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助剂剖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0-01-08

天津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助剂剖析纺织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300387)

纺织助剂剖析这门课程作为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随着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发展,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在保持这一课程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及时将最新的发展内容补充到课程中来,使这门特色课程进一步发展完善。

为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质量,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不但涉及到学科专业的前沿,还需要将课程设计灵活,与实践紧密结合。我们将纺丝油剂的结构剖析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将化纤企业实际的需求、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形成的科研、教学、生产的良性互动,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又为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1 时代背景

教学团队是培养人才的生力军,教学团队建设对教学改革十分重要[1]。对于传统工科教学团队,传、帮、带的作用与老、中、青搭配,是其鲜明的运营模式[2]。诸如职称比例、学缘结构、示范作用、教学经验、精品课建设、教学成果、特色教材这些关键词,代表了教学团队的显著特点[3]。在漫长的摸索与沉淀中,我国传统工科教学团队建设形成许多宝贵的财富,诸如严谨、传承、团结、扎实、奋进等词汇,可以从不同层面表述其取得的成就。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固然重要,同时保持与时俱进的本色才能推进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可谓日新月异,教育体系正在迎接重大变革。交叉学科不断融合,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校企联合无缝对接,成果转化加速推进,大数据和海量资讯涌现,社会进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标准提高,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性凸显,人工智能成为时代发展潮流。所有这些新形势、新变化,都对教育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特别强,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涉及无机分析、有机分析、仪器分析的内容,还要精通分离技术;典型实例剖析中还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实际解析经验,因此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上好这门课较难。这么庞杂的知识体系的掌握,对于本科生来说也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计划从两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利用老教师的传帮带和短期培训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二是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将各种纷繁的知识理论与实验实例剖析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纺织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剖析的了解和学习兴趣,充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培养。设立教师科研内容关于纺织助剂分析剖析中的创新性实验,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科研发展,并获得初步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

3 教学方法

实行多媒体教授课程内容,教材与课件都是很重要的,我们计划通过编写教材,解决课件内容不够详实的问题。同时,将一些实例剖析内容制作成适合于课堂教学使用的视频课件,这样既充实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又解决了课件中存在的不足。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但实验教学时常不被学生重视,这极大影响了本门课程总体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计划从编写实验教材入手,通过调研其他高校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情况,研究出一个适合我校各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案,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以确保本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本着“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在以纺织助剂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和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跟踪纺织助剂与表面活性剂方面科研发展的前沿,满足生产实际的需求而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尝试采用“双主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不只是采用最初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教学的研究。一本切实可行的教材的编著是我们此次课程改革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这本教材它既要囊括各类复杂物质的剖析特点、剖析思路、剖析程序和剖析方法;还能将这些理论与企业典型实例紧密结合。尽管一直以来我们在着手做这件事情,但是一本好教材的编著不仅需要教学中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也需要业内资深专家学者的协助与指导,希望藉此项目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为相关学科提供参考,辅助我们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

4 师资团队

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引进在纺织助剂剖析方面具有特长的教师,既要精通分析分离技术,又有比较好的讲课效果,以促进科研教师、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的融通,形成结构合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的教学队伍。

通过聘请兼职教师,例如在企业从事纺织助剂合成生产以及分析测试的技术人员,让他们讲授自身擅长的内容,通过这种途径来加强纺织助剂分析与剖析这门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和应用。

总之,通过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和课程考核方法的革新等多元化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纺织助剂剖析”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其参与实验和实践的主动性及参与性。另外,学生整体的创新思维、实践和协作能力均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为保障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学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才能使高校“纺织助剂剖析”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助剂剖析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不同烧结助剂对YAG多孔陶瓷性能影响研究
钾助剂对Co(311)面上碳吸附影响的理论研究
一元一次方程错解剖析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应用技术
减少SOx排放的催化裂化新助剂
集合中的错解剖析
“角”的常见错解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