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1-08梁译丹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型专业人才计算机网络

梁译丹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 崇左 532200)

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岗位发展需求,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职业学校应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专业理论基础与技能实践的综合培养,建立以职业为导向、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等创新型教学模式,校企共同开发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确保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型优秀人才。

1 计算机网络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专业型人才培养,现行教育模式普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并且学校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脱离了社会对人才的发展要求,软硬件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导致学生专业技能差,无法满足岗位就业的实际需要。由于专业人才培养涉及企业、学校、行业产业等多方利益,学校应立足于学生专业发展,建立校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合作共赢模式,通过校企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校企共同主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2 计算机网络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途径

2.1 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双元机制

学校要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专业能力为教育目标,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效促进学生理论基础与专业实践技能的发展和提升,校企之间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合作原则,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校企人才共同培养的无缝对接。例如,学校可把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搬进课堂,拓展丰富学生的专业思维和视野,企业可定期接收学生参与岗位实践,使学生的实践专业技能得到强化锻炼。同时,企业还可指派专业素养过硬的专业人才,到学校进行实践技能指导,向学生灌输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岗位规范、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育,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网络型企业的岗位对接,学校要始终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岗位需要,推出校企联合培养教育制度,学校依据企业的标准培养人才,待学生毕业后,企业需全面接收考核合格的学生,缩短专业人才企业岗位的磨合时期。

2.2 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实训教学

学校要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完整课程体系,构建以任务驱动、项目驱动、案例驱动的多元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开发操作中。例如,学校以开发企业所需产品为项目,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任务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在相应的实际案例引导启示下,逐步将专业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其次,学校可依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建设虚拟系统设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等校内实践基地,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专业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学校与企业之间还应建立多途径、多层次的实训体系,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全面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水平。

2.3 推动体制改革,打造双师团队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扎实理论基础的复合型教师人才,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必须要具备丰富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因此,学校要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的途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最优的资源环境。例如,学校与企业建立全方位合作,邀请企业的网络工程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将企业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理念引入学校,同时学校借助企业资源环境,安排优秀教师到企业岗位进行学习,到企业中挂职实践,并参与职业资格考核,逐渐成长为“双师型”讲师。其次学校还要积极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创设最优的教学环境和培养模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应形成与企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之间的紧密结合与优势互补,构建网络技术综合实际训练基地,学校要始终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主导,为学生建立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实践环境,并鼓励学生到与专业相符合的企业中去实习、培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同时学校要及时了解企业行业的发展状态,掌握当前社会岗位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教学模式的及时调整和优化,为高水平、高素质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的实践学习条件。

猜你喜欢

专业型专业人才计算机网络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