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2020-01-08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张美丽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 张美丽
在语文科目教学中,“读与写”本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延续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语用能力,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及语言构建。本文针对人物精神的作文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情感认知,同时还能拓展作文水平。
一、开发作文知识路径,转变知识呈现方式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其作文思路的引导一般来源于教材当中,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思路受限,同时,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获取的知识层面和文字语言信息也会相对较少。对此教师应当注重对作文素材的开发,以及语言构建路径的拓展,结合天津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有关人物情感的课文,拓展和延伸出更多的层面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转变知识呈现的方式,以此构成创新性作文思路,提高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初中语文《台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中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并延伸出对此方面的作文创作。所以以课文素材为基础,让学生深度欣赏并对课文主旨进行简单表述。其中学生在讨论父亲建造台阶的意义和原因,以及作者想要表达对父亲的情感时,说道:“文中作者的父亲建造台阶,是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想要改善居住条件,通过父亲对台阶的高要求,体现了父亲较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讴歌了父亲对生活和地位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对此,教师以“父爱”为依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组织语言讲述父亲对自己爱,或者身边有关“父爱”的故事,并以“父爱”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创新思维讲述短文与课文的相似处和差异性,并在短文中仿照课文写作特点,突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效率,以及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
二、转变传统教学思路,丰富过程指导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和思路也要逐步转变,以“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教学和知识论证过程,来提高语文作文能力。但是目前由于受到语文课程改革的影响,所以传统教学思路难以符合当前教学需求,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专项能力及素养的培育,也需要依托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对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路,通过丰富过程指导活动,强化学生的作文思维,同时提高综合能力。例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课文的熟悉,以及对文中人物精神的讨论,延伸到作文教学层面,以此为教学基点,引导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结合课文中运用的人物精神描写方式,如参考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品德等,运用单个场景、物品、细节、对话,甚至是一个人物的神情、动作,来描绘人物的伟大精神及素养,以此激发学生对作文过程的深度探究。其次,教师可以学生的写作过程为基点,对作文教学过程进行革新与调整,将教学思路建立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层面上。如以学生作文中的某一人物形象为依托,让学生准备几百字的陈述,并对人物精神进行续写,以此在优化作文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调整作文评改形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运用同一种方式进行统一管理,不仅教学效率不高,同时还会出现学生整体水平下降的状况。对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调整作文的评改形式,将教师评改、学生互相评改等方式,更好地应用到作文教学与评改当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邓稼先》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文中人物精神、情感等不同的理解,围绕邓稼先高尚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来给予精准评价,由此衍生出作文教学。学生对此类型人物精神了解的深入性,以及模仿性、创造性有所不同,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作文结果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与批改。其中可以构建小组模式,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审阅、欣赏、批改和借鉴等,以此激发学生的作文创作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用欣赏的眼光评判学生作文
欣赏是教师对学生最根本的尊重,同时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类似激励和鼓励等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创作出更优秀的作文。就一篇作文而言,阅读的人心境及心情的不同,甚至是个人喜好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评判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当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活跃学生思维,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老王》一课教学中,教师以文章主旨为依托,让学生明白了“老王”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而文章也体现出了作者对“老王”的情感,进而反映出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畏之情。以此为作文核心,学生根据这一思想进行了写作,其中有的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不幸者的理解和尊重,利用课文《老王》来反映或抨击当下一些负面事件,使学生情感有所升华。就此教师感受到了学生不同角度下进行的思考和情感,在评价不同学生的作文时,都带有欣赏和鼓励、认可的态度,进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对写作更加有自信。
五、教材激发灵感,培养学生自主思索的能力
灵感来源于生活当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况,从灵感激发的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转换思维,通过教材案例进行情感交流,一方面体会文章中不同人物角色的精神和情感,另一方面添加自己的看法或感情,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例如,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掌握中心思想,让学生感悟作者情感,对伟人鲁迅的感情世界和具备的精神,进行总结与论述,创作成作文,并添加自身情感。对此,教师运用灵感激发的方式,示范性地举例鲁迅先生众多伟大精神中的一点,如待人接物等,进而引导学生挑选一点进行创作,叙述自己认为的鲁迅先生何其伟大。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灵感激发,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索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六、结语
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以读促写”和“以读悟写”的教学模式,将读写进行有序结合,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词汇,体会作者情感,从而更进一步获取文章信息,以此加强学生对语文中语言和文字的正确认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