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建筑预算教学优化研究
2020-01-08张晓慧
张晓慧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如东 226400)
高职院校中《建筑工程预算》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其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密切相连,还呈现出极强的政策性、地区性,必须要与国家、地区的建设规范相适应。该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建筑工程的工艺流程、施工技术工艺、施工规范、工程造价、工程预算等,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在培养相关人才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必须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工学结合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一、工学结合模式概述
所谓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将学习与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进而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可以说,工学结合模式是一种半工半读的形式。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具体的工作和学习时间进行分配。
与传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相连,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也能够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不同的工作单位,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也促使学生的身份进行转化,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进而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建筑预算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时,应切实结合企业调查、专家座谈、毕业生回访等形式,了解当前建筑工程预算市场的实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高职《建筑工程预算》这一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将其分为知识目标、职业素养目标和综合素质目标三大类。首先,知识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预算方法等,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操作。其次,职业素养目标则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熟练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提升学生预算软件编制、清单报价的应用能力等。最后,综合素质目标则是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岗位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内容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建筑工程预算》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课堂教学、课程实训两个阶段,并且在具体的教学中,以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要线索,进而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其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和优化时,教师必须对这两部分基础性的内容加以强化,不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当前市场上的人才需求特点,针对BIM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预算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现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相应的内容,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对BIM软件的应用能力,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工程预算。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再借助工学结合模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算》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开展教学。以“工程量计算方法”为例,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实际的工程案例,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进而指导学生在实际案例中,真正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由于《建筑工程预算》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复杂,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方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将各种建筑的构造图形、各种表格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原现场的构造图,进而在具体化、形象化的多媒体技术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高职《建筑工程预算》的学科特征,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全面加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满足当前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