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树木栽植与管理养护研究
2020-01-08韦湘
韦湘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人们对城市绿化越来越重视,促使人们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尝试,栽植观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树木的栽植和养护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相关栽植和养护技术实现改良和创新。
1 城市园林树木栽植的重要意义
1.1 可以绿化、美化城市
在城市的相应空间栽种园林树木,可以绿化城市的自然空间、美化环境,营造瑰丽的城市生态景观。栽种树木时,根据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利用树木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进行巧妙的搭配,可以表现出树木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自然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这不仅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还可以随时随地化解人们的疲劳,给城市居民带来一种舒心、愉悦的体验。
1.2 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空气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栽植园林树木能够改善空气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净化城市空气。现代城市人的汽车占有率很高,甚至很多家庭都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汽车,这虽然方便人们的出行,但也造成很大的汽车尾气污染。栽植园林树木,可以能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主要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特点,让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的氧气,使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2)起到除尘、杀菌的作用。园林树木的栽植,大大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可以调节城市空气的温湿度。很多树木的树叶上都长有一些细小的绒毛,有的树木还能分泌黏液,这些绒毛和黏液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有害微粒,还可以大量减少和消除空气中的尘埃,起到杀菌、除尘,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1.3 符合城市生态环境的总体规划要求
城市园林树木栽植,一方面,能够为人们提供更理想的生活、工作、学习场所,满足市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也符合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思路和方向。有利于人类活动和环境达到平衡,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总体规划,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
2 城市园林树木的栽植管理
2.1 园林树木的选择
树木品种的选择是园林树木栽植的基础,对园林绿化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选择树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树木。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方在土壤、土质等方面的地域差别很大,所以不同城市在选择园林树木的品种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树木。所选的树木品种要适应当地环境的要求,在满足生态性、观赏性的同时,保证树木栽植的成活率和适应能力。
(2)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树种。树木的生长与阳光和水分密不可分,这些都是气候因素。气候和温度直接影响树木的涨势,适宜的温湿度是树木成活的关键,所以在选择树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气候特点。例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冬季的时气温非常低,降水量比较少,而且冬季时间比较长等气候特点,所以应该考虑选择一些抗低温、耐干旱的树,从而确保树木的成活率,降低成本。
(3)苗木的质量也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结合当地的地质及气候特点,选择了适宜的树木品种之后,还要认真把控苗木的质量。首先应该确定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其次应该注意挑选满足色泽正常、枝叶繁茂、根系发达、上下匀称等条件的壮苗。在苗木的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造成再次损伤,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园林建设成本。
2.2 园林树木的栽植
在栽植树木时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园林场地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树木品种。场地环境是城市园林树木栽植的场所,工作人员要事先了解园林的土壤情况,再依据苗木对土壤、光照等生态因素的要求,在不同的栽植场地,选择不同种类的树木。选种时,要结合树木的生长规律,理性科学地分析土壤的酸碱性、透水、透气性等对树木的影响。
(2)合理选择树木的栽植时间。树木苗种栽植的成活率和栽植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栽植工作应该要顺应树木的生长规律,选择合适的季节、时间进行栽植。一般来说,树木的栽植时间考虑能让其在隔年的春天发芽为最好,即选择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栽植。这样对树木的性状影响最小,树木随着季节的更替,完成从发芽到叶落的一个生命周期,保障其有比较好的生长状态。如果是台风多发的地区,还要关注具体的天气情况,避开台风,选择温度和降水适中的时间进行栽植,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若是有反季节栽植的植物,需要依据其生长规律,结合实际条件选择栽植时间。
(3)常规树木的移植。在栽植树木之前要对种植现场进行平整,一般情况下,应该在苗木起挖前,根据栽植树木的种类事先挖好大小适中的栽植坑,适当使用基肥。在苗木起挖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标记好苗木的阴阳面,并对树木进行适当修剪,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树木移植后自身水分和营养的消耗流失。移植时,依据苗木的种类,选择合理的挖掘方式,将根部连同土壤一起挖成直径大小合理的土球。运输前要用麻绳等材料对树冠和土球进行适当的保护,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对树木造成伤害。在栽植树木时,要按照原来的生长方位放入事先挖好栽植坑中,然后分层回填土,注意观察土球、植物根系等与种植土壤的融合,最后捣实地面,对于新移栽的树木,在定期浇水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喷洒灌溉的方式提高成活率。
(4)高大树木的移植。大树在准备移植前需要断根处理,这样有利于促进长出侧根。在起挖之前需要进行修剪,主要是去掉病虫枝和多余的树枝,可以适量的多修剪掉一些树枝,保证大树蒸腾功能的稳定。大树的挖掘主要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在起挖过程中尽量保证根部伤口的完整,有利于移植后的生根,挖好的土球需要进行软材包装,一些胸径比较大的树木要采用包装土球。大树一般采用汽车运输,装车时尽量使树冠向着汽车尾部,并且注意固定好树木,防止碰伤树木。大树的定植要注意朝向,保证定植深度适中,必要时要配合使用吊车,将大树放进栽植坑后撤出土球的包装或箱板,分层填好土。最后,根据高度、树冠等情况在大树周围搭设保护支架,防止树木倾斜摇晃,保证存活率。
(5)园林树木栽植的整体造型。多数情况下,园林树木的栽植都需要依据地形、周围环境、景观等进行事先的整体规划造型。在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园林的具体性质和实际用途选择树木的种类,并注意与当地人文环境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地形、道路、建筑等因素。在一些比较大的园林景区的设计,要按照一定秩序选择树木,合理规划树木植株的种植位置和间距,注意次之分,同时注重虚实和层次的变化。园林树木栽植的整体规划,既要考虑实用性,也要兼顾美观性,为居民城市营造幽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3 园林树木养护技术要点
3.1 树木的灌溉
园林树木日常的灌溉,是树木养护的基础步骤,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状态,不同类别的树木所需要的水分也有差异。浇水量和时间间隔要依据栽植树木的种类进行,同时,还要根据城市实际的季节和降水量,调整浇水的时间周期。近年来,园林灌溉系统在我国发展比较很,取代一些人工灌溉,灌溉系统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有所选择。一般采用人工灌溉和机械灌溉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合理、高效的灌溉效果,更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
3.2 树木的施肥
施肥可以为树木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树木施肥应该选择在天气晴朗时进行,阴雨天肥料的营养成分会被雨水冲失,达不到施肥的预期效果。施肥后需要及时适量的浇水,使肥料渗入土内,供树木充分吸收。施肥要根据树木的种类、数量选择不同的肥料,注意底肥和追肥的配合使用,防止盲目的过量施肥,对树根造成损伤。
3.3 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方法是喷洒农药,但是要根据农药的效果,尽量选择使用生物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病害虫对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威胁,所以要做好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在秋冬季时应做好养护涂白,有效防止病菌和虫卵的发生。防治病虫害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3.4 园林树木的修剪整形
树木的修剪,既是树木良好生长的需要,也是为了丰富园林的整体造型,要合理选择修剪的时间,一般在夏季和入冬进行。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树木,修剪方式要加以区分,尤其对于还处在生长期的小树,要选择在分枝处进行修剪,不能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无论树木处于任何生长阶段,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树木更好的生长,所以修剪要适度。整形修剪是树木修剪的另一个目的,主要是为了整理树木的形态,对树木进行造型设计。一个园林树木的整体造型要协调、美观,定期进行整理,工作人员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提高整形工作的效率,让园林树木的造型更加生动有趣。
4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都市生活与大自然之间的衔接,是城市面貌的一个方面,可以给城市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城市园林树木的栽植与养护,不断探索、总结科学的树木栽植管理方法,注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市民营造幽雅舒适的城市园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