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EPC总承包工程中与咨询工程师的沟通
2020-01-08党晓明
朱 丹,张 俊,党晓明,黄 颖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0 引 言
近些年来国内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较快,技术水平及能力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司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纷纷走出国门,承建国际工程项目。在国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国际咨询公司参与工程建设已成常态化,与国际咨询工程师[1]沟通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但因各国文化理念、管理理念、技术水平发展以及个人经验的不同,在认知方面会存在差异和分歧,在项目建设沟通过程中也难免产生摩擦,从而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做好与国际咨询工程师的沟通[2],不但可以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投入和经济损失。为此,笔者通过在几内亚凯乐塔(Kaleta)和苏阿皮蒂(Souapiti)两个国际EPC总承包工程建设过程中与法国咨询工程师沟通实例,对沟通方法进行总结。
1 项目概况
自2012年起,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电”)作为EPC总承包商陆续承建了几内亚凯乐塔和苏阿皮蒂两座水利枢纽工程。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几内亚西部Konkouré河干流中游,主要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后式地面电站厂房、进场道路组成,库容0.23亿m3;共安装3台单机额定容量为78.20 MW的立式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34.6 MW。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凯乐塔水利枢纽上游6 km处,主要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左岸坝后式地面电站厂房、进场道路、交通桥组成,正常蓄水位对应库容63.17亿m3,具备多年调节功能,同时为凯乐塔水电站供水;共安装4台单机额定容量112.5 MW的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50 MW。
在两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均由法国TRACTEBEL公司代表几内亚政府大项目办公室对设计及施工过程进行监理。TRACTEBEL公司总部主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派驻现场的工程师来自不同的国家,主要对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管控。通过几年来的接触沟通和了解,总结出了一些与国际咨询工程师沟通的方法,也发现我们自身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 与咨询工程师沟通的方法
2.1 充分掌握并熟悉合同内容是沟通的首要前提
合同文件是明确业主与EPC总承包商双方责任和义务的文件,双方均应按合同中的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咨询工程师作为几内亚大项目办的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的设计、施工等过程管理控制,就是以合同为管理依据。而非合同专业的人员一般不太关注合同具体细节方面,导致在沟通过程中浪费大量精力,但仍不能彻底及时地解决问题。
如在苏阿皮蒂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坝的4个厂房进水口引水坝段我方只设计了1扇检修门,相应配套的门库也只设计了1个,该设计从技术角度及中国规范来说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图纸提交后,咨询工程师却未予以批准,理由是我方未按合同要求设置4扇检修门及4个门库。就此我方做了大量的解释以及函件回复工作,并与咨询工程师进行了多次沟通;但咨询工程师始终不予书面认可,相应部位的图纸始终不予以批准,并表明除非对合同条款做出改变方可。设置1扇检修门的方式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未提前考虑合同上不能及时关闭的问题,咨询工程师始终站在客户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根据合同约定不同意修改。
因此,在项目实施前除合同专业外的人员也应仔细研读合同文件,对可能存在变化的地方及时提出变更,及时解决,避免后期耗费大量精力[3]。
2.2 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互信是沟通的基础
在项目建设初期,且与咨询工程师之间无合作经历的情况下,互信关系[4]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咨询工程师代表业主实施设计文件审查,现场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必然会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要求EPC总承包商进行整改。虽然类似的事情不会少,但不能将咨询工程师放在对立面去对待,而应实事求是地以解决问题的态度逐步取得信任关系的建立。
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于2016年4月1日开工,根据合同节点时间要求及施工计划,在2017年2月底完成砂石生产系统及第一座混凝土生产系统、中心变电站的投运,并于3月中旬开始大坝一期混凝土施工。大坝碾压混凝土生产性试验若在三大系统投运后在苏阿皮蒂现场实施,等待碾压混凝土90 d龄期相关试验成果后再施工必然会导致工期的延误。与咨询工程师沟通解决此问题时,我方建议采用凯乐塔还未拆除的HZ120拌和楼生产碾压混凝土进行生产性试验。因为两个项目距离非常近,辉绿岩岩体力学性能一致;但咨询工程师坚持要采用苏阿皮蒂项目设备及骨料生产混凝土进行碾压混凝土生产性试验,双方多次沟通未达成一致意见。为保证大坝混凝土能按计划开始施工,我方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凯乐塔拌和楼生产碾压混凝土提前进行生产性试验,并告知了咨询工程师。苏阿皮蒂三大系统投运后,在高线混凝土生产系统拌和楼场区地坪施工时,采用低线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的碾压混凝土再次对凯乐塔所做的生产性试验成果进行了验证试验。咨询工程师虽然在开始时反对我部做法,但在我方通知后也对试验过程进行了见证,并在审核我方提交的试验成果报告后,最终也认可了我方的做法。
在苏阿皮蒂项目混凝土施工初期,咨询工程师对我方的一些混凝土施工方法总是持怀疑态度,认为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并下发检查单。我方对已完成浇筑的混凝土按工程师指定的位置采取钻孔取芯的方式来进行检查验证,并通知工程师去试验室见证整个试验过程,及时知晓试验结果,而每次取芯检查确认试样都能满足要求。通过多次见证试验过程,咨询工程师逐渐接受了之前持怀疑态度的施工方法,但在此过程我方却付出了额外的钻孔取芯工作量。
若对存在问题的地方不做隐瞒,坦诚面对并去解决问题,便能取得工程师的信任,为相互之间的沟通起到正面作用。
2.3 加强外文版中国规范的推出并使用是提高沟通效率的有效途径
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EPC总承包合同签署的时间为2011年,合同文件中规定“设计、工程文件、施工工艺和竣工工程都要符合符合IEC和ISO国际技术规范或等同的中国规范”,中国规范并不在主导地位[5]。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于2012年4月18日开工,至2016年4月17日竣工,工程建设总历时4a,提前合同工期发电。正因为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几内亚政府在凯乐塔项目未完全结束时将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仍交于中水电建设。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于2016年1月20日与几内亚能源水利部签署了EPC总承包合同,合同中规定“根据GB或等同的IEC规范来进行最终结构物定型设计和施工”,并在补充协议书中将此规定修改为“设计、工程文件、施工和竣工均应优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过努力,中国规范已逐步得到认可。至此确定,中国规范可用以进行设计和施工。
在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期间,TEF工程师一般不会去看中国规范,而在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建设期间,TEF工程师开始主动查看英文版中国规范,并用中国规范来要求现场施工。但咨询工程师并不会备齐所有中国规范,在沟通问题时若备有完整的英文版规范,则对沟通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助益。
如在苏阿皮蒂厂房平屋面防水处理问题上以及钢屋架高强螺栓平垫片的使用问题上,咨询工程师与我方的意见不一致。但用中国规范中文版由翻译人员进行现场翻译解释时,咨询工程师认为规范中并未说清楚,会持有不信任的表现;若有英文版规范直接可以查看,则沟通效率会大幅提升。
2.4 加强专业术语翻译能力的提升也是沟通的关键
在使用英语的国家,语言沟通的难度相对来说应该会小很多。但几内亚使用的语言为法语,在与业主及法国咨询工程师沟通过程中均采用法语;因此,所有沟通工作都通过专业的法语翻译人员辅助完成。又因法语翻译人员并非工程专业出身,在进行专业方面内容翻译时首先需自己弄清楚后才能准确的翻译出去;但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难免会影响翻译的准确度[6]。若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翻译人员,并对所有常用语进行总结提炼,对沟通效率的提升也可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凯乐塔项目施工时,部分设计文件由第三方翻译公司进行翻译,但翻译的质量并不高,咨询工程师总是表示看不懂翻译好的文件,只能了解大概意思,在施工过程中对图纸等文件的批复总带有保留意见,在间接确认没有问题时才最终对图纸等文件予以批准。如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厂房桥机吊车梁排架柱图纸等文件在桥机荷载试验完成后才正式批准。但在苏阿皮蒂项目施工时,因为有长期参与项目建设的专业法语翻译人员,这一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2.5 采纳咨询工程师的建议也能促进沟通效果的提升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纳工程师提出的合理建议,对于加强双方的沟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无论是出于经验或者规范也好,采纳工程师的建议是对工程师的尊重。在苏阿皮蒂项目大坝设计过程中,我方设计廊道为城门洞形,顶拱需做专门排架及模板进行施工,占压材料量大。咨询工程师提出设计为矩形断面的建议,后经我方设计人员核算后予以采纳,大大简化了施工程序,且节省了钢筋量,建议被采纳后咨询工程师会产生成就感,相应问题的沟通就变得更容易一些。
在苏阿皮蒂大坝坝基排水帷幕设计过程中,我方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按照帷幕深度的0.4~0.6倍进行坝基排水孔深度的设计[7],但咨询工程师认为应加深至坝基两种岩体的分界线下方6 m,且拿出合同依据始终不松口。我方根据规范、实际钻孔成像资料、岩芯描述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回复及沟通,咨询工程师一直坚持己见,甚至对事实也不认同。双方来回文函交流、会议交流时间长达一年多,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为打破僵局,我方考虑部分采纳咨询工程师意见,咨询工程师也不再坚持之前观点并作出一定的让步,最终解决了该问题。
3 结 语
在国际EPC总承包工程建设过程中,上述与国际咨询工程师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但是按照合同要求,做出合格的产品是必要的条件,满足这些才能更好地做好与咨询工程师的沟通工作。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力,不断的提高自身意识,生产出优良的产品,才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企业最终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