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凉血方配合西药治疗非新诊断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

2020-01-08陈建玲孙继生王大鹏

光明中医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免疫性西药病程

王 珊 陈建玲 孙继生 王大鹏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常见且多发的一种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出血风险随之增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因患者对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促使增加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数量,导致巨核细胞血小板产生不足,属于免疫介导发生血小板双重打击诱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报道了清热凉血方配合西药治疗在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28例非新诊断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本院参与诊治的56例非新诊断成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以双盲法对样本展开分组研究,联合组28例,女性与男性之比是1∶1,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2岁,中位年龄(55.52±4.31)岁;最长病程1年,最短病程0.5年,中位病程(6.01±0.22)个月;血小板计数中位计数值14.44×109/L。西药组入组28例,女性与男性之比是15∶13;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33岁,中位年龄(55.69±5.32)岁;最长病程1年,最短病程0.6年,中位病程(7.22±0.22)个月,血小板计数中位计数值14.32×109/L。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病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与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关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相符合,病史大于3个月,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治疗方案之后表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申报医学伦理之后治疗方案被认可。

1.3 排除标准将年龄小于18岁存在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相关药物过敏体质患者排除研究;将糖皮质激素禁忌证患者,私自服用其他治疗药物患者,不能定期进行随访患者排除研究。

1.4 治疗方法西药组予以西药单独治疗,每日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0048;生产单位: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300 μ/(kg·d),连续应用14 d治疗;如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超过100×109/L,需要停止用药;每日注射20 mg注射用地塞米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055,生产单位: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进行4 d治疗;无效患者需要在2周之后进行再次注射。联合组患者予以清热凉血方配合西药治疗,西药治疗方案和西药组一致,清热凉血方包括茜草20 g,生地黄20 g,党参20 g,墨旱莲20 g,女贞子20 g,白术15 g,仙鹤草15 g,黄芪15 g,淫羊藿15 g,肉苁蓉15 g,紫草10 g,陈皮10 g,当归10 g,赤芍10 g,生甘草10 g,牡丹皮10 g。针对阴虚患者增加石斛10 g和黄精10 g,针对阳虚患者增加巴戟天10 g与锁阳10 g,针对血虚患者增加阿胶15 g;水煎上述药材400~500 ml,将其武火烧开后使用文火煎煮到150~200 ml,榨渣取汁后,再煎煮1次,每日早晚2次温服,一个疗程为4周,进行3个疗程治疗。

1.5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血小板计数(PLT)。1)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经治疗血小板计数水平超过100×109/L,不发生出血现象;有效:患者经治疗血小板计数水平超过30×109/L,相比较基础血小板计数大约增加2倍,不发生出血现象;无效:患者经治疗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30×109/L,发生出血现象。2)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糖耐量异常、呕吐、轻度低钾血症、感染。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包,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PAIgG、PLT水平,采取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取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5.00%,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PAIgG、PLT水平比治疗前PAIgG、PLT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2组PAIgG、PLT水平对比,P<0.05;治疗前后组PAIgG、PLT水平对比,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PAIgG、PLT水平对比 (例,

注:与治疗前对比,1)P<0.05;与西药组对比,2)P<0.05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显著低于西药组的28.57%,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属于常见且多发的获得性免疫出血性疾病类型,有血小板减少,广泛皮肤黏膜、内脏出血及其血小板抗体增加等表现,大部分成人可能逐渐变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应用切脾术、促血小板生成素、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法,虽然具备一定治疗效果,但具有费用贵、易复发、不良反应多[1,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被纳入中医学“血症”“紫斑”等医学范畴[3],是因久病损伤、过度劳倦、风热毒邪、过度饮酒等导致机体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瘀血内阻及其热感迫血,进而导致出现脾肾两虚与气虚血瘀的疾病,依据中医辨证治疗基本原则,中医治疗根本是健脾肾。清热凉血方中党参、黄芪、当归及白术具备益气补血的作用[4];墨旱莲、肉苁蓉、女贞子及淫羊藿存在温补(刚肾)、滋阴养肾的作用;生地黄、赤芍、紫草、牡丹皮及茜草存在行瘀止血、清热凉血的作用[5,6];陈皮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的作用;生甘草具有清热祛毒的作用;仙鹤草具有促使骨髓巨核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的作用,可延长血小板存活时间[7];生甘草具有调和诸药、清热祛毒的作用;诸药物共奏养阴清热、补脾温肾、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8]。

本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西药组的28.57%,P<0.05。证实,清热凉血方配合西药治疗可显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升治疗的安全性;联合组临床学有效率96.43%高于西药组的75.00%,P<0.05。证实,清热凉血方配合西药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治疗后2组患者PAIgG、PLT对比,P<0.05;治疗前后2组PAIgG、PLT水平对比,P<0.05。证实,清热凉血方配合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血小板计数水平。

牟宗玲等[8]研究显示,治疗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后2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对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胃肠反应8例、柯兴氏征22例、肝功能异常4例对比对照组的15例、30例、10例,P<0.05。证实,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具有显著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升高血小板计数,稳定病情,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以上结论,与西药单独治疗对比,将清热凉血方配合西药应用在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免疫性西药病程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