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时代主题性绘画创作

2020-01-08周飞战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题性绘画美术

周飞战

(湖南科技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主题性绘画创作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美术创作的高度和整体实力。目前,我国主题性绘画创作尚缺少一种长远的、集约化的创作格局,艺术家多处在一个个体创作的状况,作品主题不够突出,思想不够深刻,形式缺少特色。当下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民族精神的绘画精品力作不是很多,使人眼前一亮并能成为经典传承下去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何组织与促进新时代的主题创作,如何创作具有现实与历史意义的精品力作,已成为当下政府、文化部门与美术创作工作者共同面临与深思的课题。

1 创作内容要反映时代风貌

主题性绘画创作的题材要反映新时代风貌。《易经》中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主题性绘画创作必须反映时代气息。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美术创作要紧紧跟上时代节拍,准确地把握特定时期社会史实与精神面貌,与时俱进,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做为艺术创作工作者应当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重大题材与主题创作之中,反映时代的特色,反映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题性绘画创作重点是以发生在当下的重大社会时事、改革与创新标志性新成果、人民的现实生活状态为主题进行的绘画创作,这是目前主题性绘画创作的首要任务。

哈灵顿(英)在《艺术与社会理论》中指出,艺术的意义同社会机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绘画创作所表现的主题不同。我国延安时期的的创作,主要以农村革命生活为题材,他们着重表现解放区人民的民主生活、人民战争,对东方新曙光的期盼。建国初期,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成为绘画表现的主要形式。1949 年新中国成立,由文化部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分别组织画家进行了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代表作品有周令钊的《鸦片战争》、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黎冰鸿的《南昌起义》、王式廓的《井冈山会师》、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工柳的《地道战》等。1978 年,中国从毛泽东的革命时代转向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美术界开始出现一在批表现农民与乡土题材的作品,如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等。这些作品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时代感。《父亲》中的父亲,勤劳、质朴、慈善、憨厚,生活贫困,饱经苍桑。它一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生活处境,另一方从骨子里发出了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与歌颂。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展开了正面的碰撞与激烈的对话,创作思想与形式逐渐走向多元化。九十年代,中国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的建设重心已从农村转向城市,都市中的市民文化兴起,主题性绘画与传统古典绘画创作走向衰落。特别是80 后的作者忙于生计,不太关注社会,对主题性绘画创作缺少热情,90 后的作者多执迷于自我表现,对主题性创作思想更是淡薄,主题性创作跌入低谷,前景堪忧。

主题性绘画创作要准确地把握了历史坐标与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更好地为服务于这个时代。艺术家应当通过更多的文艺作品,记录和展示人民的实践历程、时代的进步成果。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主题性创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03 年,陈继武创作的《小平南巡》是一件反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画作,这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画面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坐在南下的列车上,两眼深情地望着窗外一片生机的大地,凝思着中国的发展应该何去何从”的景象。2004 年度,文化部组织、财政部出资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项目。2009 年初,文化部又隆重推出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使得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内容更加丰富与完善,2009 年9 月《新中国美术60 年》出版,它清晰、系统地展现了 60 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线索及风貌[1]。

2014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2019 年11 月,文化和旅游部历时三年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总结会在北京举行,该项目导向鲜明,主题突出,保障有力。该项目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果,很接地气,时代特色鲜明。2019 年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展晋京展出,这次展览绘画类作品题材丰富多样。众多作品描绘或塑造了科学家、普通建筑工人、煤矿工人、环卫工人、都市青年、乡村教师、解放军官兵等形象。如国画《大国工匠》反映国家大型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人员发扬大国制造的工匠精神;国画《都是热血儿郎》表现了一群刚刚参与一场战斗过后的战士,在战壕里休息的情景;油画《我是一个兵》塑造了抗洪抢险中一名士兵望天呐喊的瞬间;综合材料绘画《人物周刊——屠呦呦》塑造了一生致力于青蒿素研究终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家屠呦呦的形象。有的作品描绘的一带一路、农村电商、高铁网线、水库大坝、集装箱吊装、大型射电望远镜等场景,如粉彩画《中国复兴号》聚焦近年来高铁的飞速发展;《粤港早晨.精工筑梦》描绘集装箱吊装高空作业的场景。这些作品从时代的各个方面掘取代表性的素材,潜心进行创作,这次大型国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状与时代特色,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的时代风貌,也反映出中国美术全方位的发展与艺术水平的新高度。当然,反思这些数量众多的主题创作,总觉得代表作品不够经典,不够震撼。或许是展览多了,作品多了,有些审美疲劳;或许是反映时代风格的标志性作品本身需要进一步提升。

2 创作的核心要突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核心必须要突出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早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突出民族精神是指强化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徐悲鸿的《奔马图》、《田横五百士》,陈逸飞的《黄河颂》、刘文西的《东方》等作品,无所不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1962年,在第三届全国美展中,罗工柳的《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上》、王征骅的《武昌起义》、蔡亮的《延安火炬》等历史题材作品幅幅都展示了中华民族不曲不挠的革命精神。2006 年3 月,“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团队最终创作出了104 件优秀美术作品,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1840 年以来)不同阶段的重大史实,表现了民族精神的大气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民族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加强,这些精神素质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使中华民族精神在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2012 年5 月,大型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展“为农民工塑像——当代中国画主题创作展”,170 余幅中国画力作生动表现了农民工的形象、生活场景与民族精神。

迄今,面对世界范围各民族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烈竞争,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色与个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2016 年7 月 1 日,习总书记在建党95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的重要思想[3]。在新的形势下,主题性绘画创作的主旋律一定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合民族精神的本质,不断挖掘与创造符合本民族实际的视觉文化图式,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增添新的精神食粮。

3 创作理念要融合传统文化

没有无源之流,也没有无本之木,民族文化是民族艺术创作的本根,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根脉要融合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远古文明演化进程中不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源泉,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如我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宋明理学、佛教文化、禅宗思想、毛泽东思想等等,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积淀与结晶。中国当代艺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影响,同时,还受到西方文艺思潮与表现技法的渗融,从而形成了当代五彩纷呈的当代艺术门类与创作图式。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主题创作从文化、精神内涵角度分析,她骨子里其实流淌的仍是传统的文化血液。我们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美术之所以存在几千年,是因为中国美术有自己内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以中国文化作为基础的。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让我们透过作品的表象,穿越历史长河,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在当代中国有人试图放弃传统另辟溪径,却又因为抛弃了传统的根基而显得肤浅幼稚,很多作品犹如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就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答记者问中说,美术工作者应当认清在当下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们应当继续坚持主流价值观,用独特的形式表现和塑造新时代的新形象、新面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4 创作要以人民为主体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内容要以人民为主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胡锦涛同志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做为国家层面的主题性绘画创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4]。民本主义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道德底线。

人民是新时代的建设者与创造者,人民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思想情感等活动与过程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的现实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一旦离开人民,艺术创作之花就会枯萎凋零。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深入群众,呼唤民声,表现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历史生存处境。艺术家要在现实中发现美、认识美、表现美,揭示生活的本质与的艺术创作的规律,用内心的真情实感来构思作品;绘画创作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不断创新,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作品的社会价值。

5 创作的形式要多元化与个性化

主题性绘画创作虽在选择题材上有一定的限制性,但在表现形式上应主将多元化与个性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这样,才会使主题创作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文革时期,主题美术创作的题材多为领袖人物、政界要员或群众楷模,绘画创作多是政治运动、群众运动的宣传工具。“高、大、全”“红、光、亮”“三突出”的宣传图式弥漫中国大街小巷,主题绘画创作作品单一化、模式化、政治化,真正表现优秀的作品很少见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的网络化与全球化,中西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艺术创作也走向了多元化与个性化。全球化语境下,艺术整体趋势发生了改变,前苏联的艺术创作方法渐渐被边沿化,现代后现代艺术已经成为了欧美艺术创作的主流。中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方法主要是沿用了前苏联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于今如何发展、如何重构、如何创新,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也日益火爆,单一呆板、固步自封的绘画创作样式已被历史所淘汰,大量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的作品不断涌现。

1984 年5 月,一个名为“前进中的中国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展出,这次展出的艺术作品个性突出,形式新颖,风格鲜明,使人感觉到“中国百花齐放的艺术节春天到了”。时隔一年,85 新潮美术疯涌而至,从此将中国的美术创作推向了一个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新时代。各种艺术风格、流派都在永无止境地与日滋生,走向多极化。

今天,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新特征,同时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主题,如社会和谐主题、关爱抗战老兵主题、城市建设主题、新农村建设主题、绿色环保主题、全球化与命运共同体主题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创作题材本身极大地丰富,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绘画创作的形式多元化与个性化。这在全国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当代绘画创作,锻炼和提高了艺术家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与艺术潜力,不断开拓美术创作新的表现题材和艺术形式。美术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主题创作任务,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质的多极化与个性化作品,从而推动历史前进与艺术的繁荣,造福于人民群众,这是每个艺术家肩负的历史使命”。

文艺创作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4]。主题创作作品要“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6 设置专管机构,打造专业团队

目前,我国主题性创作尚缺少一种整体的、集约化的创作格局,艺术家多处在一个个体自由创作的状态,很有必要设置专管机构,打造专业创作团队。由于主题性绘画创作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美术创作的高度与文明程度。由于其地位特殊,人民政府、文化部门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也有必要参与其中,渗透创作的指导与服务工作。我希望在党和人民政府正确思想的引领下,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画院机构以及财政部门的紧密配合与相互协作下,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或国家画院设立独立的主题性绘画创作主管部门,专门负责组织、策划、支撑与实施重大主题性绘画的作品创作,整合国家优秀的美术家团队资源与智慧投身于国家与民族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性创作之中,共同完成国家级别的持久性的绘画创作工程,促进我国的文化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

主题性美术创作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它反映了“包括国家意识形态或者是国家领导集团的意志”,可以说主题性美术创作是“由意识形态主导方所主导的、艺术家个体来完成的艺术性行为,现实的敏锐感受能力与判断力、对于意识形态的立场、对于世界整体艺术趋势的价值选择等多方面”[5],这一切都离不开创作的领导核心力量与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但愿能在中国美协能成立“主题美术创作艺委会”或国家画院设立“主题绘画创作办公室”,使“主题创作组委会”成为的一个常设机构,引导与促进我国主题美术创作事业繁荣与发展。

主题美术创作需要一支相对独立的专业创作团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面向全国实时聘用主题性绘画创作的“业余作者”或聘请部分从事主题创作的专职画家,让他们团结协作,携手迸进,以便更好地完成大型的主题创作任务。后工业时代,许多高难度的时代性主题创作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来共同完成,单打独斗的个体创作已难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与社会精神文明的需求。打造一支专业创作团队,是新时代的要求。

7 结 语

21 世纪,主题性绘画创作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位肩负民族复兴责任的美术家应该积极投身于中国改革与开放、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浪潮中去,时刻关注国家时事政治、经济建设的进路,关心人民生产、生活状况,多创作出一些有思想、有内涵、不负人民期望的精品力作,大力弘扬新时代的主旋律,为祖国、为民族的美术创作事业而努力工作,让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征程,让优秀的主题绘画作品载入美术史。

猜你喜欢

主题性绘画美术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美术篇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主题酒店客房空间的主题性设计研究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