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及指导策略

2020-01-08朱桑丽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学会幼儿

朱桑丽

(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8)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幼儿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对幼儿的心理成长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在相关文献里提出在幼儿时期,由于心理成长不够成熟,幼儿会做出一些让大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和动作,告状行为就是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在生活中,幼儿常常会通过告状的方式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其次,幼儿需要通过告状来获得教师的帮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成人总结出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当幼儿发现其他小朋友出现错误行为时,他会以告状的方式引起成人对小朋友错误行为的关注。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会与很多同龄的小伙伴一起游戏。随着交往的展开,孩子的伙伴也越来越多,同伴关系在他们心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现在大多数家庭孩子较少,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多。受到这种现状的影响,幼儿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不知道如何建立和谐友爱的同伴关系,因而导致了告状行为的产生。换言之,告状是幼儿社会化程度低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家庭教育因素

由于计划生育,大多数家庭一般就是一子或一女。孩子在家庭中被给予了溺爱、放任、迁就,逐渐形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错误的教养方式也成为孩子养成告状习惯的罪魁祸首,这使得孩子欠缺与其他同龄人沟通的能力。在遇到困难时,他们第一时间是找教师帮忙,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很多家长也常常以为告状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久而久之,家长就不会去制止。这也助长了幼儿的告状行为,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1]

(三)幼儿教师因素

作为幼儿的教育者,教师承担着比家庭更为复杂的教育任务。首先,教师要对幼儿展开全面的思想教育。在生活中,教师要更多的鼓励幼儿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面对幼儿园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给予幼儿与大家相处的方法。其次,教师自身的言行对于幼儿的性格和道德的养成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要更多地去了解事情的经过,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一)用幼儿的语言来提高其能力,丰富其生活经验

3~6岁幼儿特别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孩子熟悉的动画人物,让幼儿讨论动画中的人物行为,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绘本剧表演等方式让幼儿体会角色,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减少告状行为的产生。

(二)多与幼儿交流沟通,鼓励其独立处理问题

教师还可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如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让幼儿讨论一下解决的方法。接着,教师可再创设相同的真实情境,让幼儿把自己思考的办法用在真实的情境中,使幼儿能将获得的经验迁移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提高幼儿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现代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会经常抱怨,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同学分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何与同伴相处,因而常常会发生争抢位置、玩具等事情。寄养儿童能学会同情,并具有共享意识,可以进一步降低无谓的抱怨。作为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教师,要尽量给孩子一个空间,使其自由交流并提供其相互合作的机会。总之,教师要抓住教育的机会,让孩子懂得分享,并慢慢学会分享,通过体验活动的冲突与认知来解决问题。

(四)用直接的方式教幼儿学会解决问题

教师要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多说“请,谢谢,对不起”,学会谦虚。例如,平时很热心的涛涛已经帮蕊蕊坐上秋千椅了,蕊蕊觉得自己已经坐稳了,却不能阻止涛涛拖拉自己的行为。然后,她就跑去告状:“老师,他拉着我上椅子。”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孩子,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可以对涛涛说,感谢你的帮助,我现在已经可以了,不需要你的帮助”。抢着帮她的涛涛听完便很高兴地离开了。可见,引导孩子学会谦虚、道歉、宽恕和合作,是解决孩子之间冲突的好办法。[2]

单独开展培训的目的是希望能面对面培训幼儿。这对减少幼儿抱怨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可组织“我把小法官当”等活动,有意识地让那些爱抱怨的孩子扮演“法官”的角色,使他们能获取相应的经验。教师要帮助孩子解决争端,并遵守规则。

(五)抓住游戏准备的教育契机

教师在准备一日活动时常常会提前准备一些材料、场地并预设时间,而这些准备的过程也包含着很多教育契机。同样的游戏孩子在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该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这些都是教师会去提前思考的问题。教师可预设孩子在游戏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冲突,并告诉其如何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教师通过巧妙的方法能减少孩子之间的冲突,提供必要的方法让孩子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问题原封不动地告诉自己,请求解决。久而久之,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告状也就减少了。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学会幼儿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解决问题的设计
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