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2020-01-08江苏省滨海县坎北街道中心小学顾凤芹
■江苏省滨海县坎北街道中心小学 顾凤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能力逐渐显现,课堂也变得更加多元、开放,课堂预设难以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教师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物,要把握契机适时调整,及时处理,从而促进教学生成,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不是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个会思考、有主见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目中无人”,看到的只有教学任务,而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反馈,关注学生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弹性预设内容
教师在预设时适当“留白”,为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有思考的余地。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预设需遵循学生的生命发展规律,不能一味求多求满,不为学生留有空间。教师要以学定教,充分地把握学情,要建构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差异,设计多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师要以问驱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课堂主线调整预设,让学生的探索有方向、有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高估学生的能力,会预设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导致学生回答不全面、思路不清晰,教师要分析是否需降低难度。教师预设时要从不同方面分析学生学情,及时掌控全局,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降低问题难度,让学生更易于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后能认可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他们运用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的预设要具有开放性,要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见解,只要学生说得合理,皆可以接受,这样就会提升问题的高度,也让教学变得更丰富。
二、构建良好关系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信息更丰富、思路更宽广,让他们成为资源的消费者、课堂的生成者,教师也不是信息的简单呈现者、学业的评价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要予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教师是资源的发掘者,更是成长的引领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积极地思考,在畅所欲言中增进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疑惑。教师要构建平等的关系,让师生在课堂上轻松地沟通交流,促进彼此的进步成长。
如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一纸,要做到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猜想出有1厘米、2厘米、3厘米。教师让学生说说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拿出1厘米的正方形去摆一摆,教师追问学生: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剩余?学生在操作后试着用其他的正方形摆一摆,看有无剩余,并将摆的情况记录下来。学生分别尝试了1、2、3、4、5、6、7厘米的正方形,他们在操作后交流摆的情况,并分组汇报摆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说说哪些是有剩余的?哪些是没有剩余的,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厘米?最长的是多少厘米?学生在友好的氛围中交流,他们根据摆的情况,总结出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24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操作的空间,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不断探索出公因数的意义。在练习时,教师呈现问题:小芳家的卫生间长36分米、宽28分米,她家打算铺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如果不用裁剪,你建议该买什么型号的地砖,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对此议论纷纷,有学生指出,求出36、28的最大分倍数是4,因而该选用边长为4分米的地砖。也有学生指出地砖并非越大越好,得考虑美观、价格等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深入地表达,让他们考虑得更全面、更客观。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以亲和的话语、激励的眼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注意,他们会时时以教师为榜样,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能使话题的交流引向深入,产生多样的表达,促进教学的生成。
三、提升教学智慧
教师面对课堂生成,应具有教学机智,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积累的经验内化为能力。很多学生因学习经验不足,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于表面,教师要“借力打力”,依据学生的问题推波助澜,促进教学的生成。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当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晰,教师要发挥“放大镜”的作用,让他们对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有新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如在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教师提出问题:2.145的十分位是什么?有位学生回答是“4”,教师追问学生,“如果十分位是4,那么‘1’代表的数位是什么?”这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个分位”,此时有学生指出“没有个分位”。为增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教师提出问题:“个位代表什么?十分位代表什么?”在学生回答出十分位代表多少个十分之一后,有学生明白十分位是“将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十分,每一份就是十分之一”,此时这位学生恍然大悟,“怪不得小数没有个分位!”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的想法多样,但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知识积累不够丰富,他们有时对教师预设的内容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理解,教师可以“将错就错”,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问题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错误的机会,让他们将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加以对比,自主寻找出错成因,挖掘隐含的内容,当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会主动思考并寻找冲突原因。教师以不同的错误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去思考、辨析,能引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教师不必急于去“同化”学生,否则难以让学生接受,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陷阱,诱引学生“出错”,让他们重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内容的生成,教学方式要多样、教学内容要多元,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生成内容要围绕目标,教师要为学生的思维指引,捕捉有意义的生成信息,并予以适当补充,让教学变得更精彩、更有价值。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弹性预设内容,为学生留有探索、思考的空间,让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汇,不同的智慧得以碰撞,从而发掘学生的学力,增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