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危?机!

2020-01-08

中国名牌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双循环华为疫情

众多品牌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主动转型育新机。在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大背景之下,中国品牌抓住机遇,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共克时艰 应对危机

防疫抗疫,各大品牌几乎第一时间作出积极响应。旺旺集团不仅捐赠了大量除菌产品,旗下位于长沙的湖南旺旺医院,更是此次疫情中的定点医院之一;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随后五菱首批100万只口罩完成交付,从开工到交付只花了72个小时;两天时间内,匹克准备的近10万只口罩便被派发一空,匹克还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口罩佩戴辅助器,引发点赞;百度利用技术优势助力抗疫,包括建立百度App“抗击肺炎”频道,实时通报最新疫情,百度地图上线“发热门诊地图”……

作为民族品牌的代表,华为在这次武汉保卫战中勇挑重担。在火神山医院5G基站的建设开通工作中,华为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从网络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光纤铺设、架设基站、开通调测等整套建设流程。此外,华为还向武汉捐赠了一套与中国电信企业联手打造的远程会诊系统,保证了视频会诊畅通无阻,大幅提升了诊断效率。

在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众多企业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中各大车企相继出手,无论是奔驰、宝马、大众,还是北京现代、东风汽车、江淮、奇瑞、长城、比亚迪等,共同为这场爱心接力跑出了“中国速度”,累计捐赠人民币及物资数亿元。

而诸如广药集团、寿仙谷、片仔癀、佛慈制药、山西汾酒、北京稻香村、恒顺醋业、东阿阿胶、广誉远、桂发祥、腾药制药、重庆登康口腔、卫岗乳业、北京一轻食品、首农食品集团等企业自疫情发生后,率先发挥自身产品技术和资源渠道等优势,纷纷为防疫工作提供“弹药”、物资补给和生活保障。

一些大品牌利用渠道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参与抗击疫情。2月15日,中石化正式官宣开始卖菜。为了顺应疫情下隔离的防控大趋势,这一品牌还特地打出硬核口号“不下车不开窗,一键送到后备箱”,一举进军生鲜行业,一时间,吸粉无数。

在危机中育新机

疫情的冲击也让众多大小品牌进入艰难生存时期。

自疫情暴发以来,教育、餐饮等服务业首当其冲被波及。2月6日,兄弟连创始人李超发布公开信,宣告品牌破产;2月11日,上海莫尔顿海鲜牛排坊的3家门店均发出停业通知……国外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5月22日,创立于1918年的赫兹租车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就连美国知名服装品牌J.Crew也未能幸免。

有些大品牌因“免疫力”不足也遭受了滑铁卢。2月14日,方正集团因未能清偿债务,且明显不具有偿债能力,法院要求其进行破产重整。

虽然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然而,逆风前行,亦见风口。疫情之下,在线经济展现出强劲的韧劲和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品牌焕发新生机。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一些行业例如餐饮业暂时难以复工,而线上零售行业却面临人员短缺的情况,这便催生了共享员工这一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期间,盒马鲜生入职共享员工1800余人,沃尔玛入职共享员工超3000人,苏宁物流“人才共享”计划有超过3000人报名……

同时,“直播带货”这一营销模式应运而生并大行其道。这种集商家、网络大V、广大消费者于一体的新型商品售卖形式,做到了“足不出户”体验式消费,受到了消费者、生产者、平台的热捧,产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主播“大咖”,如李佳琦、薇娅等。各地兴起的“县长直播”“市长直播”经常被数万网友“剁手”围观。县市长们希望通过这种新渠道卖出产品、打出品牌,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进入2020年以来,国家提出“新基建”概念,旨在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以BAT为代表的众多品牌竞相进军新基建。5月26日,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宣布,腾讯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将是腾讯重点投入的领域;阿里云也在4月20日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5月8日,百度与广州开发区达成战略合作,两者将共同打造粤港澳智能网联先导区,落地ACE交通引擎,成为广州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参与者。

华为进军新基建的方式更为抓眼球。10月30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登场。屡次强调“不造车”的华为,又一次在汽车领域“出圈”了。目前,已经有超过150款车型确认搭载华为HiCar,预计到2021年,华为HiCar装机量将达到500万辆。华为车载智慧屏也填补了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的空白。

“双循环”发展之道

新基建、新技术、新模式加速了经济的转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开新局。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品牌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品牌用创新、创意挖掘循环潜力。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一款经典产品——百花牌花生牛轧糖在LuOne凯德晶萃广场开出快闪店,在为期48天的运营时间里,提供花生牛轧糖风味的奶茶、蛋糕以及系列文創产品。

大白兔、百花所属的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还透露一个好消息: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与2019年同期持平;同时,大白兔奶糖和花生牛轧糖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其中花生牛轧糖在2020年5月首次实现出口。“老字号通过不断创新,能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力,既有利于做强内循环,又有助于做大外循环。”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坚说。

平台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托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希望。10月,拼多多宣布全面升级“新品牌计划”:2021年至2025年扶持100个产业带,订制10万款新品牌产品,带动1万亿元销售额;从以头部代工企业为主,扩展到为全中国优质制造企业服务,数量从1000家提升至5000家;百亿补贴、秒拼事业群等拼多多强势资源加入“扶持资源包”,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品牌推广方案;从帮助代工企业孵化自主品牌,升级为代工企业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子品牌打造、新锐品牌扶持、国货老品牌再造等四种模式。

白酒企业也不遗余力发力双循环。在9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卫东明确提出:“中国酒业要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产区、产品双提升和品质、品牌双驱动的强力支撑,三者有机一体。这是酒业同行面临的历史新使命,任何时候,优秀的产品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不仅“双循环”的提出振奋人心,“十四五”规划的出台也意味着中国沿着既定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前进。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在全会提出的目标中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创新能力还要“显著提升”,到2035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关键核心技术要“实现重大突破”。

2020即将结束,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坚持务实创新,铸造强势品牌,在战略机遇期迎接挑战、搏击风浪,这是中国品牌交给时代的答卷。

(编辑/陈

猜你喜欢

双循环华为疫情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战疫情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