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撑起倾斜的天空
——如何做好留守孩子的心理辅导

2020-01-08

科学咨询 2020年7期
关键词:长辈学会孩子

周 君

(重庆市暨华中学校 重庆渝北 401120)

如今,关于留守儿童的讨论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他们的父母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祖辈或者亲戚照顾。本文对留守儿童的品德、性格及常见的心理、学习、自我保护和隔代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为留守儿童的父母提供全面的帮助,尽量让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家长要把爱留给留守的孩子

(一)留守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令人担心

生活和学习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事,父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荒废了学习。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生活上不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但应尽量保持孩子身心健康,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适当地给予鼓励或者压力,让他们尽量保持好成绩。

(二)放任自流等于让孩子自生自灭

古人有句话:“玉不琢,不成器。”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把握孩子的动向。父母在了解孩子的过程中,应对孩子保持信任,多与孩子谈谈心,主动进入孩子的世界,在谈话的过程中了解孩子;通过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对孩子多加引导,让孩子主动远离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积极进取。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不在孩子的身边,但不代表他们就不能教育孩子了。亲情是万水千山也割不断的。只要父母更多地关心孩子,及时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告诉孩子父母不能守在他身边的理由

大多数父母外出打工都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很多留守儿童却并不了解这一点。这就在无形中给亲子关系制造了很多矛盾,让亲子关系逐渐恶化。其实,只要父母把道理讲清楚,让孩子知道父母无论身在何处都是爱他的,多和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些矛盾就会化解,亲子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和谐起来。

(四)让留守儿童学会理解、关心他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让他知道“得到别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无论是关爱家人,还是关爱他人,都应该用心。如果用心,那么,别人很快就能感受到你的关爱。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关爱别人的时候,除了让他了解如何关爱他人外,还应带他去实践。

(五)非面对面交流时,父母应以关爱为主

不管父母有多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非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还是不能给留守儿童太大的压力,不如利用这些批评的时间多表达一下自己对孩子的关爱,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搞好亲子关系。父母更要利用好身边的一切沟通方式,使用电话、短信、邮件、视频等加强沟通,勇敢地把自己对对方的爱说出来,才能让亲子关系融洽起来。

二、重视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留守儿童更易产生逆反心理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正确、有效地沟通,千万不要和孩子进行“负面”交流。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最好能蹲下身子,与他平视。这样会让他感到安心,交流起来会更加自然、流畅。另外,父母的语气要和善,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或正在忙其他事情就一脸不耐烦地对孩子说话。

(二)缺少爱的留守儿童容易抑郁

抑郁症的产生大多与压力过大、家庭不和有关。性格内向的孩子无法排解心理的压力,就有可能产生抑郁的心理。父母在发现孩子过于内向,和他人沟通出现障碍时,应当立即考虑如何缓解孩子的情绪,让他远离抑郁的阴影。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做一些能放松心情的事情,如听音乐、参加户外运动、探险等。

(三)父母不要忽略孩子的焦虑情绪

父母感到孩子心情焦虑,容易激动的时候,应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了解孩子焦虑不安的原因,并和孩子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迎难而上,还有助于孩子以后遇事更加冷静、沉着地应对,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四)不要让孩子对生活感到失望

父母要告诉孩子,世界不是完美的,任何一个人、一个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父母要温和地讲道理,让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不能忽略缺点,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只有坚强地面对,才能茁壮成长。另外,很多孩子在遇到麻烦或挫折时会产生挫败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时,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可以通过一起努力,引导孩子“再坚持一下”,帮助孩子战胜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好父母会帮孩子释放心理压力

当孩子心里不痛快时,家长可以让孩子痛痛快快地发泄一次。前提是不能骂人、伤人,也不能毁坏物品。让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大喊大叫几声,用市面上流行的发泄球、拳击球出气等,都是不错的办法。另外,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产生一些兴趣爱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情绪转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想让孩子有良好的品性,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躁,更不能因急躁而发脾气。

三、注重品德教育,让留守孩子更受尊敬

(一)远行前,在孩子心中播下善良的种子

首先,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即使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父母也要经常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向孩子表达爱意。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向善良的人学习,如那些乐于助人的道德模范,或孩子身边善良的、乐于助人的人。他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孩子通过模仿,自然就能学会关爱他人。最后,父母要引导孩子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节目和书籍等,激发孩子善良的天性。同时,其他监护人要为孩子把好关,多让他们接触具有正能量的东西。

(二)让孩子永记,诚实是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父母要对孩子诚实的行为给予鼓励,并教会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其次,父母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避免孩子因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撒谎。最后,父母要信任孩子,因为信任可以换来诚实。因此,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家人之间要说真话,不逃避责任,不掩盖错误,遇到问题一起解决。如此坚持,孩子就能够成长为一个诚实的人。

(三)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更应勇于承担责任

首先,父母要与孩子的爷爷奶奶等其他监护人一起努力,改变教育观念,将责任感传递给孩子。其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最后,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从而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逐渐树立起责任感。

(四)让正直陪伴留守儿童的成长

首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阅读一些关于正直人物的书籍或看一些类似的影片,如《包青天》《岳飞传》等,让孩子崇拜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人物,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偶像。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成为敢作敢当的人。其次,父母要用正确的态度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做正确的事情,如待人诚实、不贪小利、乐于助人等,还要引导孩子正确的事情要坚持,错误的事情不盲从。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坚持原则,做好示范。

(五)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可见规矩的重要性。父母要为孩子制定一些家庭规则,教孩子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以逐渐增强孩子的自律意识。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多结交益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要教育孩子谨慎交友,并将交友不慎的危害告诉孩子,引导孩子多和热爱学习、品行端正的同学接触。

四、积极培养留守孩子的学习能力

(一)两个方法提高留守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把过于分散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二是以鼓励为主,提高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或许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家长要学会鼓励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父母也可说说自己曾经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帮助孩子树立必要的自信心。

(二)找到窍门,孩子才不会在学习中迷失

学习不能蛮干,要有具体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金钥匙,是成功的必要因素。父母可以教孩子向别人借鉴学习方法,切忌照搬。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他所能把握的,就是他的勤奋!常言道,“天道酬勤”。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才能收获一个美好的明天。

(三)父母应教孩子正确看待考试失利

首先,父母在孩子考试失利时不能发火,而要引导孩子冷静面对现实。“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人生哪能没有挫折?失败了就要勇敢站起来,何况只是一次考试?毕竟,孩子失败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其次,胜败乃兵家常事!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考试失利是很正常的事情。让孩子正确对待考试,是广大父母成为合格家长的必修课。

(四)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学习进步的动力

首先,父母要帮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时间上,家长可以在孩子在家时帮他安排有意义的学习内容。空间上,家长要严格要求孩子,不准孩子去网吧、歌厅等地。其次,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学习需要不断地温习、总结。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学习还需经常总结。经常总结才能让正在学习的知识更有条理、更易吸收。

(五)妙招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注意力

首先,父母应采取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多种方式提醒孩子,让他们认识到专心的重要性。同时,父母还要与孩子的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沟通好,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帮助孩子克服分心的坏习惯。其次,父母要让爷爷奶奶等监护人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孩子极为重要。最后,当孩子表现好,注意力能高度集中,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时,父母虽然远在外地,也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让留守的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一)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时,不要一味地责骂孩子,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多与孩子沟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帮助他们理性接触网络,还要相信孩子的自制力。父母在孩子刚接触网络时,就应该把利害关系告诉孩子,让孩子增加对网络的客观认识,避免上当受骗。

(二)教孩子不与人斗气打架,远离暴力伤害

首先,父母应该优化家庭关系。其次,父母应该先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氛围,并教育孩子,不要总是和人争斗,必要的时候,还要学会淡然看待生活中的“吃一点亏”,学会以和为贵。最后,父母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尊重和民主成为家庭的主旋律,伴随孩子成长。

(三)让留守孩子远离娱乐场所的诱惑

父母应在平时多教育孩子自觉远离娱乐场所。假若在娱乐场所里,父母一定要交代孩子不要独处,不要让自己置身于比较显眼的位置,也不要独自坐在黑暗的角落里,千万不要食用开封过的不明物品;一旦发现不对劲,应该马上离开或者报警,避免意外的发生。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远离毒品,并尽可能地不出现在娱乐场所,以免被人欺骗,使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

(四)避免性侵害,莫让花朵过早凋零

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是非判断比较模糊,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很容易被骗,甚至犯一些大错。父母在教育女孩时,一定要把利害关系讲清楚,告诉女孩哪些行为应该有,哪些行为要避免,不要因为贪玩而失去警惕性,让危险发生在自己身上。

(五)教孩子一些预防意外和自救的方法

在生活中,孩子也有可能遇到很多意外伤害。比如,摔伤、烫伤、交通事故、坠楼等。首先,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冷静处理问题。其次,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应对突发事件。最后,父母要教孩子多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避免在日常小事中出现意外。父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让孩子了解意外随时可能会出现在自己身边,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意外来临时灵活变通,尽可能降低受到伤害的风险。

六、隔代教育要讲求好的效果

(一)隔代教育要全家统一理念

父母在把孩子交到长辈手里之前,就要和长辈沟通好,统一教育理念,不让长辈过于宠爱孩子,告诉长辈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就像温室中的花朵,没经历过风雨,时间久了,很小的困难就会把他们击败。不过,不溺爱孩子也不代表要严厉地教育孩子。在管教孩子时,父母和长辈要宽严相济,当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时,长辈除了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还要适当说理,让孩子在被惩罚中学到教训,在讨论中接受批评。

(二)长辈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父母的坏话

我们常说,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这里的孩子不仅是指孙辈,还有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孙子、孙女的父母。长辈应该真心关爱他们,才不会让他们在孙辈面前颜面尽失。假如发现长辈总是在孩子面前说自己的坏话,父母不要急着生气或在孩子面前指责长辈,而应该想办法先挽回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这样才能改变孩子的看法,让孩子重新接受父母的教育。之后,父母才应该去和长辈沟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父母平时在孩子面前应多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只有优秀的父母,才能让孩子真正信服。

(三)孩子撒谎,爷爷奶奶不要做保护伞

要改变孩子撒谎的毛病,长辈应该先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包庇孩子,应鼓励孩子说真话。即使他们犯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长辈就应肯定孩子的为人之道,并引导孩子不断地完善自己;更不要在孩子犯错时使用打骂、惩罚、斥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避免孩子以谎言来应付家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走出犯错的阴影,学会改正自己的错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四)给孩子零花钱,爷爷奶奶要有原则

长辈给孙辈零花钱不能太多。把钱交给孩子管理后,长辈要随时对孩子的理财计划进行监督。如果他们能按照计划合理地花钱,长辈就可以额外给予一些奖励。如果还是乱花钱,长辈就可以扣除孩子下个月的零花钱,让孩子知道乱花钱是要受到惩罚的。另外,对于孩子合理的请求,长辈也不要马上答应下来,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延缓给予奖励的时间。其实,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和享受的欲望,不但能够让孩子学会等待,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五)用理解和沟通跨越祖孙间的鸿沟

想要拉近彼此间的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共同的爱好,以朋友的身份逐渐消除祖辈间的代沟。比如,同一部电视剧、同一个明星,甚至是同一项运动项目等,这些都是与孩子加强沟通的极佳切入点。当长辈和孩子一起讨论共同喜欢的事物时,孩子会获得快乐,自然也就愿意多和长辈交流了。通过交流,祖孙间的距离自然会拉近,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父母的心和孩子一起留守,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再有烦恼。信任会让孩子做得更棒,更独立!亲子共同努力,留守就会变为孩子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

猜你喜欢

长辈学会孩子
《弟子规》小绘本
《弟子规》小绘本
学会分享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