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1-08罗冬长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图像素养

罗冬长

(珠海市紫荆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

数学教师由于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学内容背离了教学目标。教师讲,学生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样的教学形式无法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时间一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大大降低。这极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形式化

部分教师还存在教学形式化的现象。他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美观度,如PPT的展示,重效果轻内容,直接导致教学内容与技术应用过程的脱节,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用。另外,教师对部分知识点的讲解不深入,导致学生学习的一知半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

在传统教学评价下,教师始终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的片面性和单一性导致教师看不到学生的进步,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建立。教学评价有时也只是为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并不是研究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这不利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导致教学评价失去了其本身的实质性意义。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信息技术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丰富数学的教学形式,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如此,其视频、音频和图片展示等形式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顺利推进教学进度。

例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变量对函数图像的影响。然而,要保持函数图像的准确性,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确定图像的点上,而且图像又会因一个点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的功能呈现整个图像以及在图像各点变动下的函数图像的变化等。这样既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学生对函数图像进行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做到活学活用,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进度。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为此,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交流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组成员的分配中,教师要保证各成员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学习方法等的不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1]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预习和理解全等三角形,探索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确定方法。通过在小组中的学习,学生能互相交流看法。这能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观察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并进行总结。这将更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彩票这一生活化的案例导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将彩票的中奖机制与基本工作原理向学生进行介绍,然后引导学生计算彩票中奖的概率,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销售额与中奖金额的差异,了解彩票的盈利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四)注重课堂教学留白,促使学生深入学习

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注意适当“留白”,这既是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表现。教师要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意识。在学生没有思路和头绪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2]

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与相似三角形有关的例子,如“4米高的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为6米,附近一建筑物的影长为24米,那么该建筑物的实际高度是多少?”,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作图过程是否出现相似三角形?”“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什么?”等,将问题留给学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适当的课堂留白能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一步的研究,顺利推进课堂教学进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采用合理的评价机制,使教学评价更具针对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将考试成绩看作衡量学生数学学习的唯一指标,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在考核过程中要将学生的数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步幅度以及考试成绩等纳入到考核体系中,综合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考核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既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步骤。

三、结束语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逐步渗透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渗透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助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图像素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