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
——中棉所126
2020-01-08马亮魏恒玲王寒涛王晖芦建华喻树迅
马亮,魏恒玲,王寒涛,王晖,芦建华,喻树迅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中棉所126(原代号:中棉所EM170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抗虫基因早熟常规机采棉品种。中棉所126 是2012 年以自育早熟、优质、非转基因育种中间材料071239 为母本,以早熟、丰产、抗棉铃虫材料中棉所94A1822[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海南加代,从后代中筛选优良单株,经株行、株系的抗病性、抗虫性、丰产性鉴定选育而成。 2018 年12 月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8)第370 号],2020 年3 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20200002。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中棉所126 属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湖南省5 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98.4 d。 植株塔形,苗期生长势好,吐絮期生长势好,整齐度好,茎秆茸毛中等,花药白色,吐絮顺畅。 株高104 cm,单株果枝数13.8,单株成铃22.2 个,铃重5.2 g,衣分41.3%,籽指11.6 g,衣指7.7 g,僵瓣花率2.4%,霜前花率100%。 对脱叶剂敏感,10 月20 日前脱叶率100%。
2.2 产量表现
2018―2019 年参加湖南省机采棉区域试验,2年结果平均,中棉所126 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4 071.9 kg·hm-2和1 613.3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省工棉2 号[2]增产5.2%和4.9%。 2019 年参加湖南省机采棉生产试验,中棉所126 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 978.8 kg·hm-2和1 637.9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省工棉2 号增产4.0%和5.1%。
2.3 纤维品质
区试取样经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HVICC 校准),2 年结果平均: 中棉所126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4 mm, 断裂比强度32.3 cN·tex-1, 马克隆值5.3, 长度整齐度指数85.7%,断裂伸长率5.4%,反射率79.6%,黄度8.3,纺纱均匀性指数149.3。
2.4 抗虫性、抗病性
2017 年经原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中棉所126 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为中抗。 2018―2019 年湖南省机采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经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抗病性鉴定:中棉所126 枯萎病病指16.1,黄萎病病指23.8,属耐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
3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湖南省植棉区种植,黄萎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期及密度
5 月中下旬适时播种,播种密度7.5 万~9.0 万株·hm-2,行距70~80 cm。
4.2 田间管理
播种前依田块肥力埋施基肥450~750 kg·hm-2, 盛蕾期和盛花期分别追施尿素不超过100 kg·hm-2。 开花后根据棉花长势少量多次使用缩节胺化调。 7 月31 日前打顶,留果枝10~12 个,打顶1 周后用缩节胺封顶[3]。 10 月5 日前后喷施噻苯隆等化学药剂进行脱叶。
4.3 病虫害防治
中棉所126 是转基因抗虫棉,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三代、四代棉铃虫根据虫口数量及时防治,注意棉蚜、盲蝽、棉叶螨等害虫的综合防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