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益管理模式在高校教师工作提升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8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张凌

河北农机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益高校教师评价

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凌

引言

在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教师作为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能够有效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高校创造核心的资源与竞争力,因此,只有贯彻落实高校教师的管理与培训机制,才能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与输送。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师管理理念与经验,为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升级提供内在驱动力。基于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核心要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及高效化学生管理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提升,实现新时代下,高校师资队伍的精益化建设。

1 精益管理理论及现实意义

精益管理的理念始发于一线生产系统的实践性管理,在取得一定成效后,逐渐深入到各行业的管理工作中,在原始理念的基础上,升级为企业内部的战略性管理办法[1]。精益管理理念的核心要素包括以下三方面。

(1)注重人本精神。精益化管理模式意在强调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其体现在对双重主体精神文化的重视,通过合理化设计工作流程,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生产与服务进程中,强调人对工作的干预效能,将员工的执行身份转换为参与决策的主体。

(2)强调社会责任。精益管理的核心要求是尽量避免资源浪费,这反应出了精益管理要求对于社会责任感的重视程度。精益管理模式表明,在各项资源的使用方面,如果产生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生产成本及产能价值受到损害,则都需对管理与生产体系进行重新改造与整合。

(3)强化进取意识。精益管理提出了有关生产的指导思想、工作态度以及管理模式,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为行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基于精益化管理的进取作用来说,落实系统项目工程精益管理,必须经过长期的坚持以及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

2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发展现状

2.1 高校教师职能机制不完善

当前教育教学形势下,我国在对教师团队培养的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具体情况有:首先,对教师的培训方法“一刀切”,难以满足对不同教师、不同学科的针对性需求,并且难以做到标准化、多样化的培训结果评价;其次,对教师的培训周期较短,对长期的培训规划较为欠缺;再次,对于实施教学任务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不到位,一些培训工作只注重表面形式,不关注教师实际的吸收水平;最后,对于教师实行培训的内容与方式都不够完善,高校过于注重教师的学历与专业知识,反而对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工作素养有所忽视[2]。总之,目前对于高校教师的培训有周期短、重学历、轻实践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学水平的发展。

2.2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评价而言,通常会采取奖惩性评价方式,奖惩性评价体系中关键的负责人是学校的领导层,起到辅助评价作用的是专家教学监督小组,而被评价的就是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其中存在以下几点漏洞:一是评价对象相对单一,实施监督的小组难以充分的深入到评价结果中,难以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进行有效传达,因此,不便向教师提出关于职业技能、改进方向等方面的意见;二是更改标准不灵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通常会忽略学科之间的内容差异与教师能力之间的差异,所以会采取绝对公正的手段来追求标准化评价,但是这种评价内容不能对教学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三是对于评价活动的观点过于行政化,导致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教师难以对学生的真实情况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同时不能对自身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2.3 相关科研机制不平衡

在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的问题上,高校普遍认为科研的效果远超于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荣耀与科研密不可分。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只能通过大量的专业性知识学习。可是目前的情况下,教师在写论文、应付行政事务与科研、评审的繁忙事务中已劳累不堪,只能通过照搬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设计,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对自身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与改进。因此,高校教师只能按照原有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也就导致了高校教师对于教学方面的管理不到位。高校教师对于教学任务的投入与教学成果是成正比的,即便在较短周期内对教学水平的反映不明显,但是基于长久教学活动的发展来看,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会严重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果。

3 精益管理对高校教师工作提升的启迪

3.1 明确教师的主体价值

精益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以安全生产为前提条件,以工作质量为基础保证,以产值效益为主要目标[3]。通过强调教师资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完成了教师能动性因素与潜在创造力有效应用。教师在高校管理中,具备管理与被管理的双重身份,因此,更有必要将教师精益化管理任务作为教学责任方展开进一步的精益管理。采用精益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树立教师为主体的概念,目的是通过激发教师的参与意志,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才能。

3.2 完善多元化激励机制

考虑到高校教师的特殊性,应结合实际管理工作对教师实行多样化的激励办法。首先,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激励活动中来,利用教师参与管理机制,使教师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规划进行充分了解,结合自己见解提出合理建议,提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充分发挥机会奖励的机制,设立一系列学习机会,例如定期培训、外出进修、脱产深造等,同时在职位的晋升与工作程度的调整中展开科学有效的激励;最后,基于人们对成就与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具有教育性、激励性以及调节性的精神鼓励,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潜在意识支持,加强教师完善专业水平的内在动力[4]。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规划

对于教师工作发展的规划,首先,要态度端正,理顺实施思路,充分掌握高校内部系统的建设要素,实现活动参与者关于建设信息的上下流通,整合信息内外反馈相一致,使教师的发展规划具备辩证性、优选性、实时性,贯彻落实科学的执行决策;其次,高校内的各级领导应积极为教师发展过程中每项环节提供配合与协调工作,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和谐发展;最后,将发展过程中教师工作的安全性与创新性设为发展的前提条件,理解执行与领导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4 精益管理在高校教师工作提升中的运用

4.1 强化教育学术观

学术的内涵在于掌握一系列基础性研究,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术内涵不仅需要对单纯的问题进行研究,还需要分析总结问题之间的相似处,实现理论性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对知识充分掌握后,精细简明的传达给学生。为实现教育教学内容的学术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展开交流与配合,教师通过自学内容补充,完善知识体系;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是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交流过程中形成自我复盘与反思的观念,通过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深化教师对于教育学术观的学习。

4.2 开展教学内容反思研究

开展反思型教学需要结合以下三方面流程。首先,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始前,教师要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对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展开前瞻性设想与预判,之后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其次,在实施教学工作计划时,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反应、学习兴致及学习动机,调整合适、灵活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后,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对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进行复盘与反思,在之后开展教学活动时,规避出现过的教学问题,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5]。

4.3 深入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表示教师在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时,以领会教学规律为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专业理论方法,对教学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展开计划性、组织性、规律性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教学中的基础性理论与实践性指导。为实现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学校针对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进行现代化升级,从教学的交流合作与共同体的创建两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其次,高校应组织创建教改团队,深入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与发挥,同步提升教师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6]。

5 结语

通过实施精益管理,提升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解决了高校教学模式研究问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关系到社会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关系到各地乃至全国的社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精益化的管理。通过强调精益管理模式中的主体作用、社会责任及进取意识,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研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高校与人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猜你喜欢

精益高校教师评价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探究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精益生产VS精益研发:精益之辩正当时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