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治融合”桐乡经验的持续创新

2020-01-08曾诗淇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三治融合三治桐乡

曾诗淇

2017年10月,发源于浙江嘉兴桐乡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全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样本。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桐乡以立足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平安桐乡,在全国率先开展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探索实践。经过多年努力,桐乡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三治信农贷、新居民“三治融合”等工作多次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桐乡的万人成讼率、刑事警情发案数等指标持续降低。

此外,“三治融合”已发展为浙江省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品牌,并被中央政法委定位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方向。

“加强党的领导,既是把牢‘三治融合正确方向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障基层治理稳定有效的根本要求。只有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才能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治理优势,才能确保“三治融合”不流于形式。”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表示,在从“事”到“制”和“治”的实践中努力深化理论探索,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深化,桐乡有了一些新的启示和体会

“三治融合”的核心在于激发自治活力

政力有限而民力无穷,三治成效好不好,关键看自治活力大不大,法治和德治的作用,都集中反映于自治的成效之中。

盛勇军介绍,要充分激发自治活力,三个要素不可或缺。

一是主体培育。三治参与面越广、主体越强、合力就越大。社区、社工、社会组织是三治主体中最具专业素养的社会力量。目前,全市有持证社工2200余人,注册登记及备案社会组织3300余家,涌现出“椿熙堂”“凡星”“红杨一家”等一批品牌化社会组织,让“三社”成为社会力量参与自治的骨干。

二是载体创新。三治理念是“道”,三治载体就是“器”,载体创新是让理论活力转化为实践活力的重要通道。在用活用好“一约两会三团”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人群,结合各自实际,创设了一批灵活管用的自治载体。如梧桐街道将村规民约拓展延伸为小区公约、楼道公约、市场公约、企业公约等多种形式,创新了“美丽有约”载体,形成了“定、亮、履、评”的自治闭环;还有“桐馨”妇女议事会制度,覆盖人群已超万人,反馈事项的整改提升率超过95%,扎扎实实解决了一批基层治理的现实问题。

三是文化认同。增强市民对城市归属感、对社区的认同感,可以较好地唤起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参与自治的热情。在实践中,桐乡非常注重新时代邻里文化的打造,开展了系列睦邻文化创建活动,并在村社、工厂、市场等各领域建立了“帮帮团”“服务队”,弘扬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的家园文化。通过形成“我自爱桐乡”的心理共鸣,促使更多人“管好小家、服务大家”,促进了群众对“三治融合”的认同支持和主动参与。

源头治理是基层法治的重中之重

“被实践反复证明有效、管用的中国特色治理经验就是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盛勇军表示,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病应该作为基层法治的重中之重、“三治融合”的重要使命。其中突出警源、诉源、访源的“三源”治理尤为重要。

警源治理重在“织网”“拔钉”。从警情源头遏制治安、刑事案件,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平安稳定大局。在实践中,桐乡重点织密了三张网,以“联动處置网”推动由公安单打独斗到乡镇、部门全员作战的转变;以“排查化解网”深化了警民协作和线索掌控;以“风险防范网”做实了预警监测。

诉源治理重在调解优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营造和谐氛围。桐乡突出诉调衔接,打造了市镇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诉前调”案件分流占比近80%;推动调解下沉,“法官驻镇联村、人民调解驻庭”双向派驻制度实现镇(街道)全覆盖;注重专业精准,培育行业性调解组织48个,高效应对医患、劳动、交通事故、物业等各领域纠纷。今年桐乡的民商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了20%以上。

访源治理重在主动靠前。聚焦减存量、控增量,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努力把信访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桐乡积极建设“无信访积案”市,打造“信访代办”服务体系,市级服务中心、镇(街道)服务站、村(社区)服务点全面运转,有力推动了“开门搞信访”。

“让有德者有所得”是“三治融合”的重要动力

德治作为“三治融合”的重要一环,既需要润物无声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持久可靠的动力支撑。动力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外部激励。

“实践证明,给予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形成‘让有德者有所得的激励机制,对‘三治融合的持续深化非常必要。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必须重视抓好‘三个化。” 盛勇军说.

评判机制量化。将对有德者的定性评价转化为更具操作性的量化赋分,可以为激励措施的精准投放提供依据。桐乡近年创新推出的“三治积分”,就是将道德量化的有效举措。

激励机制物化。让“无形之德”转化为“有形之得”是道德量化结果的最直观运用。桐乡各镇街道创新了许多接地气的“三治积分”兑现渠道,如“三治面券”凭票吃面、村级股份分红按积分兑现、“三治系列贷”金融授信等举措,都让积分运用更吸引人,让参与三治更有获得感。

价值导向催化。道德评判的结果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运用,通过激浊扬清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可以催化出更浓厚的崇德向善氛围。近年来,桐乡设立红黑榜,表彰先进、曝光落后,大力评选“桐乡好人”、推广“日行一善”、开展“做文明有礼桐乡人”系列活动,如今,桐乡人乱穿马路的少了,骑机动车戴头盔的多了,餐桌浪费少了,垃圾分类处置多了,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少了,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的多了,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整体智治是“三治融合”的前行方向

盛勇军表示,以智慧化手段赋能高质量治理,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必然要求。

线下治理离不开线上支撑。桐乡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优势,深化大数据在基层治理中的综合运用,推出“桐行通”“桐解码”等线上治理平台,开展在线调处、流转交办、回访督办,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网通办”“最多跑一地”“就近跑一次”,群众反映事项即时办结率达99.55%,满意率达96.8%,分别比三年前提高16个和7个百分点。

前端治理离不开末端分析。桐乡充分利用线上治理平台积累的大数据资源,定期开展数据研判分析,梳理出重大矛盾纠纷及涉访涉诉苗头隐患,为开展源头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今年以来,桐乡重大矛盾纠纷发生率和上访发生率分别同比下降了10.2%和26%。

局域智慧离不开系统整合。随着智慧化手段在“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深入应用,具有行业特点、专业要求的数字化治理系统越来越多,跨部门、跨区域、跨专业难以共享互认问题更加突出,数字化操作系统和APP扎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层负担,影响了治理效率,强化智慧治理手段集成,加快实现整体智治势在必行。盛勇军表示,希望各层面一起努力,打通数据孤岛、推进数据集成,用整体智治为“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插上赋能的翅膀。

猜你喜欢

三治融合三治桐乡
“三治”融合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三治”工作联动监督动员会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四川:创新“三治” 激发乡村社会活力
桐乡翔云小学:用第三方评测激励学生阅读
“三治融合”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构建
桐乡东池蚕种生产新模式试行小结
桐乡现存若干谱牒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