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2020-01-08赵江招董国英张能云刘春萌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想工作学生

赵江招 张 莉 董国英 张能云 刘春萌 商 江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0)

高校大学生代表着新生力量,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地位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新媒体以其数字化、交互式、无时空障碍等优势颇受大学生的青睐,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应势而谋,主动作为,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成为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

1 媒体融合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在举旗定向问题上不容半点松懈。[1]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传统宣传方式上,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校报、校广播站、校宣传栏、电子屏等。

2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现状

2.1 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氛围是好的,但还存在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许多专科院校还没有独立的党委宣传部,没有对宣传思想工作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宣传思想工作主要靠马克主义学院、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负责,部门之间相互并行、互不隶属,因此往往造成各部门按自己的方式宣传思想,有的靠传统课堂传授,有的靠传统媒体宣传,有的靠新媒体宣传,有的靠辅导员队伍讲授,缺乏宏观管理和资源整合协同,导致宣传思想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整体宣传效果不理想。

2.2 宣传队伍能力素质差异较大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3]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新媒体包围的现代环境下,虚拟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搭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成为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3 阵地管理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主要依靠思政课堂,对课堂之外的讲座、论坛、报告会、学生社团、网络媒体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相对松懈。西方势力趁机而入,抓住中国“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的历史条件,借助网络载体和新媒体带来的传播便利,加大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路径

3.1 创新宣传理念,打造媒体互动平台

内容为王,形式是金。[4]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网民的时间日益碎片化,注意力变化很快,对长篇大论、单调乏味、冠冕堂皇的宣传模式无感。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从受众对象特征入手,主动选择信息时代的话语形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融入话语交流的新范式,以适应差异化、分众化的传播需求,将传播内容进行时尚“包装”和趣味表达,利用融媒体平台进行图、文、音、影立体式的话语传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使青年学生主动接受信息、传播信息,形成大众参与、万众发声的局面,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朝网络化、具体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3.2 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式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仅是党委宣传部和其他单个部门的任务,而是要放眼全局、全盘考虑、统筹学校各部门,培养一批思想进步、技术达标的专业宣传队伍,引领全校师生进行整合资源,多渠道立体式展开宣传活动,建立全方位共享、全员参与、全领域覆盖的新体系,形成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的良好局面。只有“合心”、“合力”、“合拍”,才能在校园中营造“人人关心宣传,人人支持宣传,人人参与宣传”的良好氛围,每位师生都是宣传主体,处处搭建宣传平台,构建起上下互通、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全力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工作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赶不走的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