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为例
2020-01-08黄巧艳
黄巧艳
(重庆市两江巴蜀初级中学校)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精准教学”的内涵解析
精准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在遵循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目标和完美教学结果的活动过程。”[黄晨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做到“三精准”[J].基础教育研究,2016(1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精准教学”是指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准确定教学目标,精准实施每一教学环节,最终跟踪定位到学生个体在道德提升和法治观念形成情况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精准教学”的应用探究
(一)制定精准教学目标
精准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已有知识能力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表述不能过于模糊,要能够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目标。教学目标的精准还在于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根据单元要求和课程标准要求,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2)能够从具体的经济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基本经济制度对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作用;(3)自觉坚持和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主动参与各种正当的经济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笔者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位学生都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了解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存在。于是,笔者对于教学目标做了修改:(1)在对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2)在对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概括出各自是为谁、为哪一阶级服务;(3)辩论各种所有制形式是共同发展还是独立发展;(4)认同支持和自觉维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二)展开精准教学过程
精准教学过程就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过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完成之后及时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围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课堂操作中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1)“找同伴”:学生随机抽取不同企业机构名称找到类似的经济所有制形式;(2)“找优点”:谈谈同伴所拿卡片在近些年做出的贡献;(3)“找不同”:分析中国和韩国、美国不同经济制度下人民生活和社会状况。
(三)落实精准教学评价
基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评价项目:(1)由一组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市场主体名称,另一组判断属于那种所有制形式;(2)观看中国、韩国、美国的经济所有制视频并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讨论形成评价报告;(3)阐述各种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发展的。在本课中借助设计好的评价项目来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控教学过程。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精准教学”的提升路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预设和生成问题双导向设定教学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要注意,一方面,精心预设,同时为生成留有余地。道德与法治课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是跟生活现象、学生的思想紧密相关。另一方面,民主开放的互动式教学为实现生成营造必要的氛围。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紧密关注国际形势,运用比较教学法,在对比中认同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的运用,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关注现实现象。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教学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提供的丰富资源,对教材解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结合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的支持将模糊进行具体化的阐述,“利用数据进行有效的分解,并实现量化,使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能力培养点等得到有效的落实让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更加适切。”[冯璞栋,王锋杰.依托“智学”大数据精准教学提成绩[J].高考,2018(06).]总之,大数据将为课程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准把握学情,精准实施教学引导与干预,精准实施评价。