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德育发展的应对策略

2020-01-09甘肃省静宁县贾河中心小学吴亚娟

天津教育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思维能力规则

■甘肃省静宁县贾河中心小学 吴亚娟

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的出现,导致我国农村小学德育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改变,且影响到农村小学生德育的发展。多元是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生活、生活方式、文化和价值观出现多样化的行为方式、理念和观念的综合,具体包括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和生活多元化,给农村小学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德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元文化对小学生德育发展而言,并不全是弊端,也带来了一些正能量,比如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来说,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良好,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尊敬长辈、团结友爱、行为礼貌等。但是对农村小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意志薄弱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思想方法,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缺乏正确的理解,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较低,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以模仿为主,尤其是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生的道德意志显得格外脆弱,过度追求现实物质享受,加上一些思想潮流的影响,导致小学生的行为缺乏理智,道德理想信念追求明显低于现实利益追求。

(二)道德信仰危机

所谓的道德信仰危机是指小学生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前,该有的道德观念、理想和规范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遭到抛弃和怀疑,导致小学生呈现出一种空虚和疑虑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小学生无道德信仰。无道德信仰会使小学生出现无信仰、信仰动摇、信仰怀疑的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破坏课堂教学秩序、不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破坏公共秩序和设备等。

(三)道德情感淡漠

农村地区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宝贝,且长辈对其宠爱有加,加上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模糊化,并出现道德情感淡漠。具体表现为不关心家庭生活,对亲人无孝敬之心,不热心班级事务,不尊敬教师,不关注社会问题,整天面对网络,即使出现恶劣的道德失范行为,也不会认识到错误和改善。

(四)“软暴力”明显

由于长期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加上接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村地区文明素质整体偏低,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小学生具有较高的模仿能力,长辈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影响孩子。同时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更多的语言暴力和其他暴力,促使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过激和极端的行为。

(五)不珍惜社会劳动成果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生活的一切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尤其是自己的长辈。但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上网络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过度浪费的行为,浪费粮食和水电,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勤俭节约。

(六)思想和行为早熟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早熟是一件非常不乐观的事情,尤其是思想和行为早熟。在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学生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思想意识和目标追求等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出现超出该年龄段该有的思想。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的应对策略

(一)改革德育实施方式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培养更多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文明有礼、行为良好的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合力,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注重协调发展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等四要素,并注重客观环境的推动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可从班级内实行规则教育、教师转变角色等两个方面加强农村小学德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内制定德育规则,将其具体划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基本道德规则、公共规则、学习活动规则、交往规则、日常生活规则,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全面的规则可循,并对每一项规则制定对应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态度、言谈举止和日常行为表现。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方式很难满足小学生成长的需求,因此要转变教师角色,突出教师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因材施教,转变教育模式,更新教育方法。同时坚持多种教育原则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中“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综合运用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行为能力。

(二)改革德育课程内容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课程内容要勇于创新发展、继承借鉴和融汇中西,完善德育课程内容,做到既不脱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脱离世界文化潮流。首先,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道德传统,如果摒弃了它,就会导致德育内容空洞,教育效果低下。其次,融合西方先进文化。对农村小学生而言能够有效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促使小学生在不同文化交融情况下产生新的观念。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上存在迥然不同、五花八门的文化形态,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帮学生甄别每一种文化,并解释孰是孰非。因此需要将道德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具体包括道德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在多样化道德价值观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多元文化背景下,重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农村小学德育的必然选择,一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评价标准,二是促使学生拥有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要改革德育课程内容,改革德育实施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思维能力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