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高等美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师示范的思考

2020-01-08

科教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艺术

郭 鹏

(陕西省榆林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榆林 719000)

绘画艺术从起源发展至今,传承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无论从时间纵轴观察,还是从东西方艺术比较中观察,师徒相授都是绘画技艺传承的重要手段。在这种传承方式下,几乎每个时代都能培养出无数的艺术大师和绘画能手。在当下现代教学体制中,美术在教学实践上虽然摆脱了原始的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但还是留有其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力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中教师示范就是其中一种,并且教师示范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示范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影响着学生的考前培训学习和上大学后的专业学习。

首先是标准的单一化。师徒相授的传承模式造成的后果是绘画面貌的雷同与技法的单一化,学生长时间观察教师的示范作品,认知面和视野都会变窄,不利于今后的艺术成长,更不利于以后的艺术创作。再有,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绘画技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实践技法就会高度程式化,他会按照教师的技法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这样的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材料的敏感把握,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自我感觉的伸张,缺乏创造力。还有,长时间单一的跟随教师示范学习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主动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基本的审美修养不能提升,学习过程也会重技而误道。学生在学习绘画时也完全是盲从的、无知的没有基本优劣的甄别能力,仅是兴趣使然,而对绘画艺术理论各方面知识完全处于无知的状态。

其实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高考前美术培训班里养成的不良习性。在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好成绩的目标驱使下,考前培训班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磨练和研究,形成了一套非常急功近利且短时间内出效果的一套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高度程式化的凝结,造成了美术考生在初学美术时就对美术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认知错位和偏离。所以刚入大学后,老师最主要的任务是纠正学生错误的绘画认识和极度程式化的绘画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方法调整过来,切勿从一种程式跳入另一种程式,如果不改变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的伤害和绘画事业的未来摧毁是空前的。正如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深刻的揭露出绘画学习中所要遵循的真谛。

我国的高等美术学专业教学多偏向于实践性教学,当然这也是由绘画的专业特点决定的。有临摹、写生、创作等大的教学阶段划分,其中写生教学占用的课时比例较大,也是整个美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在写生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美术的实践性很强,美术专业教师的示范过程抵得上讲述的千言万语。所以高等美术专业的教师上课普遍的授课形式是教学示范。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示范学生是很难理解很多抽象的问题和实践中的具体技艺的操作过程的,但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理解很多用言语难以表述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上油画静物写生课,教师在上课之初要把有关油画静物的发展历史,艺术流派,代表画家等要进行综述,使学生对油画静物画有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绘画实践了。教师必须要从如何绷画布、刷底子、起稿、造型、上色、刻画等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演示,学生才能掌握其知识和要点,倘若只靠讲述去完成教学目标是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的,其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听的也是一头雾水,实践操作起来大脑还是一片空白,无从下手。所以美术的教学特点是直观性、实践性比较强,很多知识是通过教师演示来学习的,教师的示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

当然示范教学也有其负面的一面,上面我们也有所提到,这种负面作用主要突出反映在高等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里。教师给学生示范的越多越是具体,对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限制越大,看似为了学生实则害了学生,因为学生会把教师的范画当作好的唯一标准来模仿。教师在示范过程中也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一些习气和个人喜好、偏向也带了进去,学生有时难以甄别,好坏尽收。造成的后果是:一则学生在处理画面时亦步亦趋没有主动意识去驾驭画面;二则把教师的不足也继承了去,使之优点还没领悟,缺点却俨然加身而浑然不知;三则面貌雷同千人一面。如现在普遍存在的张家样、李家样,学谁像谁,哪个工作室出来的,哪个老师教的看其学生作品基本一目了然,高度相似。这种现象是教师的个人习惯和画风在示范过程中对学生的客观影响,不加注意就会造成绘画的近亲繁殖,面貌雷同,营养不良,扼杀了个人艺术的创造力和未来发展的空间。实则是从一种程式跳入另一种程式。

那么怎样才能既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改掉考前应试绘画习惯又不至于掉进另一个模式中去,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艺术创造力呢。这个是有些难度,但我们只要能认识到教学示范是把双刃剑,用好哪一端全凭教师在示范教学中掌握好其中的分寸,避免在教学中学生受老师太多负面的影响,取长避短方能学到真知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具体如何把握,作者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示范的作用又可以降低其负面的影响。

(1)教师在教学初期首先要把学生在考前对美术的浅显的认知中解脱出来,通过讲述绘画艺术的本质和其在人类社会中所占有的地位及对社会的影响、作用等方面有个概括的讲述。(当然教学大纲要求会去系统学习其知识)并通过大量的展示、赏析名家名作来分析历史上的画家是如何学习绘画如何钻研的,经过什么样的艺术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和取得艺术成就的。其次就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从构图、技法、风格、艺术高度等方面全方位对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剖析。最后把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综合起来进行赏析,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信息量。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基本的较全面的认识,视野开阔了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就会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甄别能力和鉴赏力,在今后的学习目标上和艺术实践上就会少走弯路。

(2)要肯定在绘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才能使学生非常直观的、有效的学到绘画技能,提高自己实践水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它有不足就抛弃它。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要注意绘画语言应以普遍规律,通行方法为主,尽量避免自己风格化、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或者可以展示几种风格的表现形式来说明绘画要以自己感受为主切勿东施效颦。但总体来说示范画还是以绘画中的基础规律和普遍认知为主要教授内容。当然也可以穿插一些自己对艺术的认知和自己对艺术实践的探索,但前提是要提醒学生仅是自己的艺术观念不要求学生苟同,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发挥其优势感觉,重点指导学生在掌握绘画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要大胆的表达自己、彰显自己,勇于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比如说色彩感觉好的,下笔又大胆、画风写意的同学应鼓励其彰显个性、大胆探索,只是稍加提醒其画面构成和造型上的一些不当即可;对于造型准确画风严谨的同学要鼓励其挣脱藩篱勿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遵循自己内心感受而画,而勿陷入为写实而写实。总之既要放得开也要收得住,既遵循艺术规律又不沉陷于艺术窠臼。

(3)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切不要事无巨细。把示范演变成了金科玉律要求学生遵守这个、严把那个,学习之初就把学生带入到程式和规范当中,条条要遵守、步步要把握,这样的示范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了兴趣是非常不可取的。示范只是从宏观的角度给学生演示,必要的环节加以说明和强调,切勿事事都要求学生做到,那样看似严格要求,实则捆绑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探索劲,反倒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我国著名国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说:“以最大的功力钻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攻出来”。他一生身体力行,为之实践。我们知道可染先生是史称南黄(黄宾虹)北齐(齐白石)的俩位近代国画大师的学生,但可染先生的作品并不和俩位老师相似,反而是面貌迥异,独有其自己的艺术面貌。这也印证了他上面的话,同时也是白石老人一直强调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4)在示范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比如提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或提出一个设想启发学生的想象。在画的过程中可以问学生老师为什么这个地方这样处理呢,它的好处是什么?最后老师可以对大家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当然气氛要轻松而幽默,总体以肯定学生的回答为主。其实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绘画的认知水平,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求知欲望以及迫不及待要画画的冲动,还能增进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所以说示范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综上所述在高等院校美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师示范作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整个实践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绘画实践过程中重要的启蒙和进阶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示范教学活动组织的优劣,决定着整个教学目标最终能否有质量的实现。示范教学的能力是需要教师学习和掌握的,绝不是简单粗暴的认为只要画的好就行。其中示范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教师对示范教学的认知都需要教师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掌握。绘画是门艺术,做好示范教学同样也是门艺术,拿捏好示范教学中对学生起积极作用的一面,避讳消极的一面,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起到点拨学生、激发学生的潜力,使之最终迈向艺术殿堂。所以说,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好老师就是学生的伯乐,好的教学示范是催化剂,是抛砖引玉,是为了更好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这样成就了优秀的学生同时也成就更好的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艺术
美术篇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