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MRCP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评估价值体会
2020-01-08蔡小东
蔡小东
(射阳振阳医院 江苏 盐城 224300)
胆囊炎是临床中胆道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并发胆囊结石的比例相对较高,临床治疗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临床手术中发生胆囊动脉损伤的比例相对较高,导致患者手术风险增加问题[1]。对此,本研究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检查及评估方式进行分析,讨论上腹部MRCP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30例为实验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男女分布比例为17/13。年龄分布范围为29~73(51.63±5.93)周岁。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病程时间分布范围为0.3~4(2.31±0.86)年。另选取同期无胆囊疾病的上腹部CT检查患者30例为参照组,患者男女分布比例为15/15。年龄分布范围为29~70(51.58±5.91)周岁。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性别、年龄分布范围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符合可比较要求。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行上腹部MRCP检查;(2)患者或结束了解本研究,自愿参与;(3)无腹腔积液。排除标准:(1)上腹部手术;(2)恶性肿瘤;(3)检查结果伪影干扰过于严重[2]。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上腹部MRCP检查,应用上腹部MRCP扫描仪器实施检查;检查设备SIEMEMS ESSENZA DOT,其扫描参数为:TR2200,TE554,FOV320。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胆囊管、胆囊动脉平均显示评分数据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对比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两组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显示情况通过χ2检验形式校准,检验表述方式为(n,%)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校准基线。
2 结果
2.1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走行情况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胆囊管正常走行21例,占比70.00%;胆囊管异常走行9例,占比30.00%,其中,高位胆囊管异常4例,占比13.33%;右迷走胆管形成管异常2例,占比6.67%;旋前于肝总管右壁位置汇入异常2例,占比6.67%;低位胆囊管异常1例,占比3.33%。胆囊动脉Ⅰa19例,占比63.33%;胆囊动脉Ⅰb2例,占比6.67%;胆囊动脉Ⅱa3例,占比10.00%;胆囊动脉Ⅱb6例,占比20.00%。
表1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走行情况
2.2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平均显示评分比较
对比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平均显示评分数据(见表2),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平均显示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胆囊动脉平均显示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2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平均显示评分比较(分)
2.3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显示情况比较
对比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显示情况(见表3),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90.00%、100.00%)胆囊动脉(96.67%、100.00%)显示比例具有一致性,P>0.05。
表3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显示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胆囊炎是临床中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多合并发生胆囊结石,临床治疗本病多采用微创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缓解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4-6]。本研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实施上腹部MRCP检查,结果显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平均显示评分具有一致性,实验组胆囊动脉平均显示评分高于参照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通过上腹部MRCP检查能够对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情况进行明确,以便于在手术中更为精准的对其胆囊实施切除,防止患者发生血管损伤问题,能够进一步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水平。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予以上腹部MRC检查,能够对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走向及显示情况进行明确,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因此,检查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评估中具备临床退关该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