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陈兴静

天津教育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生命阅读教学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 陈兴静

一、传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陷

(一)传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试倾向严重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语文教学中多是以完成课标内容为准,讲解完课本内容后就是进行僵硬的解题技巧传授,而学生也是囫囵吞枣接收后就一股脑死记硬背。教师在教授知识时用灌溉法,学生被动接收的模式使语文阅读这一本应生动无比的科目变得枯燥冗长,学生也很难从深层次理解阅读的意义,更不用提渗透生命教育。应试教育使语文学习成为艰涩难啃的一门科目,大家对它的印象除了背诵就是写作文。生命教育原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易凸显,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对生命认知概念明显欠缺。

(二)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抹杀了学习兴趣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一直都是教师占据学习高地,而学生则是处于被迫吸收的位置。语文阅读这一科目本身内容丰富有趣,按道理应是学生最喜爱的版块之一。但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导,使阅读反而成了最难理解的部分。就如大家常用来戏谑的说法:即使是作者本人做阅读理解估计都很难拿高分。除此之外,机械式的背诵和做题也使学生失去了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学生连最基本的积极性都没有,必然呈现出不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传统语文教学课堂限制学生想象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十分僵化的,严肃沉闷的学习氛围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兴趣,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少年时期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对自身和外界事物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生命教育是诸多关于生命的认识及启发,这需要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塑造自己的正确生命观。但是现在的教学显然很难达到这一目的。

二、生命教育意识在语文阅读教育中的策略

(一)将中学语文教学阅读中的教学目标明确化

生命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感知,从而引导个体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前就准备好课堂授课时的知识梳理以及授课。

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很多名家著作,不乏对人生的讲解和启发。如《猫的故事》一文,作者通过对猫的动态的细致描写以及猫伟大的母爱,表明不论人或动物,都是大自然的生命个体,生命只有一次短暂且珍贵,要尊重不同的生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教师就可以通过上课前的导入和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发散拓展等合理安排,有目的性地将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教授给学生。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侧重对不同生命的认识与感知

生命个体呈现形式各不相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不同的素材和例子展示给学生以方便他们学习。例如七年级课文《邓稼先》讲述了我国伟大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先生的先进事迹,颂扬了他对我国核武器和原子弹等新型武器做出的巨大贡献。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的生命价值所在。再例如《威尼斯商人》一文,讲述的是正义终能战胜邪恶的故事。虽然这是一个老旧的价值宣传,但是整个故事中犹太人夏洛克的卑劣恶毒与安东尼等人的善良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夏洛克倾家荡产的结局也着实大快人心。这个文章将不同个体的生命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能够让学生深切意识到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生存意义。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进行了细致描写,“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短短的篇幅中,对绿藻、垂柳和河水进行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形象表明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大自然生物也是生命,它们在四季中展现着自己不同的生命力,自然释放生命,生命归于自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家乡的冬景描述一番,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描述感知不同的生命特性。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举办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外活动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改变,也要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拓展,多举办一些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如在教授《故乡》一文后,教师可以抽时间举办一个班集体性质的故乡介绍大赛,要求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并展示故乡特色产品,活动之余还可以相互品尝彼此的特产美食进行分享交流。这样的交流大会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地域风情,同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激发内心对美好生命的尊重与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不同于传统的教室上课,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大大提高参与度并加深彼此友情。这样的实际互动产生的影响远比光听书本理论知识感受更加深刻。

(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精神上树立生命观

生命诚可贵,尽管无数前人告诫再三,但是对于生命的珍视却始终难以到位。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变化太快、发展迅猛,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来自社会的压力使年轻一代备受困扰。为了能够改变当前困局,生命教育迫在眉睫。而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觉醒最猛烈时期,对塑造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至关重要。教师应加强对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从学生最内在的精神层面上指引他们认识生命、感受生命并珍爱生命,不断鼓励学生活出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从内在精神上磨砺最坚强的品性。生命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

三、结语

在中学时期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吸收知识的同时认识生命,在各种互动活动中感知生命,通过对不同的生命个体认知的过程中学会尊重生命,最后从精神上树立完整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珍爱生命,逐渐养成坚韧不拔的品格。在寻找生命的存在意义时,走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塑造更强大的自己,创造出最美好的人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生命阅读教学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