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研究

2020-01-08于云峰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标准化职工生产

于云峰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2)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制度,确定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排查安全隐患,建立预防机制,让每个生产环节都有符合安全生产的规范和要求,保证呈现良好的生产状态,确保企业能够做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体现先进安全管理思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标准强化了风险管理,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细节,查找事故隐患和问题,做到持续改进,做到了从根本上去解决企业安全的问题,提高企业技术安全和生产力的发展,降低危险性,保障生产力。

2 当前机械制造行业生产现状

2.1 生产设备问题

一般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规模都非常大,全套流程需要多个工序连贯而成。各个工序是分散的,但是之间联系又非常紧密,生产设备又因为涉及多重工序,每一道工序又需要专业设备的辅助,就使得设备的数量和结构繁多,在操作上增加了作业的难度。虽说现在是机械化制造,涉及多种类型的基础机械设备,但是还是有很多流水线上的运作是需要靠人工来操作,而这些产品的质量也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相关。

2.2 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通过很多以往发生的案例可以得知,大多数机械制造行业一线操作人员教育程度偏低,专业水平也有限,而且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要求一人分管2道工序,而且并未对其定期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素质的教育,这样导致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缺乏,工作态度不端正,无法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3 企业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完善管理

许多机械企业的共性问题在于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生产落实情况不达标,同时因为企业的性质不同、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都有不同,也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这也是一种安全隐患。

3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重点。所以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其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还要严格执行标准,明确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统一生产,将安全生产全面贯彻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3.2 强化职工安全责任意识

在生产工作期间,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日常工作中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强化职工综合素质提升,除了需要构建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网络,还需要对职工加大针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时常附有安全管理抽查。日常需要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有新入职或变换工种的职工必须要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必要的岗位工作人员还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日常工作中时常带领员工开展现场实操教育,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为重点,组织员工找出问题做好预防,做好紧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3.3 严密监控设备原材料及产品质量

影响机械行业安全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除了在生产环节,另外与机械配套的设备以及原材料的质量水平也有密切关系。为此,企业需对设备及原材料的采购加强重视,需要反复检查质量状态,日常也需要多关注设备有无异状等,对于要淘汰或禁止使用的机械必须严格禁止使用。只有各方面都做好保障,才能有效提升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系数。

3.4 密切关注基层员工状态

日常工作中,要达到安全质量评价标准,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过程较长,时间也长,这样一来就会打消部分职工的积极性,而且职工的工作情绪会受到家庭、情感、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导致引发安全事故。企业需要掌握职工的心理状态变化,建立科学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让员工在工作中保持专注的工作状态。

4 结束语

机械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离不开安全管理的,而安全管理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系统的工作,为了进一步实现安全管控,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机制,并且加强对于技术人员的培养,强化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标准化职工生产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标准化简述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