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合作共建产业支撑型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2020-01-08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协同实训岗位

徐 军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1 当前职业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

当前开展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无法有效地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产生的利益于学校和企业各有不同,由此导致企业对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较低,从而导致学生开展实训项目和企业无法有效地接轨。

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在规划和实践教学方面仍然局限在传统半封闭的状态下,在开展实验和实训项目时还只是验证原理,还有进行实验的仪器全部是教学用的仪器,与企业的仪器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

再有就是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效果比较差。企业对实习的学生的安排主要在一线生产的岗位,该岗位的工作比较简单,从而没有达到实践的目的,并且与学生的专业也不对口,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能。在教学的老师大多以教学为主,并没有参与到企业的主要项目中,而且自身的动力也不足。学生对企业的岗位没有理性的认知,在进行实习时或者是工作时随意地选择或跳槽,从而导致自身的专业技能无法及时提高并倒退,进一步致使自身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

最后是学校与企业两者之间的位置距离比较远,进一步对两方的合作产生了影响,并在产业和学校实训以及研发等方面造成了阻碍。

当前国内对于电子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大部分还是以较为低端和粗放的传统制造为主,没有良好的竞争力,所以需要进行升级转型。企业,特别是一些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大量的研究人才。企业特别希望职业学院可以为自己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并且在企业对育人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学校和企业进行协同育人时没有找到关键的契合点,从而导致对人才的培养无法有效地进行。

2 以多方的合作为基础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从现状中可以看出问题的所在,职业学院基于校、企、行的深度合作并建立政、校、行、企的合作,从而协同参与其中,对运行机制与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对政府支持和行业指导以及企业参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探索与研究。

2.1 基于多方的深度合作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目标

2.1.1 对政、校、企、行的责任与权利进行明确分配

对政、校、企、行的深度合作并开展协同育人的责任与权利进行有效的分配,并构建出完善的激励体系,进一步提高学校和政府以及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有效的合作,从而由政、校、企、行多方面合作在建设实训基地和研发项目上可以长远地进行合作,以此保证开展协同育人可以持续地发展与完善。

2.1.2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于管理机制的构建应当由政、校、企、行共同建立董事会,然后利用校政共建和企业进校以及设备捐赠进一步对产业、学院、实训场、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科学地规划与合理地布局,进一步构建出适合当前企业的综合性实训基地。最后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并执行的委员会,对实习和实训以及岗位实习方面进行相应的协调。

2.1.3 实现学习教学同步

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与企业的发展进行同步,并将教学教程与企业岗位工作进行同步。在校期间让学生对产品进行真实性的设计和生产,并且必须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另外可以把大三课程进行更改,课程随着企业岗位的变化进行变化,从而达到课程内容与企业有效同步,进一步实现校教学内容和企业发展同步。

2.2 多方合作下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面对需要突破的问题

2.2.1 多方合作下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机制

只有实现政、校、企、行共同构建董事会,并建立院长负责制,从而促进多方面的参与建设,并且可以多元化地开展实践教学,对权力与责任进行明确的分配,提升企业对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办学的活力。

2.2.2 多方合作下合作模式的选择

学校与企业可以运用“半订单式”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对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一和大二主要是学习基础课程和相关技能,在大二的下学期开展企业招聘活动,让企业与学生进行选择并签订合同,并做出相应的承诺,由此将学生转变为学生和员工的综合体。在大三时将课程更改为开放性的课程,依据企业的要求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具体的内容和一些设备可以由企业的技术员工和老师共同完成。

2.2.3 多方合作下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

以建立技术派遣工作站和做企业技术访问工程师以及脱岗下企业等不同的形式,让广大教师带着相关课程的开发任务到合作的企业去工作,并且帮助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基金的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当教师进行考核合格之后,学校可以在项目申报和晋级以及岗位的聘任等方面予以一定的帮助,另外应当建立鼓励广大教师去企业进行合作交流的专项资金奖励制度。并注重政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有力地促进地方政府发布相应的法规与政策,建立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以及积分入户等方面的倾斜,由此促进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相关的项目开发研究工作。

3 总结

当前开展多方合作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变成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面,该模式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在办学方面特别重视开放性与协同性,从而确定了对人才培养的主体,构建多方联合的体系。然后是多方合作构建产业学院的实训基地,对学校内部的条件进行相应的完善,提升了对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有效地减少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成本,并且提高了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创新育人的体制和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培养当前社会需要人才的问题,进一步实现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协同育人的教学形式构建了院校教育自主发展的新道路,并且由重视理论的教学转变为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这对院校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协同实训岗位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