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浅析
2020-01-08杨丽萍
杨丽萍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太白九年制学校,甘肃 庆阳 745407)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无论从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布局还是思想内涵上都值得教师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认真揣摩。使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下,逐渐感受文言文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增强对文言文的喜爱,提高学习信心,增长技能的同时,还收到心灵的启迪,实现知识、情感的和谐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落实新课改目标。
一、激发兴趣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教师之所以能够取得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就在于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及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凡是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教学成绩都比较理想,反之则成绩一塌糊涂。文言文学习也是如此,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是一条不可绕过的捷径,教师要想方设法整合一切教学资源、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支配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产生有效记忆。
例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通过描写不同时间内景物的变化,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入境入情,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如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高峰清流、石壁青林、晨昏薄雾等图画,并配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深入到文本的意境中。不仅如此,在描写山川之美时,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感受山川的特征,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仰视中的山川高峰如云、俯视中的山川清流见底、平视中的山川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山川之美,从而激发对山川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多视角展现文本景物,让学生充分了解景物的特征,更好地与文本、与作者展开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愚公移山》是一篇脍炙人口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塑造了愚公这个性格鲜明的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体验文本的中心思想,教师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初中生爱表现自我,因而这一活动得到他们的热烈响应,为了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学生借助注释、字典等深入研读文本,揣摩人物心理。在对文本有了深入的了解后,他们创造性地配以动作和表情,将故事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只见满脸花白胡子的“愚公”背躬驼腰正在费力地用镐头刨石头,他的子孙也紧随其后。一旁的“智叟”满脸鄙夷地嘲笑“愚公”:“这山这么高、这么大,就凭你如何移动得了,真是不自量力。”学生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表演结束了他们还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意犹未尽,教师无须多加解释,文本内容已经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让他们记忆犹新。通过表演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被有效调动起来,并且在写、演、说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善于根据文本的特点巧妙引导、精心设置,文言文教学同样可以精彩无限,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以读为本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手段,通过朗读可以将静止的文字有声化,使其变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将学生的情绪广泛地调动起来,加速与文本的融合。文言文风格丰富多彩,有豪迈奔放、有恬淡清新、有委婉含蓄、有深沉凝重。它们是作者心灵和情感的寄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读准语气、语调、节奏,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朗读并不是机械地反复读,而是要读中悟、读中思,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朗读效果。
如在上面的《答谢中书书》的朗读中有这样一段:“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思考: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有认为“将”的,也有认为“歇”的……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歇”字。接着,他们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歇”字将晓雾拟人化,更加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晓雾褪去的状态。“歇”字赋予自然景色以生命力,表现出作者对山川心驰神往并完全融入的情感……按照同样的方法,他们还对“颓”字加以分析。这种自读自悟的阅读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发展了个性,使他们在朗读时借助语言这一载体,融入自我的经验认知和想象,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含的人类精华,人文价值,从而获取美好的感受。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为此,在文言文朗读中教师要避免多余的内容分析,而是要突出“感悟、思考、积累、运用”这一阅读主题,让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读、写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将读书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读进去”“读出来”,边读边思、边读边悟,有效解决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高耗低效”的痼疾,进一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多形式朗读,如跳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精读、集体读等,避免朗读单调乏味,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三、背景知识
文言文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也是作者心志的寄托,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评论。因而要想正确、全面了解文言文的主题思想,教师就要对写作背景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唯其如此,文言文学习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罔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论其文也。”因此,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教师要重视背景知识介绍,唯其如此,我们对文言文的了解才会更翔实,更深刻。
以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一课为例,单从表面上看会让人觉得这是一篇写富春江山水风光的文章,若不结合背景知识分析,很容易让学生按照一般的写景文章来分析、归纳,得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但实际上作者吴均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南朝,他家世贫寒,勤奋好学,颇有才俊,受沈约赏识,入朝为官,因为撰写《齐春秋》直言利弊,武帝恶其实录,将吴均免职。吴均便寄情山水,在富春江一带游览时,收到朋友朱元思的书信,告诉吴均朝廷召回之意,询问他的想法,于是,吴均便写下了这篇文章。在文章中表达了吴均虽想回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但面对黑暗的现实,又觉得难以实现理想,只好寄情山水。因此,了解到这一时代背景,学生就能体会作者丰富而又细腻的感情,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篇文章,而不仅仅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若没有背景知识的扩充,学生很难理解陶渊明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厌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石潭记》若没有背景知识我们很难体会柳宗元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因此,教师要重视背景知识的渗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力。
总之,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在充分认识文言文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空间,让他们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使文言文教学推陈出新,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