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新教学设计摭谈
2020-01-08姚燕
姚 燕
(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通 226011)
当下,各类教学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无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是赛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者苦心求新,我们也常常能看到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案例,但也不乏一些和语文教学相去较远的“创新”设计。
如孙犁的《亡人逸事》,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①用小标题概括四个部分逸事;②把握细节描写和妻子形象;③教师示范运用细节描写扩写文中“她收到花布”一句(250 字左右);④学生练习写作并展示习作;⑤分析作者情感。
这是一堂阅读课,教者为了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本文细节描写的手法,设计了教师示范写作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写作展示两个环节。很显然,这是写作指导课的一种方式,但是,置于此,一方面显得不伦不类,练习教师示范的那句已没必要,再练习别句,和本文的阅读学习并无多少关联,况且在还没有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之下的写作和练习造句并没多大差别;另一方面,压缩了教学内容,无法凸显作者对亡妻的情感,而这正是当下散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即漠视或者远离作者独抒机心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即通俗所说的跑到文章之外。
为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写作,教者在快速推进第二个环节之后,把妻子与我分居两地时对丈夫的思念和收到花布时的意外和惊喜通过扩写表现了出来,妻子的贤惠美好对丈夫的爱以及容易满足被强化。这个设计更适合放在写作课上,而本文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言说方式正是我们在这篇文本的教学中所应当重点把握的,即第二和第五个环节是应该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亡妻诉说两人缘分时的音容笑貌,初识时的“用力盯一眼”“跳”“钻”等,作者描述得既深情又含蓄,甚而节制。
作为悼亡文章,本文在众多悼亡类文章中显得别具特色,作者选择那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惨淡经营,不乏悲切眷念,又出之以淡泊,形成本文浓而淡、丰而约、深而远的特殊风格。如何让学生领会呢?教学“缘定”时,教者可以提出: 这几行文字是表现作者与妻子这桩婚姻的偶然性的。用类似以下的概括也无不妥:她父亲与避雨的两个媒人的偶然交流竟然促成了她与我的婚事。你怎么看作者这种独特的表达形式?再如在“持家”和“临终”之间的那几段交代写作缘由的文字,这个过程有好几层转折,几次波澜,如何体会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唯有潜入文本,细细咀嚼,慢慢咂摸,才有可能品得其真,悟得其味。
又如翁乃群的《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在教学设计时,有教者在引导学生明确麦当劳在中国拓展市场中哪些有变动哪些保持原样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接触和碰撞融合的具体表现,并将这个环节进行到下课,而对本文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的写作手法再无涉及。这样的设计确有新意,特别就围绕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来上一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再合适不过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服饰、音乐、电影、建筑等多方面展开,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见识,很好地锻炼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也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创新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恰当运用,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必能提高课堂效率。可如若为了创新而创新,偏离了本属于这一篇文章独有的情味,也就失掉了散文教学的初衷和本该具备的价值和意义,而往往有时候又是自己当下未曾领悟到的。因而为了更好地创新,需要教者广泛涉猎深入学习教学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反思琢磨,如工匠打磨工艺品一样上下求索。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经典的老篇目了,若是按照原文的顺序依次讲析,会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第一部分有较明显的不理解,更谈不上能有深切的情感触动。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在上第一课时教者让学生在通读全文后说说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也有涉及),这样的青年又是怎样被残忍杀害的,引导学生阅读第五部分第一节,接下来再学习鲁迅先生听到噩耗后的感受,即课文第四部分。如此设计是因为在学生已然了解刘和珍的为人特点的基础上,继而详细还原刘和珍等人如何被残忍杀害的场景,学生的情感认知便很快被点燃,很容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甚而会不断闪烁令人惊喜的火花,进而深入赏析第四部分,即能了然自身的语言表达和文学大家之间的差距,进而佩服鲁迅有着怎样的思想深度。到上第二课时教者继续按照文本顺序,引导学生透过作者所说的写作缘由去理解其一方面反复强调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另一方面又说“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这看似矛盾的话背后有着复杂的情感。因为有了前一节课的铺垫,再回头来学习文本第一部分,此时学生不仅能较快理解文意,而且更加懂得鲁迅的爱憎悲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运用教者的智慧,一方面合理整合教材,另一方面遵从教学规律,教学生机就能时常显现。
江苏省职教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三篇教读课文分别是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以及梭罗的《瓦尔登湖》,都是文质兼美、意味无穷的美文。怎样在教学设计方面有所创新,教者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回忆鲁迅先生》,在学生独立概括九个事件的基础上,体悟将本文丰富的材料连缀的线索——作者蕴含于文中的脉脉深情(亲、敬、爱)之后,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追溯其情感源头。具体为上课前让学生观看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刹那萧红》,收集萧红的相关资料以及她与先生的交往情况,阅读鲁迅先生为《生死场》所写的序。课堂上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追溯萧红对先生深挚情感的源头,从而探究出清晰又真挚的深情缘起:追寻萧红身世(亦父)、先生对其创作上的提携(亦师)、先生对其生活上的关怀(亦友)。如此设计,是因为作为本节课的难点,若不及时攻破,便会让下节课先生的凡人形象蒙上一层纱,学生的感受只能隔靴搔痒。利用翻转课堂及任务驱动的形式,结合背景追溯源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的能力,提升课堂效率。
教学《故都的秋》时,在以“破屋”为例,发现作者笔下的“历史之秋”之后,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追溯作者独特审美情趣的源头。具体为上课前让学生阅读些教者推荐的郁达夫的书目,观看微课《大师——郁达夫》,学生探究:不论破屋、秋草、素色的喇叭花还是后面的落蕊、寒蝉,似乎都是一些生物生命衰败时的颓唐景色。作者为何偏爱这样的景象,请大家结合微课等相关资料进行组内交流,之后在全班展开汇报,追溯作者独特审美情趣的源头:有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结合文中相关依据),更有其身世性格的烙印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如此设计,学生能回归课文寻找作者的审美原点,从而理解作者钟爱“悲凉”这一审美情趣的原因,深入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知人识文的能力,为探究内蕴打下基础。
《瓦尔登湖》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探究瓦尔登湖是一滴汗水、一滴泪水还是一滴圣水以及瓦尔登湖为何被称为“神的一滴”这个环节之后,教者设计了总结拓展、润泽情思这个环节。首先即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来拓展情思。具体为课前即布置任务:阅读关于梭罗的人生经历及人生志趣的介绍及写作本文的创作背景,观看微课《梭罗》、回顾陶渊明的隐逸背景。学生探究:梭罗的独居湖畔与陶渊明隐逸自然相比,他们的志趣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教师点拨引导在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人生旨趣等方面进行自主探究。如此设计,能将课内外进行有效延伸,新旧知识有效联结。教师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比较思考,锻炼其理性思辨的能力。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培养其将内在思维外化为语言的能力。通过比较阅读,深化学生对梭罗在本文中传达思想的理解。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任务的执行者和研究者,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时间和空间充分地交还给学生。如讨论“梭罗和陶渊明的隐逸他们的旨趣有何不一样”这个问题时,各小组通过集思广益,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①从时代背景来看:陶渊明用隐逸的方式反抗现实,以彰其志;梭罗用简单自由的生活反拨工业社会的物欲横流;②从文化氛围中看出:陶渊明的隐逸是一种向内的情怀;梭罗则是以孤独求索真理,有济世情怀;③从人生经历旨趣看出:陶渊明旷达超然,忧道不忧贫;梭罗的独居湖畔则是与他的信仰和理想相契合。
此外,教者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专业特点,本单元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将散文的学习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如让学生根据《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细节描写完成微写作——“那人”,在学习了《故都的秋》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后进行导游词《校园的四季》的写作及讲解,在感悟了《神的一滴》中梭罗与瓦尔登湖的对话后进行微写作——“那景”,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散文的写作手法在实践中内化为自我认知,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专业表现力。
创新教学是永葆教学活力的源泉,每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间凝聚着教者的智慧与心血,而那至臻的教学境界即是对教者最好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