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工匠精神培养高校学生学习能力

2020-01-08甄小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工匠高校学生学科

张 弛 甄小东 李 巍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基础部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 辽宁·沈阳 110867)

习主席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场大变局中,高校学生素质、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和走向。并且就个人来说,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人在不断成长中是要面对不同的新问题,任何人也不能保证高校学生毕业后就一定会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即使从事的相关的学科,也需要随着不断的成长而不停的学习知识。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掌握一门技术,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去获取新的技能,绝对是在这个社会中最有效、最实际、最基本的本领。因此,重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工匠精神的本质与追求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由此将工匠精神引入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工匠精神的教育作用

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职业精神,其核心内涵便是不浮不躁,踏实刻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工匠精神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被不断发展,其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在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最主要意义在于对学生从思想层面到行动层面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思想层面的带动作用。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品质在思想层面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首先是引导学生对岗位的热爱,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就是引导对自身专业的热爱,热爱便是初衷,如果连热爱这个基石都不稳固,那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谈不上学习的兴趣、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激发锲而不舍的精神,工匠精神中的专注、持久是值得高校学生学习的,也是在学习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只有盯住一个目标持续用力才能获得成果。然后是培育奉献精神,奉献就是一种不计得失的全身心投入,是每个高校学子都应该锤炼的品质,也是学习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可贵精神。

(2)行动标准的示范作用。工匠精神是一种行为规范,也就是说工匠精神的树立,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促使高校生在学习时,更加勤勉踏实,从而在学习能力上有着惊人的突破。工匠精神造就的就是这样一批优秀“工匠”,就像那些作为时代楷模的大国工匠一样,无一不是用自身的行动支撑了祖国建设、挑起了国家脊梁,擎起了大国梦想。他们用不断的学习、勤勉的工作亮起了灯塔,为广大高校生树立了目标,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3)教育环境的营造作用。工匠精神对教育教学环境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队伍中弘扬工匠精神,能够促进教师队伍更加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师首先吃透工匠精神,来提高自己的“工匠”素质。结合当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需求进行自身课程的定位重塑,精心授课,耐心解答、悉心教导,把教书育人,培养具备学习能力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成果,用工匠精神不断的对成果“打磨”、“雕琢”,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学生群体中宣传工匠精神能够促进学生注重自身学业修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大幅的提高。

2 学习能力培养中所面临问题

(1)缺乏对精神层面的培养。在工匠精神中,尤其注重培养精神素养,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高校没有重视学生精神层面的素质培养,导致只注重学科学术水平,从而使学生学习研究缺乏后劲,缺少动力源,可能因为赚取学分的需要,学生表面上会积极参加各项科研活动,但是并没有真心实意的本着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态度去进行科研。因此将工匠精神引入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为学生积蓄精神动力,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2)缺乏挑战新问题的能力。目前各个学科前沿发展都是日新月异,在面对许多新问题时,部分学生往往浅尝辄止,不成功就放弃了,有的甚至没有尝试就直接放弃。一方面由于对寻找所谓成功捷径的热衷,自认为找到了捷径可以快人一等,但是却在给自己制造发展障碍;另一方面是缺乏挑战新问题的勇气,害怕失败,不敢挑战。有的学生没有吃苦的精神,坚持不下去,从而也没法解决问题。而没有挑战就没有经验,没有经验就无法形成能力。

(3)自主学习的动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就读高校以后都会松口气,认为经过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今日总算熬出了头,于是学习就被抛到脑后。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甚至学科作业都是东拼西凑、得过且过,满足于完成任务,至于对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今后的就业发展就更无从谈起。这种在学习上的惰性会导致在学科的学习上四处碰壁,即使在毕业就业以后,也会出现岗位不适应的问题,因此自主学习应该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4)没有塑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缺少学习经验。在就读高校以后,面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就更加懈怠,导致期末不挂科成为了最高目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看起来很努力,作业完成的也很好,课程学的也不错,但是只停留在了表面,对于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能力去研究和思考,也就是不会学习,学习方法不对。

(5)学习能力培养空洞。目前,很多高校的学习能力培养过于空洞,大多以理论课为主,对于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效果不明显。而工匠精神正是由许多鲜活的人物事例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真实的案例,为高校学习能力培养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为广大学子树立了实实在在的榜样,这些事例对大学生进行很好的学习能力教育。

3 如何将工匠精神注入学习能力的培养

习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使工匠精神真正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就要在充分认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摒弃浮燥之气,立足所学专业,不断深入学习能力的锤炼。

(1)以思想教育为重心,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推力。要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各个专业学科的优秀人才必然是在学习能力上有着过人之处,竖起这面旗帜,其他学子必会见贤思齐,增强内心想往,从而激发内推力。首先可以设立“工匠精神奖学金”,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评选先进人物获得奖学金,比如在重大项目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在学科领域有突出进步的个人都可以纳入评选。其次可以在院刊或校刊封面上刊登风云人物,把能者贤人推上头条,放在让人尊敬的位置。最后拿出专项的特殊名额留给优秀的学习人才,比如毕业的留校名额,工作岗位的推荐名额等,让学习能力优秀的人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2)深入工匠精神内涵教育,推动教学改革。对于现有的大学教材,大部分是缺乏对于工匠精神教育的,这就需要我们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教材,编纂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教材内容。这样可以解决许多对于工匠精神不了解的问题,从教材上,系统的阐述精神内涵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帮助在校学生正确理解工匠精神内涵,为此一方面是加大对教材的改编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库,把可以编入教材的素材统一整理建库,做到随时可以适应不同学科需要的教材库;另一方面完善各项教学制度,设立相应的奖励政策,对于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工匠精神,助力学生学习能力进步的,应该奖励。增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评,可以采取每季度一考评的制度,结合不同学科采取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综合的考量。

(3)坚持以实践锻炼为抓手,增强学习能力提升的实效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主席指出“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如果不把理想抱负付诸实际就是空谈,我们需要实干。首先应该完善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锻炼学习能力的良好场所,通过项目带动,课题推动,成果拉动能够使一批学子快速成长起来。其次加强岗位锻炼学习,任何岗位的轮换都是对个人的挑战,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学到很多,不论是学生会的管理岗位还是学科的教研岗位,都可以拿出来作为锤炼能力的平台。完善轮换机制,让大部分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从中受益。最后是加强学科领域的交叉,除了本身的学科外,还应该加强各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习,通过不同学科开创不同学习思维,完善自身学习方法。

(4)以交流帮带为桥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如果只是把获得学习能力的方法束之高阁,那达不到推动整体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因此我们在鼓励先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经验的推广。首先是定期召开学习能力研讨会,打造一个可以交流学习方法手段的平台,把经验交流出去。定期总结经验,形成论文集,供师生参阅。其次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把传道解惑队伍做强,让教师掌握培养学习能力的方法,通过授课这一最简便的途径进行帮教,做到学科与能力齐传授。最后是建立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关系,老带新是很好解决学习能力不足的办法。因为教师资源是有限的,时间有限,如果能在学生中建立一批领军人物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同学间年龄跨度不大,方便沟通。学校可以建立一批学长队伍,通过各种兴趣小组来完善这个机制,定期对成员进行考核培训,使之成为教师助手。

(5)结合校园文化,营造追崇学习能力氛围。高校中最可贵的就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学术氛围,学习能力作为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是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实践。崇尚学术氛围,追崇学习能力实际上与工匠精神的那种精益求精的品质是不谋而合的,因此高校应该抓住这一共同点,这一共同的精神内涵,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可以走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把学科领军人物请进来,举办讲座,讲述成才历程,讲述成功之路上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借助时事新闻积极宣传,做到让学习能力的宣讲具有时效性,比如宣扬新时代北斗精神,其所体现的基本内涵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中国北斗卫星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自主之路,这条自主之路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学习能力实践课程。通过对氛围的营造,使热衷成为习惯,使习惯成为精神,使精神成为文化。

学习能力是伴随人一生的能力,也是使人最为受用的能力,用工匠精神去培养这种能力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助力他们自信满满地迎接挑战,在各自的岗位上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一代中国青年的蓬勃力量。

猜你喜欢

工匠高校学生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工匠神形
“超学科”来啦
工匠赞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