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度镇静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0-01-08余慧强高保军祝志邦陈学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中度

周 侃 余慧强 高保军 祝志邦 陈学良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454000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手术方法的进步,如今针对诸多疾病可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救治和控制。手术作为创伤性治疗方法,对术中麻醉的要求较高,尤其当前临床逐渐减少全身麻醉方法的应用,以降低误吸、插管失败风险及相关麻醉不良反应,而逐渐加强椎管内麻醉方法的应用[1]。蛛网膜下腔麻醉属于应用普遍的椎管内麻醉方法,为确保获得最佳的麻醉效果,应加强对不同麻醉药物的研究。丙泊酚作为超短效静脉麻醉药,应用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等特征,具有一定的麻醉价值,但其维持时间较短,且镇静效果有限,而且术后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因此需加强对更加安全麻醉药物的研究[2]。右美托咪定作为较新的镇静剂,能够获得良好的镇静效果,且安全性较高[3]。为此,本文对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度镇静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行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度镇静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为(46.92±2.24)岁,体质量46~76kg,平均体质量(55.93±3.26)kg;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为(46.87±2.29)岁,体质量46~76kg,平均体质量(55.91±3.61)kg;排除近期使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患者、心律失常患者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患者等;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标准化麻醉,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加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企业名称:德国费森尤斯卡比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066),协助患者取侧卧位,选择L3~L4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2.5ml 0.5高比重布比卡因(企业名称: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40),给予1mg/kg丙泊酚(企业名称: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静脉注射10min以上,维持麻醉为2.5mg/(kg·h)。

1.2.2 观察组:实施标准化麻醉,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加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选择L3~L4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2.5ml 0.5高比重布比卡因,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85)静脉注射10min以上,维持麻醉为0.5μg/(kg·h)。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有效麻醉维持时间(首次给麻药至首次要求补充麻醉药时间);测定术中不同时间段(术前,术中5、15、45min,结束时)患者镇静评分变化;镇静评分采用改良的OAA/S评分,分别1级(完全清醒,对正常呼名的应答反应正常)~5级(对拍身体无应答反应,但对伤害性刺激有应答反应)。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包含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寒战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有效麻醉维持时间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有效麻醉维持时间比较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镇静评分比较 术前和术中5min两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5、45min时间段观察组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镇静效果更好。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镇静评分比较级)

2.3 两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比较 分析表3可知,观察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χ2=4.10,P<0.05)。

表3 两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手术作为应用普遍的治疗方法,由于侵入性、创伤性等特征,为确保其顺利开展,减少应激反应,应注重实施有效的麻醉方案,确保患者维持良好的镇静状态[4]。中度镇静作为有意识的镇静状态,即通过药物产生意识抑制,但能够对口头指令及轻度触觉刺激做出有目的的反应,属于适度镇静[5]。当前临床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的应用较为普遍,为确保维持中度镇静需加强对相关麻醉药物的研究。丙泊酚作为常见的麻醉药物,使用后可快速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且其具有较高的亲脂性,但在实践应用中难以确保良好镇痛,患者仍可能出现术中躁动,不利于手术的开展[6-7]。右美托咪定具有药代动力学可预测性强特征,使用后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且可终止疼痛信号的传导,并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确保降低和稳定血压、心率,维持良好的镇静效果[8-9]。此外合理使用右美托咪定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还能够预防心肌局部缺血的发生,且具有缓解焦虑,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0]。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和术中5min两组镇静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有效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不同时间段镇静效果更好,且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度镇静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较好的麻醉时间,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且术中镇静效果较好,利于手术的顺利展开,且不会引起较多麻醉不良反应,属于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

综上所述,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度镇静均可获得一定的麻醉效果,但右美托咪定具有有效麻醉维持时间长、镇静效果好和不良反应率低等优势,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中度
小米手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一清胶囊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