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2020-01-08杨燕琴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农田水利节水

杨燕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水利新技术推广试验站,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投入使用。农田水利工程包含了水源工程、渠道建筑、排水河道等工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辅助,是发展种植业的重要支撑,农业水利工程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近些年,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到了各大区域,基于客观条件和现实问题的制约,该工程设施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地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

1 什么是高效节水灌溉

高效节水灌溉是除地表漫灌、土渠输水之外的灌溉技术的统称,包含了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它可以将水资源的利用率从0.3提升到0.98,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业产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不容小觑。自古以来,我国便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过去,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较为落后,主要由于受到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限制,外加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理念难以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仅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极大忽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现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等问题。同时,传统农田水利工程存在较多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业工作者的时间和体力成本,需要在农田里日夜看守,如今农田水利工程则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它可以提高土壤的灵活性、适应性,农业工作者便不用日夜看守在田地里,只要定时去开关阀门,它便能自主工作,真正做到了既高效又便捷,日渐成为农业工作者的好帮手。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现状问题

2.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不合理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从设计规划到施工都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将实际施工环境与以往的经验相结合。但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只借助以往的资料进行计划和施工,勘察设备不完善,实际勘察所得资料的参考价值不大。其次,若无法对区域内的土壤和水质进行分析、辨别,也会对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现阶段,由于我国农田地块分散、规模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因此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忽视了管理工作

节水灌溉工程从施工到投入使用都需要严格的把控,但在这一过程中,常常缺乏管理和维护。若在工程完工后,就立刻撤离施工人员,不再进行管理和维护,则必然会造成使用率不高、使用时间短的问题,其结果必然是无法将节水灌溉工程投入正常使用。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不明确、管理划分不到位、没有后续的资金手段支持,必然会导致工程烂尾。为了有效地避免这样的问题,有关管理部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做好职责划分、重视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农村群众谋福利。

2.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区的种植结构不完善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是为了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高效地、全面地灌溉农田,从而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农民群众依旧受传统的种植观念影响,在灌溉田内大量种植玉米等作物。在农田节水灌溉田范围内,工作人员应向农民群众科普农业知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转变农民群众的思维模式,普及正确的种植农作物的方式、方法、模式。

2.4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执行力度小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过程中,实际的执行力度不到位。但帮助农民群众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年产量和经济收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的使用是促进农作物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在大部分的偏远地区,由于地势、技术等原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大水漫灌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低,灌溉的区域水源分配不均。但先进的滴灌、喷灌、微灌技术推广力度小,宣传力度小。要想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就必须加强媒体和水利部门、农业部门的联系,将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优势及现代化农业种植知识向农民群众普及,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提高农作物年产量,保证农田高效灌溉。

3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策略探究

3.1 完善水资源的运输环节

充足的水资源是保证高效灌溉的基础,在项目的计划时期要对灌溉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并且聘用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的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有规划地、合理地、高效率地利用水资源,定时维护和管理节水灌溉工程,保证节水灌溉设备完好无损、正常使用,避免水资源因设备问题产生污染或浪费。

3.2 制定合理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

各地农田的土壤、地势、水源情况不同,难以实行统一的标准,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参考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际的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施工计划,提升整个灌溉工程计划的水准。结合灌溉区域的水资源实际情况,调查并分析当地的土壤条件、生态环境、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及规模产量,结合专业工作人员的经验,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作出符合实际的规划设计。

3.3 改进节水喷灌技术

目前,节水灌溉农田的主要灌溉设备是喷灌机,灌溉的过程中路径、方向可以自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喷灌技术操作简单、适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但它也有体积大、消耗多、缺乏独立性的缺点。除此之外,还有闸管灌溉、波涌灌溉技术,若在田地中使用闸管可以自行调配用水量。若利用波涌灌溉,停水与供水交替,可以利用表土的密层减少渗透,这些技术都比较先进,都是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对田地进行喷灌。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农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供农民群众使用。

3.4 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机制

实际上,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改善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机制,主要是体现在灌溉设备的改良、灌溉方式完善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其责任感,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委派专业的工作人员监管维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降低灌溉效率,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真正落地。

3.5 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工程的水平

农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动力之一就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实际的考察、检测,做出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统筹规划,减少失误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细节问题,提前制定应急措施以便解决突发问题,避免产生问题时手足无措。在建设水利工程设施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向农民群众教育宣传相关科学知识,让他们意识到分区种植农作物的方式方法。要负责任地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为农民群众谋发展。优先对优质农田进行建设,让老百姓直观地感受到节水灌溉技术带来的福利。

3.6 率先做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未来规划

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向专业的工作人员请教,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和使用做好充足的规划,在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基础上,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实行有效的灌溉。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工作团队的专业化程度,委派工作人员定期学习,并利用优惠的条件吸引人才。保证后续维护与维修的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工作计划,定时派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检查。之后要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就要区域化、规模化进行灌溉,改变种植形式,提升种植工艺,这对完善节水灌溉系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体系的信息化程度,将现代化的摄影测量技术、3S技术等投入使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种植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业结构、灌溉区进行预测和评估,最大限度地保证灌溉水源的充足性。

4 小结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注意在农业生产用地上建造高效率、低消耗的灌溉工程。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力度,完善节水灌溉技术基础设备,并对节水灌溉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使用率,做到真正造福农民群众,实现农民群众的种植产量、经济收入稳步增长。解决这些实际使用问题,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农田水利节水
坚持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