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桐城双墩遗址发掘报告

2020-01-0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城市文物管理所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12期
关键词:黄褐色陶片红烧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桐城市文物管理所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民生村东300 米,双河村吴老屋组东南约500米处,西北距桐城市约3.5 公里。 遗址西侧围壕被占用, 其西北部有一条小河向南流过汇入朱桥河。(图1)该遗址属于江淮地区常见的双墩台型遗址, 探索两墩之间关系及堆积形成过程为本次发掘的主要目的。

遗址总分布面积约12000 平方米,海拔高程24 米,两墩台间距26.4 米,呈南北向分布。 北墩(即小墩)高出四周地表1.7 米,呈东西向长鞋底形,墩台表面地势平坦,四周均为陡坡,顶部面积约2638 平方米,底部面积约3460 平方米, 有一条马路从中间穿过。 南墩(即大墩)呈南北向椭圆形,墩台表面地势平坦,略高于其他地方,四周均为陡坡, 顶部面积约6646 平方米, 底部面积约8758 平方米, 西侧为现代墓地。 为配合合肥—安庆高速铁路施工, 受安徽省文物局的委托,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桐城市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 于2017 年11 月至2018 年3 月份对双墩遗址进行首次发掘。本次发掘中采用象限法布方, 以位于小墩南端中部的合安铁路CPII248 号基点为坐标原点, 将小墩一分为二, 西半部归属Ⅱ区: 在小墩东端南北向布5 米×5 米的探方8 个。 大墩归属Ⅲ区:在大墩的北端中部布5 米×5 米的探方10 个,在Ⅲ区即两墩之间布一条长35 米、宽2 米的探沟。 此次双墩遗址实际发掘面积为358 平方米。(图2)共发现灰坑2 个,灶1 个,疑似建筑遗迹现象的红烧土面一组。

图1 双墩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2 遗址平面及探方分布位置图

一、地层堆积

双墩遗址两墩台均为人工堆积, 文化堆积状况各不相同,厚薄有别,以周文化堆积为主。 其中北部小墩文化层更为丰富,南部大墩文化堆积层较薄。

(一)Ⅱ区(小墩)

文化层堆积较厚,遗物遗存较丰富。 耕土层下即为周代堆积层。 现以T0803、T0804、T0805、T0806 西壁剖面(纵剖面)为例(图3),来阐释地层堆积情况。

第①层:耕土层,厚0.16~0.30 米。填灰褐色黏土,结构松散,内含陶片、小石块、植物根茎等。

第②层:距地表约0.40 米,厚0.15~0.48米。 填浅黄褐色黏土,内含零星红烧土颗粒、零星木炭灰颗粒, 分布于探方东壁和南壁第一次堆积中间。

第③层: 距地表0.40~0.70 米, 厚0.15~0.38 米。 填灰褐色土,土质松软,内含零星红烧土颗粒、木炭灰颗粒及黄褐色斑块,分布于探方东壁下,面积较小。

第④层: 距地表0.70~0.80 米, 厚0.05~0.35 米。 填灰褐色土,内含零星红烧土颗粒、木炭灰黑颗粒及黄褐色斑块, 该层东南角出土一件残陶鬲, 探方东壁中部偏北有一处灶坑,呈西南走向,内含大量红烧土残块、较大木炭灰颗粒、黄褐色水锈斑点。

第⑤层: 距地表0.80~1.0 米, 厚0.15~0.40 米,分布于探方南壁中部,延伸至西部中部偏北。 填黄褐色土,内含红烧土颗粒和较少的木炭灰颗粒,面积较小。 在属于此堆积的圆形灶坑中出土较多残碎陶片。

第⑥层: 距地表0.35~0.55 米, 厚0.20~0.90 米,分布于探方西壁偏北和北壁中部。 填灰褐色土, 内含零星红烧土残渣及较多木炭灰颗粒,形状为半圆形,向西北角斜坡而下。

第⑦层: 距地表0.35~0.70 米, 厚0.40~0.50 米,分布于探方北壁中部与东壁中部。 填黄褐色土,土质较硬。 内含大量红烧土残渣、木炭灰颗粒、黄褐斑块及红烧土残渣。

第⑧层: 距地表0.30~0.60 米, 厚0.30~0.80 米,分布于探方北壁偏西,延伸至东壁中间部分。 填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红烧土残渣、少量木炭灰颗粒、黄褐色斑块及石块。

第⑨层: 距地表0.35~0.80 米, 厚0.20~0.35 米,堆积分布于探方东壁中间部分,延伸至南壁中间部分。 填浅黄褐色土,内含零星红烧土斑块与红褐色、黄褐色两色斑点,另含有木炭灰黑颗粒及石块。

第⑩层: 距地表0.35~1.0 米, 厚0.20~0.40 米,堆积绕探方四壁一周。 填灰褐色土,内含零星红烧土块, 黄褐色斑块及木炭灰颗粒斑点, 此堆积呈西北向东南方向斜缓坡而下,位于探方东南部的堆积较厚。

(二)Ⅲ区(大墩)

文化层堆积较薄, 耕土层下即为周文化堆积层。 以T1406、T1506、T1606、T1706 南壁横剖面(图4)和T1705、T1706、T1707、T1708西壁南北向纵剖面(图5)为例进行介绍:

1.横剖面

第①层:耕土层,厚0.16~0.35 米,填黄褐色黏土,土质松散,内含陶片、石块、植物根茎、塑料等。 地表地势较为平坦,东部略低于西部。

第②层:距地表0.16~0.35 米,厚0.20~0.62米。 填黄色黏土,较纯净,呈水平状堆积。

第③层: 距地表0.20~0.30 米, 厚1.64米,填黄褐色花土,土质较硬。 该层为大墩形成的填土层。

2.纵剖面

第①层:耕土层,厚0.16~0.30 米,填黄褐色黏土,结构松散,内含陶片、石块、植物根茎、塑料等。 地表地势较为平坦,东部略低于西部。

第②层: 距地表0.16~0.35 米, 厚0.20~0.40 米。 填黄色黏土,较纯净,呈水平状堆积。

第③层: 距地表0.35~0.50 厘米, 厚约1.50~1.64 米,填黄褐色花土,土质较硬。 为大墩形成的填土层。

(三)探沟

为弄清墩台外围是否存在有环壕, 环壕结构、走向,及两墩台之间的关系,两墩堆积先后形成过程,挖一条十字探沟作为尝试。

探沟内堆积地层较为简单,可分为两层。(图6)

第①层:耕土层,厚约0.22~0.36 米,填灰黑色黏土,结构疏松。 内含陶片、瓷片、植物根茎等。 该层呈水平状堆积。

第②层:扰土层,距地表0.22~0.36 米,厚约0.25 米,填黄褐色黏土,结构疏松,内含陶片、小石颗粒等。 开口于②层下的遗迹有壕沟。

二、遗迹

1.红烧土堆积 1 处。 堆积围绕小墩台外围一圈, 平面呈长条形, 距地表0.80 米,宽0.87~1.60 米,厚0.14~0.33 米,南部被灰土层叠压, 又见红烧土叠压于黄褐色黏土之上。(图7)

2.灰坑 2 个。 平面均呈不规则椭圆形。

H1 位于T1705 南部、T1606 西部、T1706中北部。 坑壁内斜,开口于②层下,被③层黄褐色花土层叠压打破。 内部堆积可分为九层。(图8)

第①层: 距地表0.30 米, 厚0.02~0.08米。 填黄色五花土,结构疏松,内含陶片等。

第②层:距地表0.30~0.38 厘米,厚0.06~0.30 米。 填黄褐色土,土质结构疏松,内含植物根茎、陶片等。

第③层: 距地表0.38~0.68 米, 厚0.04~0.28 米。 填青灰色土,土质结构密实,内含陶片等。

第④层: 距地表0.40~0.90 米, 厚0.20~0.40 米。 填灰黑色土,土质疏松,内含炭块。

第⑤层:距地表0.70~0.80 米,厚0~0.04米。 填红褐色花土,土质较紧密,内含水锈、陶片等。

第⑥层:距地表0.75~0.84 米,厚0~0.10米。 填青黑色花土,结构疏松,内含陶片、红烧土和炭粒等。

第⑦层: 距地表0.75~0.95 米, 厚0.04~0.18 米。 填灰褐色土,土质较密,内含炭块、陶片等。

第⑧层:距地表0.80~1.10 米,厚0~0.06米。 填黄灰色花土,土质疏松,湿度较大,内含炭块、陶片、水锈和红烧土等。

第⑨层:距地表0.82~1.18 米,厚0~0.08米,填青黑色土,间杂有紫褐色土块,包含物有炭块、水锈和石灰土块等。

H2 位于T1407 东南部,一部分被叠压于南壁之下,距地表0.25 米,厚约0.63 米。 平面呈扇形,坑壁内斜,坑壁坑底未见加工痕迹。内填灰色黏土,结构疏松。 内含陶片、骨头、石块等。 (图9)

3.灶 1 座。 距地表约0.80 米, 位于

T1407②下东北角,开口于2 层下,深约0.06米,近圆形,直径约0.30 米,由红烧土围成。烧土厚0.015 米。 (图10)。

图3 小墩纵剖面图

图4 大墩横剖面图

图5 大墩纵剖面图

图6 探沟剖面图

4.壕沟 1 处。 位于Ⅱ区与Ⅲ区之间,距地表0.45 米,深约2.5 米,宽约28.5 米。 可分两层。 上层为黄褐色黏土,结构偏硬,内含少量陶片和小石颗粒等。 下层为灰褐色黏土,结构硬,内含少量陶片等。 (图11)

三、遗物

(一)早期文化遗存

鼎足 1 件。 标本T1507③:3,夹砂红陶,侧装三角形足,残高4 厘米。 (图12-1)

图7 红烧土平面图

图8 H1 平、剖面图

鼎式鬲足 1 件。标本T0806⑧:1,夹砂红陶,足近底部有被刮削痕迹,侧面纵施有附加堆纹,残高11.5 厘米。 (图12-2)

(二)西周时期文化遗存

1.陶器

(1)鬲 均为夹砂陶器,按唇部特征分为三型:

B 型,方唇。 按照口沿特征分为两亚型:

Ba 型,侈口。 标本T0805⑨:2,残高20 厘米。 (图13-2)

C 型,尖唇。 标本T0906⑥:1,残高8.5 厘米。 (图13-4)

(2)足根 均为夹砂陶,根据足形分为三型:

A 型,柱状足。根据足部特征分为两亚型:

Aa 型,圆柱状足。标本T0905(图5):7,残高11 厘米。 (图13-7)

B 型,锥状足。根据足部特征分为两亚型:

图9 H2 平、剖面图

图10 Z1 平、剖面图

图11 G1 剖面图

(3)罐 均为夹砂陶,根据口沿及肩腹特征分为两型:

B 型,侈口,斜弧肩,鼓腹,较A 型小。 标本T0905⑩:21,残高7.5 厘米。 (图13-6)

(4)豆 均为泥质陶,根据唇部特征可分为两型:

A 型,方唇。 根据盘特征分为两亚型:

Ab 型,弧盘,口微敛。 标本T0906⑥:9,残高4 厘米。 (图13-18)

(5)盆 均为夹砂陶,根据唇部特征分为两型:

B 型,方唇,根据口沿部风格分为两式:

B 型Ⅱ式,折沿。 标本T0904④:8,残高9.6 厘米。 (图13-14)

(6)钵 均为夹砂陶,平底,根据腹部特征分为两型:

A 型,斜直腹。根据口部特征分为两亚型:

Aa 型,敛口,小方唇。标本T0804④:3,高9厘米,口径16 厘米,底径8 厘米。 (图13-21)

Ab 型,直口,圆唇。 标本T0905⑩:1,残高5.8 厘米。 (图13-22)

(7)甗 夹砂红陶,口微侈,束颈,溜肩,施间断绳纹。 标本T0805①:17,残高29 厘米。 (图13-24) 标本T0903:5, 袋足,锥状,施绳纹。 残高25 厘米。 (图13-25)标本T0903:6,袋足,锥状,施绳纹。 残高28 厘米。 (图13-26)

(8)瓮 均为夹砂陶,根据口沿风格分为两型:

A 型,三角厚方唇,口部微侈,素面。 标本T1707③:1,残高8 厘米。 (图13-15)

B 型,方唇,直口,平折沿,沿部施小方格纹,腹部施纽索状附加堆纹。标本T1506③:3,残高9.5 厘米。 (图13-16)

(10)簋 标本T1506③:1,质黑皮陶,卷沿,颈部饰两道凹旋纹,残高5 厘米。 (图13-27)标本T0805③:15,圈足,圈足外撇,底径11 厘米,残高8.5 厘米。 (图13-28)

图12 早期出土文物

2.石器

(1)石镞 标本T0806⑥:27,残长7.2 厘米,最大宽2.2 厘米,厚度0.6 厘米。 (图14-1)标本T0904③:23,长8.5 厘米,铤部4.9 厘米,最大径0.9 厘米,头部磨成三角形。(图14-2)标本T0904③:34,长8.5 厘米,最大宽1.7 厘米,厚0.5 厘米。 (图14-3)

(2)石锛 标本T0806⑥:26,长5.8 厘米,宽3 厘米,厚1.6 厘米。 (图14-4)标本T1706③:3,长4.6 厘米,宽3.7 厘米,厚1.1 厘米。 (图14-5)标本T0905③:10,长8.2 厘米,宽4.3 厘米,厚2.2 厘米。 (图14-6)

3.铜块

标本T0903④:8,残长3.7 厘米。(图14-7)

4.玉器

玉玦 标本T0903④:14,器形完整,地方玉种,呈灰黑色,外径1.8 厘米,内径0.7 厘米,厚0.2 厘米,玦口0.2 厘米。 (图14-8)

(三)春秋时期文化遗存

1.陶器

(1)鬲 均为夹砂陶,以夹砂灰陶为主,根据唇部特征分为两型:

图13 西周时期出土陶器

图14 西周时期出土文物

A 型,方唇,根据口部特征分为两亚型:

Aa 型,侈口。 标本T0805③:10,残高7 厘米。 (图15-1)

Ab 型,折沿,沿面起榫。 标本T1708③:7,残高14.5 厘米。 (图15-2)

B 型,圆唇。 根据口部风格分为两亚型:

Ba 型,侈口。 标本T0905③:7,残高12 厘米。 (图15-3)

Bb 型,折沿。标本T1708③:4,残高9.5 厘米。 (图15-4)

(2)足根 均为夹砂陶,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根据足根部特征分为两型:

A 型,柱状足,根据足根形状特征分为两亚型:

Aa 型,圆柱状足。 标本T0804③:5,残高12 厘米。 (图15-9)

Ab 型,短柱状足,足部肥大。 标本T0804①:5,残高7 厘米。 (图15-10)

B 型,扁锥状足。 标本T1708③:8,残高5.5 厘米。 (图15-11)

(3)罐 均为夹砂陶,根据肩腹部特征分为四型:

A 型, 斜折肩, 肩部施附加堆纹。 标本T0905②:11,残高12.5 厘米。 (图15-5)

B 型,圆肩鼓腹,较A 型小。标本H2:9,残高12 厘米。 (图15-6)

C 型, 溜肩, 肩部附加对称双耳。 标本T0905③:9,残高11 厘米。 (图15-7)

D 型,斜直腹。 标本T1507③:2,残高7 厘米。 (图15-8)

(4)罐底 均为夹砂陶,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根据器形分为两型:

A 型,平底。 标本T0904③:11,直径13 厘米。 (图15-12)

B 型,平底内凹。 标本T0805③:1,直径8.5 厘米。 (图15-13)

(5)盆 标本T1506③:2,圆唇,侈口,斜沿,肩部施有旋纹,残高4.8 厘米。(图15-14)

(6)印纹硬陶 标本H2①:1,罐底,腹部施云雷纹,残高7.4 厘米。 (图15-15)标本T0804②:5,施云雷纹,残高5.6 厘米。 (图15-16)

(7)陶饼 标本T1706③:4,圆形,素面,直径3 厘米,厚度1 厘米。 (图15-17)

2.铜器

(1)鸠杖首 标本T1606③:1,冠羽有五道突出,圆眼外突,柄部施纵向突棱,残高9.7 厘米, 鸟身高5.1 厘米, 残柄4.2 厘米。 (图16-1)

(2)残铜块 标本T1706③:1,疑似蹄形,直径3.1 厘米,残高2.8 厘米。 (图16-2)

(3)铜镞 标本T0906③:7,长2.5 厘米,铤部1.1 厘米, 最大厚0.4 厘米, 翼宽0.5 厘米。 (图16-3)

图15 春秋时期出土陶器

图16 春秋时期出土文物

3.石英玉残件

标本T0905③:15,饼状,两边磨光,略残,长3.2 厘米,宽2.8 厘米,厚0.6 厘米。 (图16-4)

四、结语

桐城双墩遗址与我们以往调查发现的南方墩台遗址相似,都是位于蜿蜒的古河道急弯处,河边低矮的丘陵岗地上,由古代人类利用周边土壤人工堆积而成,顶部平坦,呈略倾斜状。 小墩文化层堆积厚度约为2.60 米,大墩文化层堆积厚度约为1.20 米,从出土遗物的情况来看,遗址至少包含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的遗存,以西周—春秋时期遗存为主,文化面貌相对一致, 是一处典型的周代小型聚落遗址。 该遗址出土陶器数量较多,器形主要有鬲、罐、盆、钵、豆,还有少量瓮、簋、鼎、陶网坠等。 陶质以夹砂陶为主,占99.5%,而夹砂陶中以夹砂黑陶的比例最高,占48%,其次为夹砂灰陶和夹砂红褐陶,分别占35%和13%。陶器纹饰包括粗绳纹、附加堆纹、旋纹等,其中粗绳纹数量最多,占76%,其余纹饰占比依次递减,附加堆纹占6%,抹痕占5%,旋纹占4%。

遗址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为早期夏商时期遗存,出土物较少,鼎足标本与二里头遗址[1]出土的鼎足较为接近,时代大致约相当于二里头时期, 鬲足与垣曲商城二里岗上层A 型Ⅰ式鬲相似[2],大致年代可能至二里岗时期; 因为与第一期出土的标本形态类似的零星陶片多出土于探沟底部和遗址上层,我们不排除该遗址有更早期人类活动的可能,但也不排除为后期农业生产扰动地层或由外力从周边区域搬运所致。

第二期为西周时期遗存,B 型鬲与霍邱堰台乙类B 型鬲[3],西古城遗址四期和五期相类似[4],B 型豆与堰墩B 型豆较相似[5],甗与戴家院出土甗相似[6],该遗址应与霍邱、六安地区文化面貌有相似性,年代约在西周中晚期;第三期A 型罐与河南光山黄季佗父墓出土Ⅰ式陶罐相同[7],年代应该在春秋时期。 从遗址出土情况看, 第二期与第三期出土了较多的遗物,具有代表性的玉玦、铜鸠杖首也是该时期出现的, 该遗址鼎盛年代应在第二期和第三期。

桐城地区和六安地区同属大别山一脉,考古学文化面貌比较接近, 虽然桐城地区还有一部分在长江北岸平原, 但其境内全部河流均发源于大别山。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区域在与中原和南方的不断交流融合中, 考古学文化面貌呈现出南北地域文化因素的互通性、 渐变性以及本地土著文化的独特性和一致性。 例如西古城遗址四、 五期出土的鬲足与桐城双墩第二期A型足极其相似, 但桐城双墩遗址文化面貌还包含了本地特色,两者有一定的差异,霍邱、 六安地区所见的尊在桐城双墩尚未发现,该遗址出土的铜镞造型也与霍邱、六安两地不同,因此,桐城双墩可能更多受到群舒文化群的影响,桐城、六安则可能处于两个不同文化圈的边缘。 此外陶器中出土了瘪裆鬲、圈足簋、折肩罐等典型遗物。 早期楚文化因素开始在陶器形制上有所体现,如柱足绳纹鬲、鼎式鬲等。 印纹硬陶可能是受宁镇地区同时期吴越文化影响的结果。

从堆积使用状况进行分析, 大墩与小墩在使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大墩出土年代上限为二里头时期的遗物, 而小墩出土遗物年代上限为二里岗时期, 但在该两处未发现早于西周的其他年代活动迹象。 小墩在西周时期一直有人群在此长期活动, 并发现有西周晚期的铜器与玉器。 大墩出土遗物较少,器形相当于小墩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由此推测大墩可能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一直被开发使用。

大、小墩之间还有壕沟,根据壕沟走向与位置,推测壕沟可能是堆筑大墩时所用,也可能是位于两墩之间的排水设施。

该遗址的面积较小,出土物数量有限,聚落级别较中心聚落小。 虽然出土了铜器、玉器、印纹硬陶等,但并未发现制作的作坊,不排除该遗址的青铜器和印纹硬陶由外部制作地或是更高级的中心区流通而来。 同时该遗址出土的鸠杖首是一特色, 对于研究该地区的社会组成有极大帮助。

领队:张 辉

参加发掘整理人员:姚 洁 袁圣涛

徐晓凤 赵秋实 汪启航

绘图、摄像:袁圣涛

执笔:姚 洁

猜你喜欢

黄褐色陶片红烧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长颈鹿
瑟瑟的梦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白象 红烧牛肉面
红烧牛肉
中西结合
宰鸡
拾到一块陶片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