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工作思考

2020-01-08贺文杰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镇化城乡

贺文杰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1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

新型城镇化道路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多种新型发展观念相结合,强调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道路,通过不断深化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共享型、不同城市规模与乡镇共同发展型理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将传统的土地城镇化转变为人口的城镇化。将经济发展的重心从重型污染型工业转化为市区经济产业的发展。针对一系列城镇化背景的变革,需要城乡规划工作开展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探索。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工作思考

2.1 整合区域资源,构建城乡和谐统一

在城乡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乡镇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以及地理环境进行综合的利用,对于具有独特资源的地区要针对性的发展。不能产生局限思维,将某种规划工作进行全区域的推广,应该做到就乡论乡,对各部分乡镇区域进行整体区域资源的利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城乡规划工作,不仅能够顺应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能响应人民群众的心声,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修建需要进行整体的布局安排,不能出现偏袒某一地域的现象,促使城乡建设和发展齐头并进,从而有利于打造规范化专业化的城乡社区建设。通过对公共服务设备的不断完善,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提高生活水平,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在规划的同时需要将环境保护列为重点,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划分,在乡镇成立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的农业培训基地,不仅提高乡镇收入水平,同时推动了环保事业的良性发展,促使城乡生态建设不断完善。

2.2 切实解决城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在城乡发展的初级阶段出现了乡镇农业人口流动过大,造成农业劳动力失衡,土地利用率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城乡规划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来进行改善,比如对农民进行适当的补贴和扶持,助力农业产业的升级,散户的种植业可以进行统一种植管理,将多余的管理时间发展农作物加工生产的副业等形式,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价值,提高百姓收入。同时,在城乡教育方面进行完善,将城乡的教育公平对待,促进现代化学校的建设和高素质人才的教师引进,不断提高城乡教育的完整性和公平性。在医疗方面,解决乡下就医难和就医贵的问题,将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统一标准,在乡下完善医院的建设,提升医疗环境和水平,使城乡的医疗差距逐渐缩小。诸如上述此类的问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开展城乡规划工作之时需要认真分析各个角度,保障城乡工作的开展能够符合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城镇化的协调建设。

2.3 挖掘地区特色,加快城乡发展

地区具有差异性,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可以利用好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地域性的布局优化,通过城镇的特点拓展新型的旅游产业或农业,能够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在山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开拓休闲娱乐度假一类的产业,将度假场所依据独特的地形,打造独有的气氛和环境。同时,对于具有文化底蕴的区域,可以充分发挥创意,将现代城市文明融入古典文化中,打造与生态相协调的城乡发展路线。

2.4 协调人口与土地问题

在城乡规划中,政府要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在城乡规划中合理使用土地、集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城乡规划中政府要认真审查每项用地,在保证城乡建设运行的经济性以及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荒地和劣地,保护基本农田不受损失。在城乡规划中,为了保障农民的权利,政府应该尽快改革征地制度。很多地方在耕地和建设用地上划分不明确,造成了耕地的流失,也使建设用地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政府必须做好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山地、草场的登记、确权、颁证工作,确保土地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益权有法律的保障。

3 结束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政府要更加注重城乡规划工作。通过全面整合区域内的资源来使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加协调、统一。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城镇化城乡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乡规划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