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宿舍管理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2020-01-08郑文华汪茂元

科教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宿舍新生管理人员

郑文华 汪茂元

(徽商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12)

笔者曾见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从贫困地区考入重点大学的新生,遇到了一个令他极感不适应和痛苦的事。学校根据学号顺序把他安排与另外三个恰好都是大城市来的学生同一个宿舍,在这种极度的贫富差距中,他感到恐慌和自卑。在无力改变这种既定现状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改变自己,学着室友抽烟、通宵游戏、打牌、逃课,以此来融入这个由三个城市学生主导的寝室文化。而经济上的问题使他又学会了偷拿和欺骗,他以极快的速度摒弃着原来的朴实与善良,最终以学业失败和品行败坏而结束大学生活。

他的失败固然是由其自身经济压力、不健康的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但造成这个悲剧事件的诱导因素无疑是学校宿舍安排的盲目。很少有学校在新生的宿舍安排过程中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这些其实都在学生的档案中都有记录)等情况进行研究,只是片面地根据诸如学号顺序、入学成绩等某一因素进行安排。宿舍管理员的职责也仅限于守门、打扫卫生、保护学生安全等工作。甚至于一些性格外向型的学生在感到不适应时主动提出换宿舍的要求也会被管理员以各种理由拒绝。这样的安排确实方便了管理,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由舍友之间相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却一直成为大学宿舍管理部门的一个职责空缺地带。

如果宿舍安排和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给予呵护和关切,那么马加爵事件的悲剧可以避免,全国高校每年居高不下的校园自杀率肯定也会得到很好的抑制。所以笔者倡导高校宿管人员应担负起学生心理安全的职责。具体有如下的几个建议:

1 仔细查阅学生档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在学生录取之后,宿舍管理员就需通过学生档案对将入住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档案管理员可获得如下信息,学生的家庭成员、经济情况、兴趣爱好等。对这些信息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归类。通过家庭成员介绍可以知道学生生活的家庭教育环境,尤其可以对单亲家庭进行记录,以便后期教育过程中加以更多的关注,在宿舍安排过程中就可以考虑把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与心理上有缺损的单亲家庭子女安排在一起,可以给予单家家庭学生所需的尊重和关心;通过经济家庭经济状况就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水平,这样就可避免把生活贫困的学生与生活极其富裕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而造成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就可大体知道学生的性格类型是属于内向型还是外向型的,性格相似的安排在一起有助于他们相处,也可以很快形成宿舍文化。由以上这些可确定几个宿舍安排原则,这样就可避免在不了解学生的状况下宿舍安排原则的单一化状况的出现,使新生宿舍安排更人性化,更科学化。

最重要的是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应保持学生宿舍安排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以补救新生第一次宿舍安排过程中未关注到的一些问题。比如把经济状况相似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就有可能造成家庭富裕学生的攀比心理;而把兴趣相似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宿舍又不利于他们兴趣爱好的互补和相互学习。

2 深入学生宿舍,掌握学生心理特性

刚入学的新生,对于校园的一切环境都是陌生的,面对陌生环境人有害怕和回避的本能,尤其是性格内敛型的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就要深入学生宿舍内,与学生交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鼓励学生大胆沟通,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同时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的各方面需求,解答他们各方面的疑虑和困惑,消除他们的心理阴影。通过沟通了解,对学生的性格倾向也做到了进一步的有效掌握。

交流对象可以是一位或多位。第一次最好是在宿舍成员聚齐的情况下,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答学生们的共同问题,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在集体环境中大胆说话的能力,增进同宿舍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宿舍管理人员在第一次交流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善于发言,或有些疑虑的学生,在以后的交流中就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有效消除困惑。

3 组织宿舍活动,创建健康宿舍文化

根据掌握的学生情况,组织整个宿舍区或部分宿舍区参与的各种友谊、比赛活动,为他们相互了解、欣赏提供平台,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更会在活动过程中养成学生的宽容豁达和团结精神;组织学生以集体方式熟悉校园图书资料、教学生活等环境,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快速了解大学生活和学习,完成高中学习方式与大学学习习惯的健康转变,以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他们在集体了解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使好的方法可以有效传递,错误的方式也可以得到纠正,他们还可以自愿地结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跨宿舍的伙伴关系。这样学生就更愿意走出宿舍,活跃校园的学习氛围。

宿舍管理人员在组织集体活动过程中,关键要有意识创建宿舍健康文化。大学不再像中小学,学习是他们唯一的任务和目标,大学生拥有无限的自由和独立,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生怎样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怎样通过各种活动去有效提高自己的能力;怎样通过高度发达的科技产品去有效捕获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而不是将对其的利用仅停滞在游戏机和影碟机的层面;又怎样学会与人相处,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能有效沟通;尤其是怎样坚持“黜奢崇俭”的传统文化,摒弃你追我赶的炫耀型撑面子文化,无论是贫困学生还是家庭富裕的学生,节约型消费文化应该是整个宿舍文化的主流,这样才有助于创建相对平等的健康文化。

4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理想、生命教育

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心理都具有独特性。为确保沟通和指导的有效,管理人员有必要从阅读学生的档案开始就注意收集和记录反映每个学生独特心理的每一份资料,然后在日常的沟通、管理中不断充实,形成学生的心理档案。这份档案对每个了解学生的教师都非常有价值,对学生个人成长也是有力见证,对宿舍管理人员自身做好学生管理尤其实用。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要以此为依据,另一方面整个心理档案对管理人员的单个学生指导也具有极重要的参照价值。

通过学生档案的建立才能有效掌握学生需要怎样的管理和教育。现代大学生最容易缺失的就是真正的理想。通过学习获得学位来找份好工作,进而挣钱似乎就是他们的理想。所以当大学生就业难,“毕业等于失业”的传言充斥校园的时候,许多学生迷茫了。他们一部分人选择了自暴自弃,整天沉迷于游戏和影片之中;一部分人非理性地拼命考证,以此增加就业含金量;还有一部分人忙于各个兼职工作,赚钱的同时赚取了工作经验,但却本末倒置,丢失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成为兼职的机器。管理人员要联合老师一起在新学期伊始就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给他们进行学业定位指导。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生命养成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他人生命的重要性,这样就会自觉爱护生命。

5 促成新生自身心理安全和防御机制的建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指导莫过于教学生学会自我的心理理疗,促成新生们建立自身心理安全机制。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并指导他们如何发扬自己的优点,规避自身的缺点。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心理理疗知识及应用方法。督促学生掌握有用的心理知识,有便于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调适,也可以及时对宿舍实施心理调适,从而根除心理问题生长的幼芽。再次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自我判断和自律,这样就有助于他们良好品质的养成,也就从另一面杜绝了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站,奠定学生的成长基础。对于第一次走出家门的大学生来说,宿舍就是他们的新家,宿舍管理教育就替代了原本的家庭教育而举足轻重。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关心就不仅仅是人身、财物的安全,而应是全身心的关怀。所以倡导管理人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和管理由此可见其重要,这些问题也是在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能够胜任和担当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有关注学生心理安全的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了解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加强学生的理想、生命等教育,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铸造一道防护墙。

猜你喜欢

宿舍新生管理人员
重获新生 庇佑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一个都跑不掉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