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20-01-08尹梅
尹 梅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现如今,在对外贸易交流与合作中英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因此英语学科已经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被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异,学生习惯于用中式思维学习英语,中式英语由此而生。这也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容易陷入尴尬局面。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改革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用英语向世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转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致力于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1 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面临的挑战
一直以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过于看重语法教学,对于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投入过多关注,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极为有限,他们从小开始学习的句型普遍不是英语国家居民的日常用语,再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就可能会触碰到国外友人的底线而不自知,引起外国友人的反感。因此,英语教学既要让学生了解外国友人的文化背景,不触碰到他们的禁忌;又要让他们能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化解交流中的尴尬情况。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极为必要。然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这并非一项易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遇到了重重困难,具体原因包括下面几点:
1.1 对个人隐私理解的差异性
英语国家居民认为他们的年龄、收入、想要去的地方等都属于隐私信息,不应该被他人获悉,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如果有人问起将会十分反感,他们会拒绝回答。但是在中国两个陌生人都有可能以姓名、年龄、职业为切入点进行交流,并不将这些当成是个人隐私。这种对于个人隐私理解的差异性,导致跨文化交际中双方交流不顺畅,外国友人认为我们的提问不礼貌,他们更愿意谈论天气、体育比赛、风景名胜等无关痛痒的话题,高职英语教学中需要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
1.2 颜色词汇使用上的差异性
倘若问起我国国民心中认为最喜庆的颜色,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红色,在我国的众多节日中人们都会穿着红色的新衣来庆祝,表达人们内心的无限欢喜。可是西方国家将red 视为暴力和血腥,对应的是不详,这点与我国恰恰相反。再比如说白色在我国文化中代表的是生命的逝去,西方文化则将white看做纯洁的象征,是美好的代名词,新娘会穿着洁白的婚纱接受众人的祝福,这种颜色词汇使用的差异性会给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造成一定阻碍。
1.3 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语言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长期生活形成的交流工具,是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地区都有着一些特殊的俗语,本国人可以很顺利的理解,外国人却觉得毫无逻辑。例如like mushrooms 让学生翻译,不懂西方语言文化的学生会译成像蘑菇一样出现,实际上正确的含义却是雨后春笋,此时不少学生会好奇蘑菇和竹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因为英国没有竹子罢了,跨文化交际中这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同样会给学生理解英语制造障碍。
1.4 审美习惯的差异性
使用汉语和英语的人们在审美习惯上存在不小的差异,最为明显的表现为龙是中国的图腾,深受国民的尊敬和喜爱,龙的形象是体态修长,头顶双角,外表布满鳞片,有五个爪子,具有呼风唤雨之能。西方国家的居民会认为龙的体态臃肿,有四足和长长的尾巴,背上长着像蝙蝠一样的翅膀,口中能够喷火或者毒液,是邪恶、黑暗的象征。高职学生必须要掌握这种审美习惯的差异性,站在西方国家居民的角度看待事物,才能与国外友人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双方都能感到满意。
2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
2.1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想保证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交流,让高职学生从羞于开口说英语,变成乐于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英语,实现他们英语学习态度的有效转变。当然了,这绝非一件易事,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分层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设置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高职英语教学要先给学生打好基础,接下来逐渐增加难度,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掌握英语词汇和句式的应用要点,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会快速提高。
2.2 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有利契机,应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将不会觉得跨文化交际是一种负担。比如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创建特定的交际场景,声画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制造了一场视听盛宴,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在此场景下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由学生自己挑选角色,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使用哪些词汇和句式才能符合自己的人设。学生会自觉带入到角色之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任务,还会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相比于教师的耳提面命,更容易得到高职学生的认同。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点评,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将会焕发出对英语学习的无限热情。
2.3 建立跨文化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今天,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宽泛,他们对于西方文化并不感到陌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悟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内容中增加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知识结构体系,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知识涉及国家、地区的人文风俗、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充分掌握这些跨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游刃有余,助力学生早日成才。例如,在赠送礼物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在接受他人赠送的礼物时,往往会表现得相对含蓄,并会做出一些推辞的举动,反复几个回合后才会收下礼物。而西方人面对他人赠送的礼物时,则往往会当着对方的面拆开,并进行必要赞赏,以此表示对礼物的喜爱以及对对方的感谢之情。
2.4 打造跨文化交际实践平台
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性的实践,高职院校应该给学生搭建跨文化交际实践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与教师和同学用英语交流,进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高职英语教学将会焕然一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成长极为迅速。比如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让学生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进行交流,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学生还可以提出疑问,解决困惑,攻克英语学习瓶颈。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以“环境”主题为例让学生开展演讲、讨论和辩论,利用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或者让学生交流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带领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学习和参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记忆,英语学习将会变得趣味无穷。
3 结语
对于21 世纪的高职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必须掌握的语言,能够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他们在就业竞争中才会占据优势地位,成为各行各业迫切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摇篮,应该认识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艰巨任务,积极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善英语知识体系,并为学生打造跨文化交际实践平台,从而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英语核心素质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