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盆景制作技法探析
——以斧劈石盆景制作技法为例
2020-01-08胡建新
胡建新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104)
斧劈石属于沉积岩,它是一种硬性石种,因其层理构造与沉积岩特征尤为相似,侧面层理重叠明显,端口不规则且表面纹理,如山水画中的斧劈皴,故又被称为斧劈石,其形状长而扁,多呈柱状,丝状形少有,色有深浅,质有软硬。颜色以灰黑为多,还有青灰、黄色、红色、五彩等。有的质地带有白色方解石夹带金属颗粒,虽坚硬不易加工造型,但利用好又似瀑布状或呈雪花状。大部分结构呈片状,适宜加工造型各种形式的山水盆景。柱状形的适宜表现石林式,斧劈石中的上品,具有片层薄而细密、线条柔和等特点,适作中远景及近景,但少数形态奇特的也可用作特写近景。由于其形态峻秀兼备、线条挺拔苍劲、色彩千变万化,造型布局并非难以入门。此种材料虽加工过程有难度,但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基础。斧劈石产于江浙、安徽、贵州一带,其中以江苏武进所产质最优,其碎料还可用作制作微型盆景。
1 制作技法分类
按石料性质来分,山水盆景制作技法可分为软石加工和硬石加工技法。
1.1 软石类加工
软石形态的纹理往往不理想,因此不得不进行人工加工。常用的加工工具有铁锤子、粗细锯齿、及切割机等。斧口锤、平头锤、尖头锤是铁锤子常见的三种类型。加工外轮廓线主要用斧口锤,针对石料进行斩削;平头锤即为家用型锤子,其一端或两端呈平面,用于敲打錾凿以此錾凿加工石料;加工纹理、洞壑等形态主要用尖头锤。斧劈石虽属于硬质石料,但可用此法加工。精加工时可借助粗细锯齿来完成,加工好的石料可用手锯或切割机切平。
1.2 硬石类加工
硬石类石种由于具有天然形态,一般不需进行大量加工,需稍作处理即可,保证石料表皮和纹理的完好性,如英石、太湖石、灵璧石及水冲类石种等。斧劈石是硬石类少有的可用软石类结合硬石类加工技法处理的石种。硬石类常用工具是锤子、凿子、切割机、打洞机、砂轮机等工具。凿子和凿子主要用来开料、外轮廓和纹理加工。切割机用来切割石料。打洞机主要用来加工种植穴。砂轮机主要用来表皮和纹理处理。
2 山水盆景制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过分注重硬石类盆景
从历次盆景展览会上的作品看,现在软石类盆景越来越少。虽硬石品种多,但造景少雕琢、刚劲有力且不易风化,表现的景观丰富。软石类盆景加工难,易风化、景观表现有局限等因素。笔者认为,软石类盆景制作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基础,学好这一基本功,能为制作硬石类盆景打下坚实基础。
2.2 山水盆景植物配置多为临时性
优秀的山水盆景作品,植物配置相当重要。当下,存在山水盆景植物配置有临时种植之感,起不到和山石的有机搭配的作用。笔者认为,必须把植物材料和石料放在一个等同位置上加以重视,采用繁殖手段,选用枝短、叶小、品种多样的植物,从小进行造型培植,解决山水盆景植物配置是问题。
2.3 普遍存在重树木轻山水的现象
首先,树木盆景的精品原本在国外就价值昂贵,随着盆景交流不断加强,精品意识决定了我国树木盆景价值的不断提升。其次,山水盆景主要在国内流行,国外对它了解不多。再其次,国内盆景界和媒体对山水盆景的重视和宣传不够。
3 斧劈石制作技法
3.1 选石
因材施艺是制作盆景的重要路径。我们要从石材的不同角度反复推敲,然后根据石材的自然纹面和形状仔细斟酌后进行选石。因斧石的颜色多样,即使是从同地采集的石料,颜色和质地也会存在差异,要挑选纹理细密均匀,其质地软硬适中,便于加工,即使大石改小石后纹理仍柔和优美,不失天然之美。选材还要注意其体态留有加工余地,有陪衬用料。细巧宜作远山石,粗狂者宜作奇峰怪石。所有选料最终要达到颜色统一、纹理统一、形态统一,方能开始加工。
3.2 石料加工
斧劈石加工主要分两个方面:①外轮廓造型加工;②表面皱褶纹理加工。加工之前要收尽奇峰打草稿,进行构思构图,做到胸有成竹。加工要审视石料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的规律性,不要单看表面,而忽略牢度。外轮廓造型加工应尽量不动老面,下手要胆大心细。如处理纹理时,要看清纹理走向,理清纹理脉络,或深或浅,做到自然流畅,鬼斧神工,增加斧劈石盆景的艺术感染力。不要总在一个角度上加工,可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石料,石有多面,关键是要把握主要观赏面正面和左右两个侧面,水的曲折源流,要考虑周到,给人一种变化多端的感觉。皴法加工,外轮廓加工决定山形变化,其手法要简洁明了,在尽可能保留原有轮廓线的基础上,表现皴法要精细,从整体上看,变化中有统一,常修改,常调整,使外轮廓线更趋完美。在处理斧劈石表面时,其皴法常用的有大小斧劈皴、披麻皴、折带皴等不同皴法,表面的皴法要随外轮廓线走,最关键的是要分出表面的层次变化。使用锤子要注意手腕的用力,不能用力过猛,轻重有度,角度顺应纹理脉络走向,尽量避免用长直线(除有特殊造型需求外),做到里外皴法一致。重要观赏部位需精加工,体现出线条的长短、深浅、宽窄等变化,所有加工的石料要脱离匠气,做到浑然一体。
3.3 锯截
锯截的作用是把加工后的石料将所需的部位截取,使石料立稳于盆内以便后面造型布局。锯截前先要对石料进行划线。划线是制作山水盆景相当重要的一道工序,对最后成型的盆景起到关键的作用。划线有两种方法:①根据现有盆的尺寸进行划线(如主峰石的高度不能高于盆长的2/3);②根据加工后的材料按照最优原则进行划线,最后根据造型布局后的效果来定盆。锯截时一定要保持底面的平整度和立面的稳定性。锯截一般先锯截主峰然后配峰、次峰、坡脚、平台等,由大到小进行。
3.4 打磨、去刷、清洗
经加工后的石料会产生新伤,还会因生硬的线条和尖头的棱角等显得“火气”太重。由于斧劈石加工后新面与老面无法相比,所以大料需用角向砂轮机,小料需用砂轮打磨。另外,打磨要尽量避免将加工部位磨成尖面或圆头,否则会与整体山石不协调。可以利用钢丝刷顺着纹理朝一个方向,刷出石料附着的污染物,将纹理拉出,以呈现其质地色泽,使新、老面更为贴近,再用清水冲洗。
3.5 造型布局
造型布局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主峰、配峰布局。主峰宜高耸,或阔大,或放置显要位置,主峰一般不宜居中,居中容易形成对称,难以产生动势感。同时,左右配峰在体态上也不能对称,各自都应有变化。群峰的前后左右排列切忌呈梯形,要相互顾盼,富有韵律,有虚有实,产生鲜明的主次对比。其次是山腰布局,山腰要有变化,无论是峰还是峦山,腰线都要流畅,不宜对称,左右要有变化,一长一短才能赋予山的动势。在造型上,要让每组线条从不同角度欣赏都很自然,每组线条要极具个性。再其次是山麓(即山脚、坡滩)布局,有山麓等作为陪衬对于任何山水盆景都必不可少,它们或有高低,或有大小,或有平斜,显得富有变化。为了更突出水的柔软和活性,需要富有变化的山麓。为突出对比、韵律、均衡、虚实、前后等视觉效果,可采用礁石、小岛、远山,起到层次丰富,增强透视效果。画理“上看峰,下看脚”道出了山麓在山水盆景中观赏的重要性,布局时山石不能布的太满,要留出水面空间。
3.6 拼嵌和胶合
要使石与石之间紧密结合,采用拼嵌手法把几座山石有机组合,形成统一整体。胶合时把山石放在玻璃或平整地方,其上面垫上塑料薄膜或纸张,然后在每块山石的底部以及两石交接处用水泥(也可用石胶)涂抹,同时,与石胶合须上下磨合,使两石黏合紧密,刮尽多余水泥,构出略凹的阴缝,并将同类石材的石屑刷在接缝处,或用刀锯勾勒出相近于原来石料皴法的纹理,使人看不出接缝,及时清除黏在山石上的水泥粘污。在胶合时,考虑种植布局应立足整体,水泥干透后剔除纸张以及水泥残迹。
3.7 植物配置种植
画论有“山为体、石为骨、草为毛发”。山水盆景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山水盆景的生机,同时构成了一幅有生命的立体画。常选用的植物为枝短叶小,自然趣味浓厚的木本、草本等植物材料,数量不宜太多,为主题服务。运用虚实、对比、夸张等造型艺术手法,起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3.8 摆件的配置
摆件主要有小桥、小船、亭台、小屋、人物、鸟兽等。摆件配置得体,方能突出山水盆景主题。摆放摆件须充掌握摆件与山石的协调感。首先,选择摆件以小为主,突出“山高水远”的意境;其次,安放摆件要把握好透视,以能表现出盆景中的空间艺术效果;最后,掌握摆件的摆放位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山水盆景的制作,是一个技术加艺术创造美的过程,需要创作者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积淀,既要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还要遵循盆景创作的基本原理,熟悉盆景制作工艺,创新盆景技术方法,在盆景创作实践中提炼作品内涵,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山水盆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