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佛学视角论设计转向和合共生的科学性

2020-01-09张志强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淮安223200

流行色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佛法世间设计

张志强(淮阴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200)

引言

释迦牟尼佛“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示生印度”,至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佛法是究竟的智慧般若,内含着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规律和指教。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和生态文明、通过设计与技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当今,研究佛法对设计的哲学指导,将会指引设计向更科学的方向前进。高举旗帜的同时,需要明确方向;建设生态文明的征程,更需从设计哲理的层次,指引设计的发展。“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①通过对佛教思想与设计关系研究,并将理论所得应用于设计实践,将对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指引作用。

一、佛学与设计综述

“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②佛法实乃世间出世间之至理、究竟之智慧,阐因果心性之定律,明宇宙人生之诸法实相。释迦牟尼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虽言出世间但不离世间。欲成佛道,须做好人贤人以立根基。依教奉行,具正知见,心存善念,善言善行,远离诸恶,利人利己。佛法乃众生经世之良谟,出苦之悬猷,得乐之南针。故佛法对世间一切法皆有指导价值。佛法刻实而论,欲使一切众生圆成佛道。众生根机大小利钝不同,致使释迦牟尼佛随机说法,对症发药,致有大小权实偏圆钝渐诸多法门,而所说诸法无非欲令众生出轮回之幻苦,得真如之法乐。法门虽别,但归元无二。佛所说众多法门均蕴含心性之理、因果之律、至善之道、戒定慧三学。而此诸法皆可对现有各行业产生积极智慧的指引和导向。人欲如水,佛法如堤。如若能以佛法为规范,必将使人欲得到正确引导,物欲横流不再,进而知足常乐,而趣向光明自在。若佛法真正兴行,将见人心淳和,民风淳朴,智者辈出,国家安定,社会祥和。

设计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在人类文明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善的设计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能使生活更加便捷、纯粹,能增强人们体验的愉悦感,能体现人们对心境的追求,获得身心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善的设计能对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环境的回归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设计能够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规划方向、定义概念、创设方案、指引生产,能决定产品材料和工艺的选择,规定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最终归属。设计的服务范围广泛,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因此从哲理上将设计指引到正确科学的方向对人类的发展意义重大。佛法为至善之道,设计若能以佛法为指引,必将对人类文明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佛学智慧对设计转向和合共生的哲理指导

1.心性之理与设计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③一切众生之性体与佛无二无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性德包含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理事圆融,真俗不二。心性为体,幻心为用。性体常恒、常寂,众生承此性德之力,缘起无明,具见闻觉知,有受想行识,感色声香味触法。此诸尘诸识本无生灭、善恶、垢净,而所感之一切顺逆、善恶、美丑皆由心造心现。随迷染缘,背觉和尘,则起惑造业,感无量苦,所谓随缘不变,全水成冰,全真即妄;随觉净缘,背尘合觉,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益众生,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至六度万行,趣向如来大道,感无量乐,所谓不变随缘,全冰成水,全妄即真。心性一如,但因觉悟迷染不同,而所感之果报天渊悬殊。痛惜哉!以有与佛同俦之性体而感娑婆之众苦,轮回生死,无有出期。何也?贪着五欲,不善用心。

世间万物凡有心者,有形无形皆具不善不恶、不迁不变之性体。以人心为根基的设计作为人类的基本行为,亦复如是。“设计”之本体无好坏生灭,但设计所得之结果,于对象而言,善恶不同。设计是将人类推向欲望的深渊还是使人的身心更加自由,取决于人类对设计的态度、把握和应用。设计方向有二,非善即恶,非恶即善,没有中间地带。其一方向为生态设计,追求实用、适用、生态,对自然的损害与消耗降到最小,以利人与万物,最终也是为人。其二方向为,追寻商业化的脚步,让设计成为刺激人欲望的工具,徒增经济的繁荣,耗损自然资源,不愿克制,竞相奢靡,污浊人心,损害生态,侵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最终自他同损。方向的取舍,取决于人类对设计的态度,取决于人类欲望的取向。前一种方向万物得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后一种方向暂得益于繁荣却造苦于长劫,而对人心、自然、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害无穷。或许有人说等人类的文明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走向第一种方向,或者再对以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科技的手段予以弥补。但如果没有觉悟智慧方向的指引,再发达的生产力也只能成为人类穷奢极欲的工具而已。客观地把握人的本质,把握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从心地上改变对设计物的错误需求,才能使设计的发展回归自然之道。

2.因果之律与设计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④世间一切,皆是取舍、因果之事。《十住毘婆娑论》十二曰:“果者从因有,事成名因果”。因为能生,果为所生。心行之连续,造就因果之连续。以如是因,感如是果。善因得善果,善心感善报。因果之理遍一切见闻觉知,蕴一切事理万物,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法所阐因果,报通三世,谓现报、生报、后报。有因必定感果,或当时即感,或以后或短或长若干时间再感果报。欲得善果须种善因。以不善心,用机械辩诈所得暂时之喜乐,后必随其心善恶之深浅而得与之相应之果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明因果、畏恶因必不敢有恶心、行恶事,必不感恶果。只畏恶果,前因已种,事已至此,果报已临,畏亦徒劳。不如由此恶果,从今改种善因,改往修来,而得未来之善果善报。周安士云:“众生明因果,大治之道;众生昧因果,大乱之道。”乱之于心,乱之于事。《周易》开篇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尚书》云: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太上感应篇》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皆是让人明因识果,积德行善,断恶因而避凶,修善因而趋吉。

设计的善与恶、对与非,必定不能超然于因果之外。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满足人的需求。人包括使用者、生产者、流通者、维修者、回收者等一切与设计物有关的人员。需求指的是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本质的需求是精神需求。因行为是人心理活动的外化与状态的推移,所有需求均未超越人的意识层面。设计无法创造物质,但可转化物质形式,能“将自在之物转化为有用之物”,最终有用之物对人而言失去使用价值转化为废物。人持续存在造就产生的废物不断增加。设计若用心不善,过分满足浅层次的人欲,则设计就成了浪费体力与脑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工具。满足人们的一时之需,而耗损了人类与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此即为恶因,后必将得恶果。设计应在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需求下,更加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怀人心的自由。身为苦本,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⑤。为苦本之身过多徒劳耗损资源、环境、劳力、精力,则愚之又愚。故设计应遵循适度、适用原则,而非刺激欲望、刺激需求、刺激消费。物质上的人本质上是为精神的自由而存在,关注人们的精神存在与内心自由,才是设计的应有之道。抛却对感官刺激的过度追求,才能避免因此产生的对自然过度耗损、对环境过度污染的恶果,避免将人心引向竞相侈靡、唯务享受的恶果。过度刺激人欲的设计,促人心以攀比,扰人心之清净,引人心起邪思,恶之又恶。

3.至善之道与设计

佛法空有圆融、慈悲利生,全事明理、全理融事,理事各臻其极。所有法门均指示众生脱轮回之幻苦,获本有之真乐。论世间一切,无不让人行至善以利乐有情,并培己福德,以此利人利物利己,以共享太平之基。大觉释迦牟尼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对机说法,以令众生速得解脱,世间至善无出其右。所说法语三藏十二部,毫善弗遗,无不让人善心善言善行,利人利物利己。种善因,消业障,得善果。别人得益,自己得福。让人皆知境由心转、善人即是善己之理。何为善?利人利物之心行便是。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何为佛法大义?对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恶不仅以事显,更需从起心动念处讲究。不起恶念,则不起恶行;心存善念,则所行所言之本心皆善。人人遵行大同之风可期。不仅须善人还须善物,让众生获得真正的安隐之乐,方为究竟之善。只善人不善物,则善不究竟矣。何?自他不二,物我同然。

设计之本体不善不恶,而设计之用所得之果善恶有别。善设计需善人、善物、善自然。善人需能满足使用者对设计物的本质需求,自然、随和、天真,让人得到方便、愉悦、自由之感,获得设计物本身所提供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关照。品质蕴含于设计与科技之中。善设计应关注设计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使其在设计目的、设计过程、生产、仓储、流通、使用、维修、废弃回收等环节均应有完善的解决方案。使生命周期中与之接触的人,在和产品交互的过程中,感受到产品或设计师对其的关心和考量。设计如果只考虑各种接触人的需求还不够充分,更应慎重考虑所选用的材料对自然的影响,尤其对动物的影响,需考虑工艺过程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并将其降到最低,使设计既善人又善物又善自然。良善的设计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所设计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完成其使用价值后回到它的原点。对于可再生材料的选择,应获得多少就要补还多少;对于可回收材料应明确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存在,通过物联网技术,最终回到生产之地;对于不可回收材料应明确其最终的归属。通过制度规范、技术力量,让其回归自然。摒弃为刺激人的眼球的表面处理及加工工艺,减少对人欲的刺激,引领人类高尚的审美情操、对自身的克制和对自然的尊重。生态文明始于善心,摒弃贪欲,回归本我,设计天真,方能可期。善设计需使人心安定;善设计需使人与自然和谐;善设计需使人回归淳善。

4.戒定慧与设计

释迦牟尼所说一切法无不使人趣向如来大道,修戒定慧三学,灭贪嗔痴三毒。身为苦本,为身故,起贪嗔痴慢疑。因贪成障,因障起行;因迷染惑,由惑造业,因业感苦。贪即为苦因,应断贪因以灭苦果。以戒起行,断贪行贪心而灭恶果。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诫生定,因定发慧。”“律议戒,执身不作;定共戒,执心不起;道共戒,业尽情空,真穷智朗。”⑥戒实乃断贪欲之无上妙法妙行,诸佛无上菩提之本。戒之则安,戒实乃保护也。持戒之人身心清净,持戒所感之物必不受搅扰。中下之根先戒之于行,后戒之于心,大根则心行同戒,戒之久久,心行不起恶,自他同清净,善也。因戒生定,因定得慧,戒本慧也。全事即理,全理即事,戒定慧学事理全彰。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若只为人,不关心其他物类的生存,不关注自然与环境,最终被服务的人也将承受资源、环境遭到破坏所带来的苦果。设计被人欲所支配,须引导人欲在利用设计时向自他同利的方向发展。故设计必须受到道德伦理以及自然法则的约束。不可仅以获取利润为导向,因为一时一己之利,而直接或间接对他人、物类、环境产生过多负面作用。推崇物质享乐,人心坠入欲望鸿沟,如若不能遏止,必将自他同受其损。故设计需要约束,需要“戒”,以避免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对设计智慧的约束,即可成为设计中的“戒”。设计行为上的约束,渐渐转为设计师和设计机构的自觉行为,设计方能渐渐走上智慧之方向。设计人员心中蕴含着对人、物类、自然的敬畏与关怀,大环境充满着此正能量,即可名为设计中的“定”。心中有正确的主宰,行为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与指引,产生良善的结果,即是“戒”“定”之用,“慧”自然蕴含其中。若达到此设计中的“戒定慧”,仅有设计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需要全社会人心的觉醒,需要人们从心地上需要、认可这样的设计及理念。充满“戒定慧”的设计,摆脱了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摆脱了对感官刺激不正确的追逐,关怀自然与环境,关怀物类,关怀人的本质自由。“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自他同感清净之境,而非一时之享乐。

三、佛教建筑与设计

1.佛教建筑的目的性

我国遗存的佛教建筑数量巨大。所遗存的著名佛教建筑群,以再现庄严佛土、引人入佛境界、保障学修一体、树立信众信心、开展佛教活动为主要功能,为化度众生、使其解脱根本烦恼提供物质支持,布局科学、结构严谨、建筑巧妙,体现了当时顶层的建筑艺术。所有建筑以庄严佛土为第一要务,其根本目的是让观者睹物明心,心境交融,进而从凡夫境界入佛菩萨境界。所有建筑均围绕此核心功能构建,其他功能也体现了克制、适用、自然、持久的设计理念。有些建筑群规模宏阔、精妙绝伦,亦以上述的功能诉求为主要目标。

2.汉传佛教“平川”式精舍布局

早期寺院一般以塔为中心,其他殿阁分布其前后左右,形成方形庭院,唐代后期渐渐转为以殿阁为中心,宋代之后殿阁升至主体地位。寺院布局依据其目标,因地制宜,基本以中轴线贯穿始终,寺内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平面方形,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依次前后排布,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两侧,左右为伽蓝殿、祖师殿,并依据规模大多设有观音殿、药师殿、地藏殿、西方三圣殿等,有的寺院钟楼、鼓楼也位列其中,寺中还设有香积厨、斋堂、职事堂、茶堂、僧寮等附属建筑。另在重要位置,设有塔院。

3.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建筑特征

南禅寺大佛殿(图1)建于唐建中三年,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大佛殿筑于一米见高的台基上,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前檐明间设板门两扇。大殿由12根檐柱撑起屋顶,墙不受力,仅以墙隔断空间。西山墙有3根抹楞方柱,其余为9根轮廓秀丽的圆柱。”圆柱上面硕大雄壮的斗拱,使殿堂上部空间开阔疏朗。大殿内供17尊佛像,眉目慈悲、体态丰满、仪态端庄,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以亲近自然之感。顶梁架转角处的大角梁,联通内外,檐头翼角微微挑起,平缓古雅、大气从容。大佛殿整体建筑体现了很强的艺术观感、高超的构筑手法,功能适度,持久环保,清净自然,引人入胜,伴随着历史的推演,所散发出的光辉越发璀璨。

图1 南禅寺大佛殿

结语

佛法具世出世间一切之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是究竟之智信而非迷信。用佛学指引设计、指引生活与人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均会产生莫大作用。佛法的兴行能够阴翼郅治,显淑民情,能使人身心安乐、少欲知足,能使民风淳善、国家太平安定。设计在人类的发展中地位重大,若能以佛学为哲理指引,转向和合共生的发展方向,将使设计蕴含的正能量激发出来,既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与发展,又让自然与人和谐相处,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发展。

注释:

① 魏德东.习近平巴黎演讲论述佛教 开中国领导人之先河[EB/0L].2014-3-28[2019-1 2-20].http://fo.ifeng.com/special/hai9/yaowen/detail_2014_03/28/35252689_0.shtml .

② 释印光.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M].苏州:弘化社,2012:261.

③ 释印光.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下)[M]. 苏州:弘化社, 2012:101+129.

④ 释印光.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上)[M].苏州: 弘化社, 2012:14.

⑤ 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65.

⑥ 史俊巧.唐代佛教寺院木建筑历史文化考析[J].兰台世界,2014(36):60.

猜你喜欢

佛法世间设计
持己心,行世间
最上乘的艺术,皆来自佛法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世间的美好都来去如风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