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选修专题 激活课堂生命

2020-01-08萧健晖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
关键词:传记辩论诗歌

萧健晖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二中 广东广州 528000)

整合选修课文并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

例如: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选修8“新闻阅读与写作欣赏”;选修9“传记选读”;选修13“论语选读”。

一、以专题形式整合课文

语文专题的设计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按文本类型划分,分为诗歌、散文、小说、传记等专题;第二类按话题划分,如鲁教版、苏教版等教材,课文编排以文学人文话题为专题标题,指引学生阅读相关课文。

我在进行高二选修专题教学时,吸取了两者所长,取两者的平衡点,克服前者大量相同文体阅读重复性的问题,也借鉴了后者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七篇选修课文的文本特征,我大致进行了以下的归类:1.小说中看人性;2.诗歌中看人情;3.散文中看人品;4.论语中看智慧;5.传记中看沧桑;6.新闻中看世态。我尝试以此把选修课文勾勒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学习任务,再把零散的文本用一个整体的思维进行归纳,使学生在学习这些选修课文前就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

在有了总体思路之后,我就对7篇选修的课文内容进行归类调整,并突出学习主题。

楚汉骄雄:《项羽本纪》《高祖本纪》《鸿门宴》

人性本恶:《促织》《狂人日记》《一个文官的死》《面对苦难》

人性本善:《哦,香雪》《热爱生命》《论语-情操篇》

忍辱负重与潇洒豁达:《定风波》《报任安书》《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以上专题围绕核心话题进行课文重编,引导学生跨文体阅读,跨古今阅读,跨中外阅读。有一定跨度的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以话题为纽带的阅读则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独立的文本,他们是在比较中阅读,从而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不但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通过专题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的“浅阅读”向“深阅读”转变。

例如,专题1“楚汉骄雄”中的《鸿门宴》,传统的教学会把此篇独立地进行翻译梳理,对文言知识进行积累,最后归纳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差异等。在进行专题化的课文整合后,我联系了选修9“传记选读”中的《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两篇传记系统地讲述了两人的生平大事,勾勒了两人的人物形象,为《鸿门宴》的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史料。三篇课文的整合教学,固然增加了教学的容量,也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延长了教学时长。然而,从课堂的气氛,课后学生的作业,甚至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来分析,整合的阅读量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专题的阅读兴趣很浓,课后写作作业见解深刻,成绩略有上升。

由此可见,专题的设计可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组合,不要拘泥于文体,不要局限于传统的单元设定。教师完全可以以话题为纽带,串联必修与选修课本,贯穿不同的文体单元。整合专题需要找到一个“整合点”,整合点的设计越是到位,课堂的气氛和效果就能更好地被激活。

二、系列化的专题教学设计

除了设计专题,以话题形式开展阅读、课文教学以外,每个专题都必须辅以对应的思考题、写作题和辩论题。

语文的四大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这不仅是四大技能,也是促使学生能力和语感不断提升的实践途径。传统的教学把这四个基本技能进行单独的教学,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传统的课文阅读教学就仅仅以一篇课文为对象在课堂进行分析阅读,解决几个阅读问题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写作教学又另起炉灶,另找写作题目和话题,进行脱离于课文的写作训练。演讲、辩论或朗读,或许跟课文相关,但相关性并不强。久而久之,由于课文与实际语言运用的分离,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就会越来越轻视,大大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其实,对课文进行单篇教学的模式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孤立地进行多篇非整合的课文教学,学生所形成的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而这些知识碎片由于缺乏专题的引导,很快就会被遗忘,难以构成知识的系统。因此,专题教学要达到学生能力和语感的提升,就不能进行传统的单篇文本教学,应当充分利用专题阅读的深度,进行后续练习,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名称:写作题/辩论题

楚汉骄雄:写作题:谁是真英雄?

人性本恶:辩论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忍辱负重与潇洒豁达:辩论题:遇到困境时,该忍辱负重还是潇洒豁达?

以上是四个专题对应的语言应用题,虽然每个题目的切口都比较小,但每个题目都是为专题阅读教学量身定做的。学生在进行专题的前期阅读活动后,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这些练习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契机,让他们能“学以致用”。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启发点。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有话可说”;面对激烈的辩论气氛,学生的求胜心理促使了他们努力求知。这样能促使学生更进一步扩大阅读面,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

三、高考专题知识的渗透

高二的教学任务不能自成一格,完全脱离高考要求。高二的教学任务应该把高考的专题知识细化,落实到专题的教学环节中。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按照诗歌类型进行分类学习,但课本中对于诗歌的艺术手法并没有充分说明。因此,在对诗歌类型横向分类的基础上,我还进行了手法的纵向分类,按照抒情主体、抒情方式、写景方式、表达方式等纵线进行第二次分类,把诗歌的手法类型落实到各首诗歌中去。虽然这个方法对诗歌的课时有所延长,但通过纵横两线的交汇,诗歌的情感和诗歌的手法,这两个高考诗歌命题方向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对于高二选修课文的专题整合,我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验和研究,从单篇的课文教学到专题系列化的教学,教学思维从“被动的教书”转变为“主动的编书”。这样不仅为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也为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传记辩论诗歌
诗歌不除外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传记书坊
读失败者的传记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