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研究概况

2020-01-08石昌军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浸膏药植物油

石昌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00)

传统的膏药通常是采用外贴而治疗身体内部的疾病,达到一种内病外治的效果。膏药分为黑膏药、白膏药。黑膏药是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白膏药系以食用植物油与宫粉为基质,油炸药料,去渣后与宫粉反应而成的另一种铅硬膏,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基本没有。近年来,国内对于黑膏药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治疗一些关节炎、痛风等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可见黑膏药的疗效还是值得认可的,但其制备工艺没有确定的实验条件,仅凭经验判断,缺乏客观统一的实验参数,药典质量标准相对较少,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黑膏药制备工艺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对制备工艺进行综述,并对其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 制备工艺的研究

1.1 提取溶媒研究

黑膏药中提取药料的介质为油,但油仅仅可以提取出药物中的非极性脂溶性成分,像生物碱、黄酮等有效成分均不能被提出,基于有效成分不能被提出,疾病治疗相对困难,仇法新等[1]认为可以单独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对药物进行煎煮提取,浓缩成浸膏备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不能被提出的问题,并且化学成分不会被高温破坏。植物油的选取以麻油最好,王彦坤等[2]研究表明其他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亦可,但炼制时与植物油相比易产生气泡,炼制的植物油光泽不好,均不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相关研究表明,植物油的选取[3]应综合考虑皂化价,碘化价和酸价,皂化价186.20~196.58、碘化价110.62~161.83、酸价1.06~11.19 时, 较为适宜熬炼。

1.2 传统工艺研究

刘明乐等[4]对“抗纤软肝膏”5 种工艺进行对比研究,临床上以肝纤维化指标作为疗效标准判断,最终得出工艺三效果最好,即药物在炸之前进行煎煮效果最好,药物先行煎煮的目的可使有效的水溶性成分充分溶出。炼油时主要注意三点油烟、油花、滴水成珠,注意油烟变化,油烟逐渐变浓,直至出现白烟为标准。刘代炳等[5]记载油烟在320 度时颜色由淡青转为浓黑进而白色。这是观察炼油程度的要点。在滴水成珠方面,刘明乐等[6]提出了滴水成珠新标准,取药油滴于水中,药油距水15-20cm,油滴散开又聚合时恰好。有研究表明黑膏药改良制备工艺采用氧化锌代替红丹[7],对黑膏药的刺激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改良后的工艺致敏性降低了40%,但疗效并没有作详细的分析。李原等[8]提出根据时间分为火上下丹法和离火下丹法;前者是在加热药油的时候加入,同时进行,有利于黄丹与药油充分的混合;后者则是在加热药油后在进行下丹,会影响药油的温度,进而影响疗效。加入黄丹时需注意加入黄丹的速度,边加入边顺时针搅拌,黄丹加入过快,不利于充分混匀,过慢则影响最终的效果。当温度达到300℃时缓慢加入黄丹,同时进行顺时针搅拌。最终检验方法为取少量膏滴入水中,数秒后取出,既不粘手,稠度适中,则表示膏为合格状态。火毒,现代认为是在高温下通过氧化聚合反应产生的一系列低分子分解产物,醛类、酮类以及低级脂肪酸[9]等导致的皮肤过敏反应,黑膏药的致敏性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降低其致敏性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目前有一些方法,如喷水法、炸水法和水浸法。单一的喷水法和炸水法,效果并不理想;水浸法的效果较为理想。刘明乐等[10]对去火毒合理工艺进行研究,选取太乙妇炎膏分别采用水浸法和喷水法去火毒,结果发现采用喷水法方式去火毒出现过敏或刺激反应,水浸法无过敏反应。水浸法和炸水法两种方法相结合会比其中任何一种效果都要好很多,操作方法即为取膏药药肉加入水中,取出成块的膏药,浸入水中,每两天换一次水,重复数次。膏药的致敏性得以大大降低。李力等[11]对黑膏药鼻炎帖不同摊涂工艺的皮肤安全性比较研究发现熬制好的黑膏药放置一夜,次日加热融化,摊涂于裱褙材料,这种去火毒工艺毒性与直接摊涂于裱褙材料相比,几乎无致敏性。

2 展望

经皮给药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部分,黑膏药发展至今已经有1600 年的历史,在内病外治方面具有非常确切的疗效,已经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所以对于黑膏药这种剂型,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事实上,膏药不仅可以通过穴位辅助药物配合治疗提高疗效[15],而且有些疾病只能通过外治法治疗。黑膏药具有治疗和物理热敷的双重作用,且粘着力强,黑膏药制备工艺及铅毒性会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进一步改进黑膏药工艺,减小铅毒性及致敏性,并且与穴位贴敷疗法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药效,值得学者们去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水浸膏药植物油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小膏药,大学问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杉木凋落物对光皮桦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初报
撕膏药避免疼痛小妙招
湖边月夜
谒金门·风丝袅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植物油种类及掺杂的荧光光谱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