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化教学推进成果导向的高职药学教学改革

2020-01-08

科教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药学导向成果

武 江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成果导向教育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派第在1981 年提出的。后来,斯派第和斯罗科布兰迪等教育家对该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促使成果导向教育渐渐有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该教育理念已经获得了很多学科领域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不少教育工作者将该教育理念运用到其所从事的学科教育之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不少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末的时候就已经将学习成果纳入到一个学校、一个教育机构教育质量的认证标准之中。该教育模式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未来发展,该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点、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出发点的教育模式,而不只是让学生去寻找一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1]成果导向教育在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的同时也很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运用,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1 信息化教学在成果导向高职药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信息化教学这一方式正逐渐成为我国各个教育阶段进行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能够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通过这样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不少教育政策都提到了要尽可能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之处,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融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现代化、高科技的学习环境,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果导向教育这一教学理念作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势必要与现代信息化这一教学手段相结合。成果导向教育的主要努力方向在于使得全部学生都能学会、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在学校的教育中收获必要的知识。[2]但是该教育理念并不是要求全部学生都在同一时间内采取同样的方法学习和掌握一个知识点,而是在最终的学习成果验收阶段让全部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信息化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方法多样,能够使得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高职院校实现成果导向教育的重要手段。

当前的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的教育正在逐步将以往的为了完成制造出各类药品的目的而设定的以化学课程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药学和药品服务两类相结合的综合课程教学模式。这种综合课程模式可以依托现代的信息技术建立虚拟医院、虚拟药店等仿真实训基地,模拟出医、药的实际岗位,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不同工作岗位的实操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运用信息化教学推进成果导向高职药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优化信息化教学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最终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为目的,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反向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该理念下的教学考虑的不是老师要灌输给学生什么知识,而是学生在学完这些课程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该理念认为教师的所有课堂教学都是为了完成最终的教学成果服务的。所以,在该理念下,首先要做的是将药学专业的成果目标制定出来。在新医疗卫生改革的浪潮中,对高职药学专业的要求是要培育出一批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社会药房服务的药学新型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胜任药品的药品经营、药品管理、药品使用甚至是药品生产等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往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十分看重化学类专业课程,对人文类、医学类的课程不那么重视,以往的课程教学目标则注重于培养药品制造的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而现代的药学专业主要注重的是培养出的药学方面的人才的药学服务能力和药学服务水平。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应当加大对学生进行基础医药学、医疗人文以及临床医药学等课程的大力培养,在课程体系内容中应当降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化学类课程所占的比重。[3]在确定了相应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后,还要对每门课的课程内容实行优化,拿药理学课程来说,应当降低药理的构效关系、作用机制等这部分与提高学生学习成果联系不密切的内容,而应当进一步去强化药品功效、药品的应用、服用后不良反应等能够提高药品专业学生用药水平之类的课程内容。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想要达成一个学习成果的课程教学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来完成该学习成果导向下的教学目标。在该教学理念模式下,开设的各门课程能够进行多个科目、多个领域甚至是多个年级的课程整合,例如在教授某一种药物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多门相关课程的一些内容,肯定会涉及都讲解药物功效、药物的使用的、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的药理学课程,还会涉及到药物分析学当中的如何控制药物的质量、如何使得药物发挥其最大的功效等,如果谈到将该药物应用到治疗某一疾病时还有可能会涉及到药剂学课程当中的药物剂型选择和临床医学的药理课程等。以往的药学专业的教学方式迷信教材,将各个课程分裂开来,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是由不同的教师任教,各个学科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又是极少的,这就导致了学生接受知识时各个学科、各个板块是不连贯的、是被割裂开来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药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贡献了更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数字化知识、新的发展动向,让药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富有生机与活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药学专业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在仅仅是课本和教师。药学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上的微课、MOC 课等方式了解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时,要以让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为目标,整合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优化药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2.2 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传统的药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拥有发言权,药学专业的学生只能依靠教师和教材来获得相关的知识,只是被动地依据教师制定的授课计划和模式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基础不够好的那部分学生能够取得进步的机会几乎为零。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主体应当是每一位学生,而不是教师。[4]该理念认为应当根据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制定属于个体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应该为学生提供具有弹性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能够实现这种弹性的教学模式。

2.3 建立信息化教学评价机制

我国药学专业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主要对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理论知识进行考查,主要以考试分数和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一般通过考试、撰写实训报告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打分。而成果导向理念下的评价模式主要注重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因此,要树立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3 结语

虽然我国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时间较晚,但是因为该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性,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已将该教育理念当做课程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属于成果导向教育的时期已经到来了。我国当前对成果导向教育的运用正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资源库等推进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在药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使用成果导向这一教育教学理念,依托信息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具有差异性的学生个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达成相应的学习成果,从而推进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药学导向成果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