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配套耕作技术(4)改进耕种措施
2020-01-08
湖南农业 2020年11期
(续第10期第18页)
重金属主要分布在稻田表层,易被水稻吸收。长期采用浅耕、旋耕、直播等耕种方式,会导致稻田耕作层变浅,既影响水稻产量,又增加稻米镉超标风险,必须改进稻田耕种方式。一是改浅耕为深耕。稻田耕作层厚度小于15厘米、犁底层厚度大于10厘米的稻田要求深耕,确保耕作层加犁底层厚度在25厘米以上。深翻耕不适用于连续2年深翻的稻田、沙漏田和潜育性田。冬闲田深翻耕在一季稻或晚稻收获后进行;冬种绿肥田深翻耕在春季绿肥盛花期进行;免耕冬种田在冬季作物收获后进行,平均耕深20厘米左右。深翻耕时土壤应保持湿润,深耕后立即晒垡并进行配套施肥。二是改旋耕为翻耕。在土壤镉超标的稻区,要逐步淘汰旋耕方式,大力推广大中型耕整机械,翻耕机具配套翻转犁或铧式犁,保证在耕作时耕层土壤犁坯能翻转130°~180°,使底土翻至表面,翻转犁的入土深度应稳定控制在20厘米。三是杜绝水稻直播。大力推广软盘抛秧和机插秧,水稻直播要求稻田脱水时间比其他耕种方式明显延长,导致稻米镉积累更为严重。四是因地制宜开展稻草移除。在重金属中度污染的安全利用区和重度污染的严格管控区,稳步开展稻草移除试点,将稻草集中收集离田,进行生物发电或用作建筑原料等,通过生物移除逐步降低稻田土壤镉含量。(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