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分析及实践思考

2020-01-08刘静璧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图纸机械

刘静璧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宜兴 214200)

1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存在的误差

1.1 定位误差

设计图纸是机械加工的前期准备,它需要根据待加工的物品进行详细的定位装夹,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机械加工的具体操作,以便满足待加工物品的实际需求[1]。但是,由于成品模型及待加工物品形状的限制,机械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会由于装夹位置不当,使得零部件加工的误差率增大,导致实际加工的成品与设计图纸的参数存在很大的偏差,不能满足待加工物品的安装需求,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加工成本,不利于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此外,在进行机械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加工的零部件与设计图纸之间的误差较大,增加了机械加工行业的额外经济损失。

1.2 零部件误差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生产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降低了设备生产过程中的误差率。但是针对机械零部件加工行业而言,部分设备在零部件生产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虽然不会影响整体设备的质量,但是会对设备的性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1.3 刀具误差

机械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零部件的加工要求,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加工,刀具就是其中的工具之一。在进行机械零部件实际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刀具性能、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也会对零部件造成不同的效果,如果工人对于刀具的性能、结构及零部件的加工要求没有深刻的认知,很可能会由于刀具的选择而造成零部件加工误差现象的情况出现,导致加工的零部件与设计图纸不符,不能满足加工的要求。

1.4 变形误差

机械零部件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零部件的本身性能要求过高,在加工时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零部件与设计图纸出现误差。导致零部件出现变形的情况有很多种原因,可能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工件强度比夹具刀具的强度低,也可能是由于系统误差而导致。如果工人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对强度和力度进行合理地把控,就容易造成机械零部件出现变形的误差,进而增加了加工企业的额外经济损失。

2 减少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的措施

2.1 借助加工工艺进行误差补偿

机械零部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加工工艺与加工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会由于工艺、工具及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因素造成技术误差的出现,为了降低技术误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误差补偿的方式,进行技术误差的解决,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技术误差对于零部件的影响,使得零部件加工满足设计图纸要求,提高企业的加工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误差补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原始误差数据,还需要根据加工成本进行补救措施的选取与实施。在控制加工成本的基础上,抵消技术差所带来的损失,提高零部件加工的准确率。

机械零部件加工企业可以从误差预防与误差补偿2方面对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进行控制,使得加工的机械零部件符合设计图纸需求,提高企业加工水平。误差预防是指减少误差源或改变误差源至加工误差之间的数量转化关系,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合理先进的工艺与设备方式,保障加工的精确度。在制定零部件加工工艺规程时,尽可能合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使每道工序都具备足够的工序能力,并根据加工零部件质量的要求,经过成本核算,进行加工工艺和设备的提升,不仅可以满足机械零部件的加工需求,还可以降低加工的误差率,保证企业的加工投入成本。同时,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转移原始误差的方式进行误差预防,企业在生产中采用“立刀”安装法,把刀刃的切削基面放在垂直平面内,把刀架的转位误差转移到了误差的不敏感方向,就可以进行误差的转移,进而达到降低技术误差的效果,从而提高机械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误差补偿是指在现存的表现误差条件下,通过分析、测量,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并以这些信息为依据,人为地在系统中引入一个附加的误差源,使之与系统中存在的表象误差相抵消,以减少或消除零部件的加工误差。机械加工企业在进行误差补偿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积极控制进行误差补偿方法的采用,逐步提高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从而降低误差所带来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

2.2 通过加工温度控制提高精确度

机械加工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由于运行时间和运行功效的影响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导致机械零部件变形的情况,从而造成零部件工艺误差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加工温度的方法,进行机械加工设备热量的控制,降低因设备温度过高而出现零部件变形的问题,从而提升加工效率。

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机械加工设备温度的控制:一是冷却控制法。机械加工设备在进行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会由于运转时间和运转周期的变化而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降低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采用冷却液对加工设备进行降温,达到对机械加工设备的温度进行控制的目的,不仅可以减少因加工设备高温而出现零部件变形的问题,而且可以降低因高温对加工设备所带来的损害,延长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机械散热法。由于机械加工设备在进行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安装散热设备的方式,对机械加工设备进行热量的排放,以达到降低机械加工设备热度的目的,从而达到降低技术误差的目标。三是减少摩擦降热法。机械加工设备中的机床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摩擦,进而产生过多的热量,提高了机械加工设备的整体温度。机械加工企业可以根据这种现象,通过涂抹润滑剂的方式,减少机床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进而达到降低机床运转热量的目的。对机械零部件加工的技术误差进行控制,降低零部件出现变形的概率,提升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加工企业的经济收入[2]。

2.3 误差分组法进行技术误差控制

机械零部件加工技术误差问题的出现是可以避免的,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采用误差分组法进行误差问题的合理控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水平,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机械加工企业可以根据零部件加工的需求,进行误差分组法的科学设计,通过误差分组法对机械零部件加工工艺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安排,把零部件加工技术误差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降低因误差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机械加工企业可以根据技术误差出现的频率与情况进行技术误差出现原因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需求,提出技术误差的解决方法,为企业科学应用误差分组法做好数据支持。机械加工企业通过对技术误差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术误差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加工工艺的水平不高,导致加工的零部件精确度不能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误差的出现,企业可以根据误差原因,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并实施。企业可以通过科学误差分组法,针对误差的损失情况、原因,进行误差材料、工艺及工作人员的分组,根据零部件加工的需求,进行材料、工艺及工作人员的合理调整,使得加工的零部件满足设计图纸的需求,提升加工的工艺水平。同时,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技巧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灵活使用设备进行生产操作,提高零部件加工的效率;另一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设计图纸的要求及观看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零部件加工的具体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技术误差出现的频率,提升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3]。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的精确度,机械加工企业可以根据零部件加工的要求,进行技术误差的原因找寻,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的加工效率,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时代发展对于机械加工的需求,促进机械加工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图纸机械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调试机械臂
看图纸
简单机械
机械班长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探讨
按摩机械臂
锯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机械加工大有文章
巧用磨耗提高机械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