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背景下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思考

2020-01-08陈爱丽

课外语文 2020年30期
关键词:秋思古诗词诗词

陈爱丽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第三小学,安徽 蚌埠 23300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编教材语文教科书针对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选编了诸多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古诗词的比重也大大增加。

叶嘉莹老先生说:“浩瀚的历史长河,灿若星辰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美的要数中国古诗词,中国古诗词是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生命的长流。”古诗词诵读教学教什么?怎样让十来岁的孩子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美?怎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血脉,植入孩子的心灵?

一、放缓步调细细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种独特的画面、美妙的境界、丰富的情感,是任何一种语言都翻译不出来的。只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才能读得出它的美!它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一幅幅独特的画面,触发一丝丝独有的感动。所以,古诗词诵读教学必须放缓步调细细读,慢慢品,层层推进。

前不久听五河小学洪元元老师教学《秋思》一课,很受触动。洪老师处理该课脚步是轻的,语调是缓的,节奏是松的。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诵读的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前三个层次都比较简单易操作,难题在第四个层次“读出诗情”上。“诗情”是一首诗内里的、气质的东西,有现代文给不了的感觉,怎样让学生咀嚼到文字里的情思,品尝到文学与文化呢?

《秋思》一诗写的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生活小事,表达的却是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思乡之情,王安石曾评价这首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样一首诗怎样引领学生触到它的“骨”,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动呢?洪老师抓住了9 个字“见秋风”“意万重”“又开封”。首先链接《望行人》对比读,音乐造境,语言造境,感受秋风肃杀、落叶无情、叶落归根、归家不得的复杂思绪,为下文的“意万重”蓄势,相机诵读;接着小练笔,张籍对年迈的父母写道,对辛劳的妻子写道,对年幼的孩子写道,厚重的铺陈表现“意万重”,情境真切,让孩子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的生命、心魂、思想,在此基础上的诵读更加情真意切;最后水到渠成表演感受“又开封”,同时拓展诵读孟郊的《归信吟》重夯思乡之情。放慢节奏,层层铺排,点点渗透,洪老师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发掘诗中不经意却极有价值的关键字眼,用自己的一颗“芳心”,引导学生去品味诗中让人心仪不已的“华章丽句”,品出滋味,品出情怀。

二、聚焦形式静静品

温儒敏教授说:教学古诗词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要过多解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引导学生抓住作者诗中那种感觉,让学生静静品味。怎样“多读”呢?这就涉及诵读形式的问题了。

《秋思》一课,新课伊始洪老师配乐诵读余光中的《乡愁》,声情并茂的朗诵立刻把学生带到了一个伤感、惆怅的意境中,洪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师范读的优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接下来进入古诗的学习,个别读、小组读、齐读、比赛读、情境引读、不同作品对比读,整个课堂书声琅琅、感情充沛。而且这种读不是为诵读而读,而是每一次诵读,每一种形式的诵读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很强。比如在抓住“见秋风”引导想象画面时,洪老师就链接了张籍的《望行人》对比读,此番做法让学生对“见秋风”有了深度感知,为下文理解“意万重”做了铺垫。

除了这些常见的形式外,我认为还可以吟,还可以唱。曾经身临其境感受过宁波数百名小学生吟诵《鹿鸣》,悠远绵长,极富美感;也曾经在自己的课堂上教学生唱过《清明》《望天门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生热情极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用更加新颖、独特、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承载古诗词教学,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年轻的生命!

读的形式可以千种姿态、万般模样,但品的过程一定是安静甚至孤独的。有些古诗词课很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的阅读,盲目地组织各种活动,其实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道德经》认为:厚重的应该主宰轻浮的,宁静的应该主宰躁动的。这样,我们的行为才不至于偏颇。阅读尤为如此,古诗词教学尤为如此。一首首诗词是一个个孤独而高贵的灵魂的低吟浅唱,课堂上要让学生多一些静思默想的时刻,多一些内心涌动的时刻。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总会引导学生在诗词中行走时引发思考、品味感受,这场“革命”是静悄悄的。我并不否定一堂课得到迅速推进、风生水起是精彩的,但我认为适时地停止,让学生静思默想,不失时机地引发内心情感的风暴,才是更高级的!

三、且行且思轻轻点

叶圣陶先生说:“一字不宜忽,语语悟其神。”这说的是语文教学,我以为,对于古诗文的教学尤应如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借助媒体,借助文本,借助插图,借助教师语言的渲染,营造一个有强烈代入感的场。然后,润物细无声地让一切该发生的发生,该生长的生长。我们只需要适时地点拨,适时地推动,适时地提高,适时地对话,适时地穿针引线,适时地推波助澜。

洪老师在教学《秋思》时做得比较成功。有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具体有效的指导。初读《秋思》课题时,学生读得很机械、干巴,洪老师说:“‘秋思’就是秋天的思念,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应该轻轻地读,试一试”“思念是一种绵长的感觉,试着读一读”“思念是一种会呼吸的痛,试着读一读”。两三个回合的指导点拨,学生自可遥想四方,自可思接千古,自可在特定的场景悠游,自可与诗人的心灵对话。诵读也更有感觉了,滋生了一股惆怅绵长的味道。

诵读的好与坏,一方面源自对文本的领会感悟,朗读技巧的掌控也可以为诵读锦上添花。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上不提倡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可我认为对学生加强朗读技能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是很有好处的。

叶圣陶先生说:“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吟诵一篇文章,无非依据对于文章的了解与体会,错综地使用这三类语调而已。”朗读是“情”与“技”的整合,突出对朗读技法的训练,不是刻意、机械地强调停顿、速度、高低、轻重,而是通过范读、领读、比较读、情境引读等,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朗读技能,“情”“技”共生同长。

四、众说纷纭个个评

古人云:“诗无达诂。”一切对于诗意的固化和规定都是一场徒劳。我们只能试探,试探一个个独特的灵魂,在特殊的时刻,那些个特别的情愫。

洪老师的课上,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你感知到的诗心,他体悟到的诗意,情动而辞发,你一言我一语众说纷纭中去唤醒,去浇灌,让学生有机会去感受: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屈原到李白,中国文人一脉所承的爱国爱家爱自然的情怀。

很多老师上课时评价学生的朗读基于鼓励习惯千人一面地说“字正腔圆”“你读得真好”“声音很洪亮”“掌声送给他”等。洪老师的课上,诸如此类空泛的评价很少,多数是诗词情感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情感共振时,在学生触及诗词的“骨”时的精准评价,毫无疑问这种评价对学生而言是更具肯定性和价值的。

如《秋思》一课临近尾声一女生含泪诵读《归信吟》后,洪老师这样评价:“你的诵读足以说明你已触及这首诗的灵魂,无须多说什么了,我只想向你鞠一躬。”此外,评价的形式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还启用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把评价的权利真正交还了学生。

一首诗就是一段情感、一种态度、一种生活,甚至一页历史!中华诗词蓄积了伟大诗人的品格、智慧、情感、胸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在诗词的天地里漫游,声情并茂地诵读,体会其意境及情感,唤醒孩子们对古诗词的赤诚之爱。这才是古诗词教学时必须触摸的“美人骨”!

猜你喜欢

秋思古诗词诗词
秋思
踏青古诗词
秋思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
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