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教育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0-01-08谭永芳
谭永芳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
一、朋辈教育的概念界定
朋辈,字面意思上可以解释为“朋友”“同辈”。朋辈可以指相仿年龄的群体,因为年纪相似,所以在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上也容易有相似性,对同一事情的看法也容易取得一致并相互理解。朋辈教育,又称“朋辈支持”“朋辈辅导”,是指经过一定培训的个体,在掌握了基本的咨询技能后,可以向自己的同伴、朋友提供一些心理服务,如安慰、倾听、陪伴等类似于心理咨询的支持性服务。这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不同,因为其主体是同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咨询师。朋辈教育的概念起源于国外的公共卫生服务活动,最初由20世纪美国学者薇兰德(Vriend)提出。她的一篇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了朋辈咨询的概念。在1981年,马歇尔对朋辈心理咨询作了如下定义:“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1]在此之后,朋辈辅导理念在北美教育界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学校都以朋辈咨询为理念进行教学研究设计,通过不同的朋辈教育形式进行学生的心理辅导。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学者蔡秀娟研究提出:“朋辈心理辅导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朋辈互助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从而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2]许占鲁指出,朋辈教育制度是通过伙伴间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实现个人健康向上发展且使彼此共同成长的交往形式。
通过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朋辈教育的定义均存在一定差异,其范围和侧重点是不同的。笔者结合以上观点,大致归纳出:朋辈心理辅导是让部分学生先接受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知识,让老师对其进行一定时长的督导,然后为自己的同学或同伴提供一些心理服务,包括安慰、倾听、陪伴、理解、关怀等,让群体产生正向积极作用,发挥团体的能量,达到助人与自助。朋辈辅导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促进助人者的个人发展;助人者为朋辈提供支持和照顾;对学校的心理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在大学新生教育中,朋辈教育多以新生辅导员、助理辅导员等形式呈现,通过高年级学生的生活体验分享,促进大一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朋辈教育工作模式在大学新生教育中的不足与思考
(一)完善朋辈教育者的选拔方法
在朋辈教育者的选拔方式上,学校应该完善多重标准。现在,很多高校选拔朋辈教育者的方式都参考了选拔学生干部或社团选拔骨干的经验,由此带来很多问题。这类学生往往在组织能力上非常优秀,但不一定能当一个合格的朋辈教育者。在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能力上,优秀的朋辈教育者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懂得倾听。因此,在选拔时,学校应该更多考虑候选者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其它性格特质,如有耐心、懂得倾听、情商高等。同时,在选拔比例上,学校应注重男女平衡。人们大多认为女生适合当心理委员,但这也存在不足。女生心思细腻,同时,男生的执行力强。因此,朋辈教育者的选拔应注意男女平衡。这样更有利于建设一支服务型的朋辈教育者队伍。
(二)加强朋辈教育者的培训与考核
由于实施朋辈教育的主体是同学或高年级学生,不同于专业心理辅导员,他们对方法、技巧的理解可能不够,在工作中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势必会影响朋辈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当定期对这些教育者开展培训,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让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其进行督导。如有必要,高校还可以组织他们学习一些心理技能,如沙盘、绘画等投射性的心理技术,以便更好地为受助者提供心理服务,也帮助朋辈教育者探索自己的内心。这更好地体现了助人与自助的理念。
(三)创新朋辈教育活动的开发形式
学生活动是第二课堂。创造性地开展朋辈教育活动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新生教育的实效性。比如,西南大学每年开展的心理知识科普进学院,就是选拔一批同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到各学院宣传心理知识,帮助提高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同样,现在很多高校都开始给大一年级配备新生辅导员。这些新生辅导员可以具体下到各个班,负责关心新生的生活与学习。同时,高校应当照顾到那些不愿当众沟通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隐私的学生,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如网络工作室、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等,设立人际关系、生活适应、学业规划等版块,加强新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新生找到表达自己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