学生的更好发展。就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情况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属于重要的内容及组成部分。就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其中很多内容与为人处世的原则存在密切联系,导人向善,而这些对学生文化素养水平及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同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其目的不但是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也需要对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在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对道德与法治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充分明确,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会及感受,并且使学生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实现自身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促使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道德素养及法治素养的有效提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能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更好了解及认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其中内容都是关于道德素质的,在渗透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可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更好实现,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更有效开展,满足教学实际需求及要求。
再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就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而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因而需要教师通过有效开展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优秀的价值观念,也就能够使学生对这些价值观念更好理解及掌握,从而促进学生优秀价值观念的真正形成,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的。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一)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在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其学习深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需要教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更好实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效支持与保障。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由于认知水平仍旧比较低,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健全其认知,使学生在对新知识学习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且实现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目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其形式比较丰富,其中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容,并且形式及内容也比较繁杂,学生要想全面了解基本上不可能,且由于现代化语言环境影响,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就会存在一定的阻碍。基于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对有关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结合,所选择的传统文化资源应当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还需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个方面需求,从而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实现这一方面知识的更好学习,也就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得到满意的效果,实现学生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对于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而言,其中包含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因而课程教师需要依据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于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深入充分挖掘,并且将这些内容向学生进行充分展示,实现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也就能够使传统文化的渗透得以更好实现,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三)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中,为能够使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好实现,还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比较丰富,且其中包含丰富情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若单纯对学生讲解传统文化,很难使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充分理解及掌握,也无法使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充分体验与感受,这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十分不利。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依据具体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在这种教学情景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在教学情景中融入,从而使道德与法治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的展示更生动形象,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更好理解及掌握,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使传统文化渗透得到满意的效果,实现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更好学习,满足传统文化渗透的目标。
(四)利用古诗词渗透传统文化
在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传统文化的渗透得到满意的效果,还需要注意利用古诗词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这在传统文化渗透方面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这是因为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中包含很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古诗词内容,对于教学形式及模式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朗读,然后再讲解古诗词,引导学生彼此之间进行积极沟通交流,在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再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重点知识实行教学,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更好培养,还可使学生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更好掌握,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结语
在目前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将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提升,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使这一目标有效实现,对于学生综合发展十分有利。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对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及意义加强重视,并且需要依靠有效途径及措施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从而使传统文化渗透得到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使其更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