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初级实验中学吕茂明

天津教育 2020年26期
关键词:核心历史素养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初级实验中学 吕茂明

一、目前对历史核心素养理解的不足之处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刻学习并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理解透彻,把握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在丰富自身的历史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将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等诸多方面来创新更加符合历史学科教学本质的方式方法。但在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教师自身对历史核心素养理解粗浅的现象。教师未能深刻分析和体会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没有系统综合地分析历史核心素养,而是停留在对其零散、碎片化的认识上,导致在教学中难以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各个部分有机融合,自然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上产生一定的困难。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理性分析历史事件,打好认知基础

初中历史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将其中的重要内容记忆下来应用于考试即可,忽略了基于历史事件本身来训练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和史料实证来锻炼学生的理性分析和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唯物史观,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材中学习“秦统一中国”部分内容时,不应局限于让学生将教材中的事件记忆下来,而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当时秦朝发生的历史事件的了解和秦朝统一六国的战争史料,从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建立秦朝到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修建长城和灵渠等方面,根据事件的发生背景、时间和原因等角度来对秦统一的重要影响展开理性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学生就能比较系统地对这些事件特征和重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较为系统地对“秦统一六国”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学生学会运用史料实证来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和解释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唯物史观,学会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

(二)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兴趣

在对历史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从历史事件中发现有趣的地方,并产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动机,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结合史料实证和教材内容对“秦统一六国”以及完善相应制度的意义进行较为深入的理性分析之后,学生脑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激发对历史学习更深的兴趣。

以秦灭六国期间的一些著名将军、名人以及战争等故事作为主题,比如“赵国上党郡攻克记”“将军王翦的成长史”“子政在赵国做质子的那些年”“荆轲刺秦王”等,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以后,让学生讨论并确定本组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在课后通过自行搜集材料和制作道具,并最终编成一个历史小品在第二次课上进行表演。因为其中有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有学生较少接触的故事,满足历史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的挑战需求,较好地激发其自主挑战的欲望。这也需要教师能够对选择不同主题的小组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包括缺少足够的史料或者灵感启发时都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探究小品要如何呈现、分工查资料、共同完成表演,经历了完整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兴趣点得到了满足,能使历史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三)融入时代信息,培养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学生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时必须具备的观念。要通过历史资料和故事融入当时事件发生的那个特定的时代中去,跨越时空,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的角度上来全方位地获得对该历史事件的客观感受和体会。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获得更加贴近客观和真实的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还能让学生在这样的长期训练中,学会用时空观念来更加客观地对历史事件作出解释,不仅增强了学生感受力,还培养了核心素养。

在学习了教材内容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当时那个时代中回到现代生活中,探究“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这两个时期当政者的政策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我们如今的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的启示,并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做到了对古今历史精华的融合吸纳,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培养家国情怀,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教师要始终牢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要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这一目的。因此更要重视教学的方式方法,将课件和资料作为一个引子,再加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愿意自主参与到教学互动和讨论中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独特的感受,更能延长情感的留存期,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比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部分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借助课件播放当时为什么香港和澳门要和祖国分开那么多年的历史事件记录,并播放香港、澳门回归时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串连,深刻感受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责任感。再将我国为了让香港和澳门回归所做出的长久不懈努力的资料进行展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能让学生产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祖国领土完整的使命感。在学生从香港、澳门回归事件中获得自己的独特感之后,再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生活的这个时代和事件、社会现象等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生出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和深刻体会,继而让学生由此产生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发展历史核心素养。

三、结语

就目前而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或零散化的理解,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深入、系统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在把握历史本质特征的前提下,以坚持唯物史观为基础,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运用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解释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来激发对历史的兴趣,最后结合历史事件特有的时代特征和背景开展教学,并通过古今中外事件对比使家国情怀这一核心价值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系统全面的培养。

猜你喜欢

核心历史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