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十四五”发展阶段性特征及规划主题主线

2020-01-08沈晓栋肖琛

浙江经济 2019年23期
关键词:十四五公共服务浙江

□沈晓栋 肖琛

“十四五”时期,浙江正式开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但仍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处于工业化提升期、数字化融合期、城市化转型期、市场化攻坚期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提质期。“十四五”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综合实力更进一步。创新发展有效推进。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6%,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新兴产业发展良好。协调发展不断增强。长三角一体化工作加速推进,“四大”建设持续发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环境空气、水环境质量继续向好,“三改一拆”继续推进。开放发展亮点纷呈。举全省之力成功举办G20 杭州峰会,成功举办第三届、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共享发展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

供给侧改革稳健推进,八字方针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持续巩固。持续淘汰改造落后产能,减费降税收效明显,基础建设补短板有效推进。微观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19年上半年,全省在册市场主体687 万户,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1197 户,居全国榜首。产业链水平加速提升。2019年前三季度,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3%,新产品产值率36.5%。经济市场循环加速畅通。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100 天”,省级以上平台实现100%“标准地”供地。

表1 2018年江浙沪地区质量效益部分指标

“三大攻坚战”全力打响,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金融风险防控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9月末全省不良贷款率1%,较“十三五”初期下降1.17 个百分点。精准脱贫有力有效。启动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完善因病致贫的医保制度和救助体系,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污染防治深入落实。启动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湾(滩)长制,“五水共治”成果全面巩固。

当前浙江省在长三角区域竞争中所处方位

经济发展方面:增长速度快、特色优势强,但质量效益水平较低。领跑势头强劲。“十三五”期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5%,比上海、江苏分别高0.7、0.3 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2.9%,比上海、江苏分别高2.6、1.4个百分点。特色优势显著。2018年,浙江数字经济总量2.33万亿,列全国第四,增速高于江苏、上海。民营经济持续活跃,2018年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 强企业93家,连续20年蝉联榜单数量之首。质量效益水平较低。201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与江苏、上海差距较大,每百元固定资产投资产出GDP增速1.7%,比上海和江苏分别低1.7和0.5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方面: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科创能级水平不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低。2018年浙江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分别低于上海、江苏1.5、0.1个百分点。2017年浙江R&D 政府投入占比7.2%,远低于上海(35.6%),比江苏低1.3个百分点。科创能级水平低。2018年浙江研究机构98家,仅有1个大科学装置和1所211大学,与上海、江苏差距较大。浙江累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数(897人)仅为上海的71%。

城市发展方面: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增强、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但城市化水平与上海差距较大。中心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浙江5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增长规模加快,常住人口年均增速1.4%,比江苏高1.1个百分点。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浙江公共服务财政预算支出年均增速高于上海、江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全国最低。城市化水平与上海差距较大。2018年浙江城镇化率68.9%,比江苏、上海分别低0.7、19.2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浙江教育、医疗财政预算支出年均增速分别比上海低0.4、6.8个百分点,比江苏低0.8、1.1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方面:生态建设高水平推进、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但低碳发展仍需加快推进。生态建设高水平推进。2018年浙江森林覆盖率61.2%,居全国第五,领先上海、江苏,累计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0个。环境治理成效显著。2018年,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与上海持平,比江苏低15微克/立方米。2019年上半年省控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占比全国第一。低碳发展仍存不足。2017年浙江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41 吨标准煤,能耗总量增长3.7%,均高于上海和江苏。

改革发展方面:“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深入推进,但营商软环境有待加强。继续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便民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延伸扩面,政府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营商软环境有待加强。根据《2018中国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18年浙江综合营商环境指数(78.5)全国第四,低于上海(81.8)和江苏(79.9),差距主要在技术创新、人才和文化环境等方面。

图1 2018年江浙沪地区科技发展部分指标

“十四五”时期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

“十四五”期间,浙江正式开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但仍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处于工业化提升期、数字化融合期、城市化转型期、市场化攻坚期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提质期。

(一)工业化提升期: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正在进入深度工业化阶段

按工业化有关理论,浙江多个指标已达到“后工业化”水平,如2018年浙江人均GDP约1.5万美元、已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且一产占GDP比重仅3.5%、霍夫曼比例系数低于1。但在一产就业人数占比、城市化率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从区域协调发展看,丽水、温州两市人均GDP 不足1 万美元,衢州、金华、台州三市人均GDP 未迈入高收入经济体门槛;衢州、丽水一产就业人数占比超30%,金华、台州一产就业人数占比接近20%,表明不少地区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从质量效益看,尽管浙江工业经济供给体系较为强大,但大多数仅能满足中低端需求,人均工业增加值不仅远低于日德韩等先进水平,较国内部分省市亦有明显差距。“十四五”期间,浙江仍将处于工业化提升期。

工业经济放缓但仍有较大潜力。近年来浙江工业增速有所趋缓,但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十四五”期间,随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稳中有进的宏观经济环境将为工业企业效益改善提供坚实支撑,预计工业经济将在5%~6%的合理区间稳定运行。

高端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主动力。近年来,以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增速不断加快,占比不断提升。“十四五”时期,高端制造业将成为浙江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新动力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十四五”时期,浙江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将不断融合,一方面,制造企业投入产出和生产经营服务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等优势,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

(二)数字化融合期:数字经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均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十四五”期间,能否在数字经济领域抢占先机,将决定浙江在全球产业竞争中能否实现由“跟跑者”“并行者”向“领跑者”的历史性转变。

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浙江传统产业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阵痛期,“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将强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流程再造和体系重构,推动传统产业摆脱粗放生产方式,实现产业链向高端转变。

数字经济仍是创业创新最活跃的领域。近年来,浙江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了新一波创业创新浪潮。“十四五”期间,随着“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将继续作为创业创新最活跃的主场战,进一步吸引汇聚来自全球的高端人才、高端资本和高端技术等。

(三)城市化转型期:进入以世界级城市群、大都市区和高能级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市化高级阶段

长三角加快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城市群面积21.2万平方公里,人口超1.5亿,远超其它五大世界级城市群,但域内人均GDP1.37万美元,不到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的三分之一,作为腹地更为广阔的后发赶超型新兴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

大都市区成为全省现代化发展引领极。随着新型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建设深入推进,平台对区域经济转型和引领作用凸显,全省将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中心带动,以环杭州湾、甬台温、杭金衢、金丽温四大城市连绵带为轴线延伸,以四大都市经济圈为辐射拓展的“四核、四带、四圈”网络型城市群空间格局。

高能级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期间,高能级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杭州将积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宁波将进一步接轨上海,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亚太重要门户城市和“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

(四)市场化攻坚期: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政府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运用,加快“掌上办事”“掌上办公”“互联网+监管”“互联网+督查”最强省建设步伐,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

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完善。“十四五”期间,浙江将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在以亩产效益为核心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

以“一带一路”为统领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十四五”期间,浙江将进一步加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程度,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和高水平对外投资策源地,在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走在前列。

(五)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提质期:补短板、扩供给、促创新

基本公共服务围绕“七有两保障”目标加快补短板。加快发展地区、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面临“质”“量”并举问题,不少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面临“新二元结构”压力,均是“十四五”时期需重点攻克的民生短板。

扩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为民生改善的重点任务。“十四五”期间,要扩大高质量的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增加托幼服务有效供给、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等。

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更加多样化、提供主体更加多元化。“十四五”时期民生领域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渠道不断拓宽,浙江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将更加多样化、提供主体更加多元化。

“十四五”时期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应把握的主要矛盾

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但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思潮也在暗流涌动。未来,大国博弈趋向长期性,浙江企业对外出口、海外投资、国际技术合作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日益迫切的转型升级需求与制约创新的路径依赖之间的矛盾。浙江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但并未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产业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新旧动能转换不畅,民营经济领先优势弱化。如何打破价值链“低端锁定”,是“十四五”时期必须审视的问题。

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2018年浙江常住人口城市化率68.9%,户籍城市化率46.0%,城市化仍有较大空间。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浙西南山区等加快发展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还有较大差距,制约了一体化进程推进。

活跃的民营经济与制度改革瓶颈之间的矛盾。民营经济是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度供给不足一定程度抑制了民营经济活力释放,如民营企业面临更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尤其是“隐形门槛”,融资难融资贵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亟需突破制度瓶颈。

日益增长的优质公共服务需求与有限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十四五”期间,人民群众对各类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政府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面临更大考验。伴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浙江将呈现人口老龄化、家庭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减量化“三加速”,人口规模红利、结构红利“双减弱”,政府将面临财政收入增长减缓和社会保障刚性支出“两头”挤压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

(一)主要考虑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在供给侧。“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又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又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和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篇布局、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总方略。2018年,“八八战略”实施15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为浙江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争当排头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要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要求,在新起点上扛起使命和责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深化省委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建设“六个浙江”。“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部署充分反映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责任担当,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浙江的具体体现。“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化落实省委“两个高水平”、“六个浙江”战略部署,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

彰显浙江发展阶段特点和发展特色。当前,浙江仍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特别是产业、科技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够强,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沪、苏、粤,仅为日韩1/3左右,浙江万家企业监测显示,仅7.7%的企业认为在国际产业链中具有强势或绝对强势地位,认为处于弱势或绝对弱势的企业高达28.9%;基础研发投入、每万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低于沪、苏、粤,不足德日韩20%,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数仅为上海1/3、江苏1/2 左右,每百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不足德日韩1%。此外,浙江居民消费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但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发展滞后。“十四五”时期,只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才能突破产业链前堵后追挤压和核心技术被“卡脖子”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主题主线建议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十四五”期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治本之策。在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猜你喜欢

十四五公共服务浙江
公共服务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论气象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