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中国竹资源分析
2020-01-08李玉敏冯鹏飞
李玉敏 冯鹏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018年,中国完成了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清查结果显示[1]:全国林地面积32 368.55万hm2,其中森林面积21 822.05万hm2,占林地面积的67.42%;活立木蓄积190.07亿m3,其中森林蓄积175.60亿m3。我国森林资源总体上呈现数量持续増加、质量稳步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増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竹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的重要阵地。本文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汇总分析了我国竹资源的现状、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以期为中国的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竹资源总量
我国竹林面积641.16万hm2,占林地面积的1.98%,占森林面积的2.94%。其中毛竹林467.78万hm2、占72.96%,其他竹林173.38万hm2、占27.04%。
1.1 按性质分类
从起源上看,我国竹林以天然林为主,面积为390.38万hm2,占60.89%;人工竹林面积250.78万hm2,占39.11%。从权属上看,主要为个人所有,个体竹林面积为550.50万hm2,占85.86%;其次为集体竹林,面积为65.38万hm2,占10.20%;国有竹林面积为25.28万hm2,占3.94%。从林种上看,以用材林为主,面积438.99万hm2,占68.47%;其他依次为:防护林178.30万hm2、占27.81%,特用林22.42万hm2、占3.50%,经济林1.45万hm2、占0.22%。
1.2 毛竹资源
我国毛竹株数141.25亿株,其中毛竹林株数113.60亿株、占80.42%,零散毛竹株数27.65亿株、占19.58%。在毛竹株数中,胸径在7 cm以下的有23.57亿株、占16.68%,7~11 cm的有87.46亿株、占61.92%,11 cm以上的有30.22亿株、占21.40%。
2 竹林质量状况
竹林质量体现在单位面积生物量、郁闭度、平均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株数等指标方面。
2.1 单位面积生物量
我国竹林平均生物量为65.81 t/hm2,其中毛竹林为70.53 t/hm2,其他竹林为53.10 t/hm2。
按起源分,天然竹林为69.86 t/hm2,人工竹林为59.52 t/hm2;按林木所有权分,国有林为66.70 t/hm2,集体林为59.62 t/hm2,个人所有林为66.51 t/hm2。
2.2 平均郁闭度
我国竹林平均郁闭度为0.69,其中,毛竹林为0.70,其他竹林为0.67。按起源分,天然竹林和人工竹林均为0.69;按林木所有权分,国有林为0.72,集体林为0.68,个人所有林为0.69。在全国竹林中,郁闭度在0.2~0.4的面积为41.54万hm2,占6.48%;郁闭度在0.5~0.7的面积为330.92万hm2,占51.61%;郁闭度在0.8~1.0的面积为268.70万hm2,占41.91%。
2.3 平均高度
我国毛竹林平均高为10.1 m。按起源分,天然毛竹林为10.6 m,人工毛竹林为8.8 m;按林木所有权分,国有林为10.4 m,集体林为10.3 m,个人所有林为10.1 m。在全国毛竹林中,平均高为10.0~15.0 m的面积为263.63万hm2,占56.36%。
2.4 平均胸径
我国毛竹林平均胸径为9.3 cm。按起源分,天然毛竹林为9.3 cm,人工毛竹林为9.1 cm;按林木所有权分,国有林为8.8 cm,集体林为9.1 cm,个人所有林为9.3 cm。在全国毛竹林中,平均胸径7 cm以下的株数为17.63亿株、占15.52%,7~11 cm的株数为69.78亿株、占61.43%,11 cm以上的株数为26.19亿株、占23.05%。
2.5 单位面积株数
我国毛竹林每公顷株数为2 429株。按起源分,天然毛竹林为2 460株,人工毛竹林为2 347株;按林木所有权分,国有林为2 720株,集体林为2 289株,个人所有林为2 429株。
3 竹林生物量与碳储量
我国竹林生物量为4.22亿t、占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83.64亿t)的2.30%,占森林生物量(166.11亿t)的2.54%。
我国竹林碳储量为2.11亿t,占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9.80亿t)的2.35%,占森林碳储量(81.25亿t)的2.60%。
我国毛竹林生物量为3.30亿t,碳储量为1.65亿t。
4 竹资源分布
我国竹林分布在17个省份,其中竹林面积在30万hm2以上的有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广东、安徽、广西,8个省份面积合计为570.70万hm2,占全国竹林面积的89.01%。毛竹林分布在13个省份,其中毛竹林面积在70万hm2以上的有福建、江西、湖南、浙江,4个省份面积合计370.62万hm2、占全国毛竹林面积的79.23%。
4.1 省级分布
从各省(市、区)的竹资源量来看(表1),福建省竹林面积最多,为113.96万hm2,占全国竹林面积的17.77%;其次为江西省,竹林面积为105.65万hm2,占16.48%。竹林面积列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
4.2 区域分布
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和竹种生物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竹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根据中国区域划分的类型不同,各区域竹资源的分布情况如下。
1)经济发展区域分布。东部地区竹林面积253.76万hm2,占全国竹林的39.55%;中部地区246.94万hm2,占38.51%;西部地区140.46万hm2,占21.91%。
表1 中国各省(市、区)竹林面积与株数
2)气候大区分布。湿润区竹林面积640.84万hm2,占全国竹林的99.95%;亚湿润区0.32万hm2,占0.05%。
3)主要流域分布。长江流域竹林面积347.79万hm2,占全国竹林的54.24%;淮河流域9.83万hm2,占1.53%;珠江流域72.97万hm2,占11.38%。
4)主要山脉分布。秦岭—大巴山竹林面积4.98万hm2,占全国竹林的0.78%;桐柏山—大别山12.23万hm2,占1.91%;天目山—怀玉山69.52万hm2,占10.84%;武夷山—戴云山149.26万hm2,占23.28%;罗霄山78.10万hm2,占12.18%;南岭65.67万hm2,占10.24%;雪峰山46.77万hm2,占7.29%;武陵山7.68万hm2,占1.20%;无量山—哀牢山1.44万hm2,占0.22%;横断山13.62万hm2,占2.12%。
5)主要林区分布。东南低山丘陵林区竹林面积502.44万hm2,占全国竹林的78.36%;西南高山林区16.45万hm2,占2.57%;西北高山林区1.28万hm2,占0.20%;热带林区18.00万hm2,占2.81%。
6)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水源涵养型生态功能区竹林41.96万hm2,占全国6.54%;水土保持型生态功能区竹林11.88万hm2,占1.85%;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生态功能区竹林9.92万hm2,占1.55%。
5 竹资源变化
5.1 竹林面积变化
中国于1973—1976年开展了第1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至2018年,已经进行了9次。从历次清查的结果看[2-5](图1),40多年来我国竹林面积增加了341.39万hm2,年均增加8.13万hm2,年均增长率为1.83%。
图1 中国竹林面积变化
图2 主要产竹省份竹林面积变化
5.2 主要产竹省份竹林面积变化
竹林面积位居前5位的省(区)中(图2),福建省在历次清查中均稳居第1位,竹林面积呈稳定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75%;江西、湖南和四川竹林面积增长较快,特别是自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以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82%、3.08%和3.12%;浙江省竹林面积近年来增长较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